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榆荫议税——制定互惠税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丝路万里驼铃》最新章节。

晨风从雪山方向吹来,榆树叶在渠边沙沙作响。雪山融水顺着主渠蜿蜒入城,绕过石阶,穿过小桥,在市场边缘汇集成一片浅滩。摊贩们陆续摆出货物,烤馕的麦香、烤肉的孜然香、果干的甜香,顺着风一路铺到城主府前。

白诃黎站在榆树下,望着渐渐散去的雾气。他的目光越过渠水,落在远处的果园——杏子刚泛黄,葡萄藤沿着木架攀爬,新叶在阳光下闪着亮光。

“水是命,水是脉。”他低声道,“脉要通,命才旺。”

沈砚秋带着阿罗憾、罗衣和秦十三沿渠而来。驼铃声在晨雾中清脆作响,与水声交织。

“城主。”沈砚秋拱手。

“沈战队。”白诃黎回礼,“请到渠边凉亭一坐。今日之事,当着众人的面谈,让水作证,让风传信。”

二、三档税率的定夺

凉亭依渠而建,四根柱子上缠着葡萄藤。亭外,几位本地商人、市场官、财政官已等候在那里。石桌上放着文书、笔墨,还有一套铜制度量衡器具。

“今日所议,是关税。”白诃黎开门见山,“我们要定一个既不伤商,又能养城的数。”

财政官阿合买提道:“初步设想,基础税率百分之五。但不同商品,应有差别。”

阿罗憾点头:“应分三等——必需品低税,普通商品中税,奢侈品高税。”

“何为必需品?”市场官问。

“粮、盐、药材。”杜衡蹲在渠边洗手,顺手把水洒在地上,“水是必需品,但水不收税。”

众人一笑。白诃黎拍板:“粮、盐、药材五厘;丝绸、茶叶、瓷器八厘;珠宝、稀有香料一分二厘。”

一位本地香料商人皱眉:“香料为何高?我们做的是辛苦生意。”

阿罗憾解释:“香料非人人必需,价高利厚,税亦当相应。但本地普通香料,按八厘。”

“如何区分普通与稀有?”商人追问。

“立评估委员会,由市场官、商队代表、本地匠人组成,每月一评,公示于众。”沈砚秋道。

白诃黎点头:“可。”

三、优惠与条件

“为鼓励长期合作,”阿合买提补充,“凡与城邦签订一年以上贸易协议的商队,税率下调一厘。”

“我们愿在每月朔日举办商道讲座,教识货、识价、识契约。”沈砚秋回应。

“还有引荐奖励,”阿罗憾道,“成功引荐新商队的商人,可获一次免税额度。”

“以及基础设施贡献奖励,”沈砚秋道,“参与水井、客栈建设的商队,享受阶段性免税。”

“条件呢?”阿合买提问。

“遵守度量衡,如实申报,接受抽检。”白诃黎道,“优惠建立在信任与贡献之上。”

众人点头。市场官将条款一一写在文书上,罗衣逐句译成多种文字,念给在场者听。白诃黎与沈砚秋分别签字盖章。

“今日之事,”白诃黎举杯,“写在水上,也写在石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