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诏狱风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锦衣天下名》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日子,风刀霜剑接踵而至。
先是南镇抚司的公务几乎陷入停滞。曹斌称病告假,李琨则每每接到指令,便面露难色,不是推说人手不足,便是声称需与北镇抚司或其他衙门协调,一拖便是数日。底下那些锦衣卫力士、狱卒,更是阳奉阴违,传递文书缓慢如牛,清查案卷错误百出,甚至故意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堆上他的公案,试图用冗务将他拖垮。
衙署之内,他仿佛成了一个透明的存在。下属们恭敬行礼,却眼神闪烁,无人敢与他多言半句。他所处的值房,常常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翻动卷宗的沙沙声和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
这日,刑部一位郎中突然到访,态度倨傲,手持一份公文,声称要提审一名关押在诏狱的户部主事,此人涉及一桩旧年粮饷亏空案。
萧彻接过公文,扫了一眼,便发现漏洞百出。提审手续不全,案由与诏狱登记在册的罪名不符,甚至公文上的印鉴都略显模糊。
“郎中大人,”萧彻将公文轻轻放回案上,声音平淡,“此份提审文书似有不妥之处。按规程,需刑部正堂官印及左侍郎副签,并注明具体提审事由、时长,且需与我南镇抚司案卷核对无误后,方可提人。”
那郎中脸色一沉,语气变得强硬:“萧大人,此案乃尚书大人亲自督办,事关重大,延误了时机,你担待得起吗?不过是提个犯人对质一二,何须如此繁琐?莫非萧大人新掌南司,便要改了这多年的规矩?”
话语中的威胁意味不言而喻,更是直接点出他“新官”的身份,暗示他根基浅薄。
萧彻抬眼,目光如两道冰锥,直刺那郎中:“规矩?南镇抚司现在的规矩,就是本官的规矩。手续不全,人,你提不走。若尚书大人有异议,可请陛下圣裁。”
那郎中碰了个硬钉子,脸色铁青,拂袖而去:“好!好个萧指挥使!咱们走着瞧!”
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都察院御史以“风闻奏事”为由,要求调阅诏狱囚犯名录,被萧彻以“诏狱案卷乃机密,非旨意不得查阅”驳回;五军都督府一位佥事派人来“打听”一名因冲撞勋贵下狱的低阶武官,暗示可出钱帛“行个方便”,被萧彻直接将人轰了出去。
每一次拒绝,都意味着树敌。弹劾他的奏本,开始悄然递往通政司。内容无非是“年轻气盛,不通实务”、“苛察琐碎,阻碍公务”、“滥用职权,离间君臣”。
流言也愈发恶毒。有说他改革诏狱是为了培植私党,排除异己;有说他如此强硬,是背后有更大的图谋,甚至暗指他得了某些藩王的支持;更有人将他与王振牵连,说他如此急切地清理王振党羽,是为了灭口,自己好上位。
这些话语,如同毒雾,弥漫在京师官场的每一个角落。
就连宫内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微妙起来。皇帝没有再单独召见他,只是按例批红了那些要求“循旧例”、“稳当行事”的奏章,虽未斥责萧彻,却也没有出言维护。
夜幕再次降临,萧彻独坐衙署。桌案上,一盏孤灯,映照着堆积如山的卷宗和一封刚刚由心腹秘密送来的书信。信是他一位在通政司任职的故交所写,内容简短却触目惊心:弹劾他的奏本已积攒数份,虽暂被留中,但若再有大事,恐一发不可收拾。信中最后劝他:“萧兄,刚极易折,弦紧易断。当稍敛锋芒,徐徐图之。”
萧彻将信纸凑近烛火,火焰舔舐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灰烬。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灌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几乎熄灭。远处诏狱的黑影,在稀薄的月光下更显狰狞。
他知道,那些人正在等他屈服,等他退缩,等他变得和他们一样。只要他退一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诏狱将再次变回那个无法无天的黑暗之地,而他,也将失去皇帝那本就脆弱的信任。
退?无路可退。
他缓缓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脆响。眼中的疲惫被一种更为锐利的光芒所取代。
既然暗流已然汇聚成汹涌的漩涡,既然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猖狂。
那么——
他猛地转身,走向公案,声音冷冽如冰,穿透寂静的夜空:
“来人!”
一名值守的校尉应声推门而入。
“传令下去!”萧彻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点齐一队人马,随本官去曹斌府上‘探病’!再令另一队,即刻查封李琨常去的那家城外赌坊!所有账目、人员,给本官一个不漏地带回来!”
他不是要退,而是要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铜墙铁壁上,用最强硬的方式,砸开第一道裂缝!
风暴欲来,那便让风暴从他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