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我就要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这别人不敢管的事情,我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好…好得很!”朱元璋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冰冷的杀意,“咱的江南,咱的粮仓,咱的官员!真是给咱长脸啊!”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丹陛之下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尤其是在几位出身江南的部堂高官身上停留了片刻,让那几人瞬间汗流浃背。

“应天府尹的奏疏,你们都听到了?”朱元璋厉声问道,“数千流民聚集京城之外!尔等食君之禄,可有何策以解燃眉之急?又可有何策以绝此后患?!”

百官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轻易出声。赈济流民容易,但深究其根源,必然要触及江南税赋、吏治这些积重难返的沉疴痼疾,其中牵扯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谁也不敢贸然开口。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即开仓放粮,安置流民,以防生变。臣即刻督办此事。”

“然后呢?”朱元璋逼问,“吃完这顿赈济粮呢?让他们回去继续被盘剥?然后明年再来一次?!”

户部尚书哑口无言,讷讷不能言。

就在一片死寂之中,朱元璋的目光再次定格在了队列前方的吴铭身上。

“吴铭!”

“臣在!”吴铭应声出列。他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

“流民聚集,源于地方官昏聩贪酷,吏治败坏!都察院负有监察之责!”朱元璋的声音响彻大殿,“咱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前往江南,督办赈济事宜,彻查水患前后地方官府所为!给咱查清楚,是谁,敢在灾年依然横征暴敛!是谁,逼得咱的百姓活不下去!一经查实,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吴铭躬身领命,没有任何犹豫。内心OS:“果然…老朱这是要借我这把刚砍完勋贵的刀,再去刮江南的骨疗毒了!这差事,比查朱亮祖还烫手啊…”

满朝文武心中俱是凛然。皇帝果然又动用了这把最锋利的刀!而且这一次,是直接插向了江南集团的核心腹地!吴铭此去,绝非仅仅是赈灾那么简单,分明是要去掀起一场针对江南官场的审计风暴!

那些江南籍的官员们,脸色更是难看至极。吴铭的狠辣手段,他们早已在粮仓案中领教过。如今他携钦差之威,直扑江南,岂会善罢甘休?

退朝之后,吴铭立刻被召至乾清宫面授机宜。

暖阁内,朱元璋屏退左右,只留下吴铭一人。

“江南的情况,比奏疏上说的,只坏不好。”朱元璋没有了朝堂上的震怒,语气却更加深沉,“水患或许不假,但那些官绅豪强,惯会借此机会兼并土地,转嫁税负,甚至谎报灾情,中饱私囊!咱这些年,不是不知道,只是…时候未到。”

他看着吴铭:“如今,时候到了。朱亮祖案已了,咱腾出手来了。咱要你去,不只是查几个贪官,办几个酷吏。咱要你给咱撕开一道口子,把江南那摊子烂账,给咱好好清一清!”

“臣明白。”吴铭沉声道,“只是…江南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臣恐…”

“你怕得罪人?怕扳不动?”朱元璋打断他,目光如电,“咱给你钦差节钺,准你便宜行事!遇有阻挠,四品以下官员,你可先拿后奏!所需人手,可从都察院、刑部、甚至锦衣卫中抽调!咱只要结果!”

这是极大的信任,也是极大的压力。

“臣,必竭尽全力,不负圣望!”吴铭郑重承诺。

“嗯。”朱元璋点点头,语气稍稍缓和,“去了那边,眼睛放亮些。江南也不全是蠹虫,亦有能吏干员。该用则用。记住,咱要的是整顿吏治,安定民心,不是要把江南搞得鸡飞狗跳,影响朝廷税赋大局。这个度,你自己把握。”

“臣谨记陛下教诲。”

离开乾清宫,吴铭立刻开始筹备南下事宜。他首先从都察院绩效考核优异的御史中挑选了几名精干可靠、且与江南利益瓜葛较少者作为班底,又向刑部借调了数名精通刑名、账目的老手,同时通过毛骧,协调了一小队锦衣卫便装随行,以备不时之需。

徐妙锦得知丈夫又要远行,且是奔赴更为复杂的江南官场漩涡,美眸中满是担忧,但她什么也没多说,只是默默地为他准备行装,将各种常用药材、急救之物细细打包。

“夫君此行,万事小心。”夜深人静时,她依偎在吴铭怀中,轻声嘱咐,“江南非边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人多是科举出身,心思缜密,善于钻营,夫君切莫以对付武夫之法应对。”

吴铭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放心,你夫君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擅长和这些‘聪明人’打交道。他们玩心思,我就跟他们讲数据;他们玩关系,我就跟他们讲律法;他们玩阴的…”

他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有锦衣卫。”

出发前夕,吴铭特意去了一趟魏国公府辞行。

徐达看着这位如今名声赫赫、却又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女婿,心情复杂。他拍了拍吴铭的肩膀,只说了句:“江南那地方,水浑得很。多看,多听,稳着点。遇事…可递信回来。”

这已是这位傲娇岳父所能表达的最大程度的关心和支持。

吴铭郑重谢过。

翌日清晨,一支精干的钦差队伍悄然离开了南京城,向着烟雨迷蒙的江南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碎,吴铭坐在车中,翻看着随身携带的江南各府县志、税赋档案,眉头微锁。

他知道,此行远比北上查案凶险。他要面对的,不再是个别跋扈的武夫或贪官,而是一张以同乡、同门、利益为纽带织就的、笼罩了整个江南官绅阶层的大网。

皇帝要他撕开一道口子,但这道口子该如何撕,撕多大,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至于引发不可控的动荡?

车窗外,江南的景色逐渐清晰,小桥流水,如诗如画。但吴铭却仿佛看到,在这片富庶安宁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多少积弊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