第14章 山雨欲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娘的商业智慧》最新章节。
天色阴沉得像要压下来。南山的早晨本就多雾,今日的雾却带着湿冷的水汽,贴在皮肤上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青娘站在木屋前,把昨夜写好的“临时约定”又看了一遍,确认每一条都清晰易懂。
“青娘,地保说三日后再来,是吧?”沈行舟肩上扛着锄头,从茶丛那边走来,额头冒着细汗。
“嗯。”青娘把纸折好,“我们得在这三天里把两件事做好——第一,把标准执行到位;第二,把账和标识做清楚。”
“还有一件。”周老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我昨夜回城,找了县丞的幕僚,递了个‘合作社备案说明’。他们虽没给正式批文,但口头说,只要我们不私收私卖、不逃税,就不干涉我们内部的标准制定与培训。”
青娘点头:“有这句话,我们就有底气了。”
二
三人分头行动。青娘带着北坡的几个茶农去做“再培训”。她没有讲大道理,只拿着茶荷和镊子,一片一片地挑出鱼叶、老叶和病虫叶。
“不是你们不会,是你们以前没把‘干净’当成第一标准。”她把挑好的茶样放到阳光下,“看,这就是‘一芽两叶’的干净。”
一个年长的茶农苦笑:“青娘,你这么挑,一天采不了多少。”
“采得少,但卖得好,赚得不一定少。”青娘把挑过的茶样称重,“而且,熟练了就快了。”
她让每个人都亲手挑一遍,再用放大镜看。茶农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采的茶里藏着这么多“小毛病”。
三
沈行舟则带着几个人去山脚找铺面。山脚小镇不大,铺面多集中在茶市附近。他看中了一间临河的小铺,门面不大,却干净通风,门口有一块空地可以摆茶桌。
“掌柜的,这铺怎么租?”沈行舟问。
掌柜打量他一眼:“你们是……山里的茶农?”
“我们是南山茶农合作社。”沈行舟递上青娘写的“合作社说明”,“想租个地方做‘直采点’,方便城里的客人看样、下单。”
掌柜沉吟:“这几日茶市不太平,德顺茶行的王掌柜放出话,不让外来收茶的摆摊。”
“我们不摆摊,我们只做自己的直采点。”沈行舟语气平静,“价格公道,标准公开。”
掌柜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纸上的字,叹口气:“好吧。租金照规矩,先付一个月,押金两个月。”
沈行舟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这是青娘要的“光明正大”。
四
中午,天空开始落下零星的雨点。青娘带着人回到木屋,刚坐下,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出去一看,是德顺茶行的伙计,正和南坡的一个茶农争吵。
“你们合作社的人抢我们的生意!”伙计指着茶农的竹篮,“这茶我们早就定了!”
茶农急得满脸通红:“我没答应你们!”
青娘上前,语气平静:“这位伙计,请问你们有‘定茶’的凭据吗?”
伙计一怔:“凭据……还没来得及写。”
“那就是没有。”青娘把茶农的竹篮提起来,“我们合作社的茶,只卖给认可我们标准的人。你们若愿意按我们的价格和标准来,我们也欢迎合作。”
伙计冷哼:“你们的价格?你们以为自己是谁?”
“我们是种茶的人,也是卖茶的人。”青娘看着他,“但我们首先是懂茶的人。”
伙计还想说什么,远处传来马蹄声。地保带着两个衙役,冒着雨来了。
五
“奉县丞之命,提前查验。”地保翻身下马,抖了抖身上的雨,“听说你们这里闹得凶,我来看看。”
青娘把他让进屋里,递上“备案说明”和“临时约定”,又把每日的采收记录、分级记录和标识样本一一摆出来。
“地保爷,我们没有私收私卖。我们只是在做标准培训和内部品饮。所有的茶都还在山里,没有流向市场。”
地保翻看着记录,眉头渐渐松开:“嗯,账是清楚的。标识也有。”
他话锋一转:“不过,你们要小心。德顺茶行背后有人。”
“我们只谈品质和规矩。”青娘微笑,“若他们愿意按规矩来,我们欢迎;若不愿意,也请他们不要妨碍我们。”
地保看了她一眼,点头:“好。我回去回话。你们自己也小心。”
六
地保走后,雨越下越大。屋檐上的水珠连成线,打在石阶上溅起水花。青娘站在门口,望着远处被雨幕吞没的山峰,心里忽然生出一种紧迫感。
“青娘,”沈行舟把铺租的收据说给她看,“铺面定了。”
“好。”青娘接过,“我们明天就把‘直采点’的牌子挂起来。”
“现在挂?”周老有些担心,“雨这么大。”
“正因为要来了,才现在挂。”青娘的语气坚定,“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不躲。”
七
第二天一早,雨还没停。青娘、沈行舟和几个茶农,踩着泥泞的路,把一块新做的木牌抬到山脚的小铺门口。木牌上刻着六个字——“南山茶农合作社”。
“挂!”青娘一声令下,几个人合力把木牌挂上。雨水顺着木牌的边缘流下,把字迹洗得更加清晰。
路过的人纷纷驻足。有人好奇,有人怀疑,也有人低声议论:“这就是那个要统一标准的合作社?”
青娘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个目光。她知道,这木牌不仅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
八
中午,雨势稍歇。青娘把小铺简单收拾了一下,摆上一张茶桌,三只白瓷杯,和一个写着“标准样”的木盒。她没有请人,也没有宣传,只在门口贴了一张纸——“今日只做一件事:看标准。”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个挑夫,浑身湿透。青娘给他倒了一杯温水,又把“标准样”打开给他看。
“我们采的茶,要这样干净。”她用镊子拨了拨,“你帮人挑茶下山,见得多。你觉得这样的茶,客人会喜欢吗?”
挑夫认真看了一会儿,点头:“喜欢。这样的茶,看着就顺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