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看谁玩死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三日后,夜,平江伯别院。
按照计划,锦衣卫的精锐早已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别院四周的树林中。吴铭则坐镇在稍远一处可俯瞰别院的农家小楼,通过望远镜(简易版)和灯火信号指挥全局,心弦紧绷。
子时将至,目标终于出现。
先是几骑护卫簇拥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抵达别院后门,车上下来一人,身形富态,披着斗篷,虽看不清面容,但根据体态和护卫规格,极似平江伯陈桓。
约莫一炷香后,另一辆马车从不同方向驶来,车上下来一名穿着南方商人常见绸衫、帽檐压得很低的中年男子,被迅速引入别院。
“目标已入网,等待交易信号。”前方传来低沉的汇报。
吴铭深吸一口气,下令:“各队保持隐蔽,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妄动。务必等其交接信物或账册时,再行抓捕,务求人赃并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别院内灯火通明,隐约传来交谈声,但具体内容无法听清。
吴铭紧紧盯着那个窗口,等待着最佳的动手时机。
然而,变故突生!
就在临近丑时,预计交易可能即将完成之际,别院内部突然传来一阵短促而激烈的打斗声,随即火光一闪,似乎有房间起了火!
“不好!有变!”吴铭心中一惊,顾不上等什么最佳时机了,“行动!强攻进去!”
潜伏的锦衣卫如同离弦之箭,瞬间暴起,撞开院门,冲入别院。
然而,院内景象却让所有人愕然:只见几名黑衣护卫倒在地上,生死不知,而平江伯陈桓和那名南方客商却不见踪影!起火的是偏厢一间书房,火势不大,已被迅速扑灭,但显然是为了制造混乱。
“搜!他们肯定没跑远!”带队千户厉声喝道。
锦衣卫迅速散开,搜查整个别院及周边。
结果却令人沮丧:别院有隐秘的地道通往院外一片密林,陈桓和那客商显然已通过地道逃脱。
在地道出口附近,只找到一辆被遗弃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和几枚凌乱的脚印。
行动彻底失败!不仅没能抓到人,反而打草惊蛇,让陈桓和那个神秘客商(很可能是“夜枭”高层)在眼皮底下溜走了。
吴铭脸色铁青地走进一片狼藉的别院正堂。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和烟火气。负责搜查的锦衣卫呈上几件在现场找到的物证:一块在打斗中撕扯下的、质地精良的蓝色绸布碎片(与南方客商衣着相符),一枚掉落在地、刻有复杂花纹的银质腰牌(非官方制式),以及……在书房火盆边缘抢救出来的、一小角未被完全烧毁的信纸残片。
吴铭首先拿起那角信纸,上面只有寥寥几个被烟熏火燎后勉强可辨的字:“……漕弊事发,林死口闭……及早断尾……海外……”
“漕弊事发”、“林死口闭”、“及早断尾”、“海外”!
这短短几个词,却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这证实了林宏诚之死与漕运舞弊案直接相关,且幕后黑手已经知晓事情败露,正在准备“断尾求生”,而“海外”二字,再次将线索指向了“夜枭”及其背后的势力!
这封信,很可能是那个南方客商带来给陈桓的警告或指令!
再看那银质腰牌,花纹奇特,中间似乎是一个变体的“星”字,与之前账册中出现的“星槎”代号隐隐对应。
“星槎”! 负责海外贸易的“夜枭”高层!今晚来的,很可能就是他!
虽然人跑了,但这几样物证,尤其是这角密信残片,价值千金!它直接将平江伯陈桓与“夜枭”组织的“星槎”联系在一起,并证实了他们正在因为漕运案发而准备采取紧急措施(断尾)。
“我们被将了一军。”吴铭冷静下来,分析道。
“对方显然比我们想象的更警惕。这次会面,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试探,或者他们早有撤离预案。那场打斗和火灾,很可能不是意外,而是他们故意制造混乱脱身的手段。”
虽然行动受挫,但吴铭并未气馁。
对手的狡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立刻全城戒严,盘查出城车辆人员,特别是往南方方向的!他们仓促逃跑,必留痕迹!同时,根据这腰牌和布料,全力追查‘星槎’的真实身份和下落!”
回到城中,天已蒙蒙亮。
吴铭顾不上休息,立刻进宫向朱元璋禀报。
出乎意料,朱元璋在听闻行动失败后,并未大发雷霆,只是沉默片刻,冷冷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陈桓还在京城,他的根基还在。既然已经惊了蛇,那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皇帝的目光锐利如刀:“吴铭,给咱盯死平江伯府!他的一举一动,咱都要知道!另外,这密信残片,就是突破口!给咱顺着‘断尾’这两个字查!看他陈桓,到底想断掉哪条尾巴!”
“臣,遵旨!”吴铭知道,朱元璋这是要改变策略,从秘密调查转为高压监控和定点突破了。虽然失去了抓获现行的最佳机会,但斗争将转入更直接的层面。
走出武英殿,吴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抬头望向平江伯府的方向,凝重却决然。
“跟我玩?看谁先耗死谁!”
皇帝虽未明发上谕斥责平江伯,但一系列动作却比任何公开申饬都更具压迫感。
先是都察院连续收到数封内容详实、直指漕运历年积弊的匿名奏章(其中自然有吴铭的暗中推动),虽未直接点名平江伯,但桩桩件件都隐约指向其势力范围。
紧接着,户部突然宣布对近年漕粮验收档案进行“复核审计”,兵部则开始“整顿”漕运护卫兵船,调离了几名与平江伯过从甚密的将领。
甚至,连宗人府都“偶然”过问了一下几位勋爵的府邸规制和用度是否逾矩。
这些举措单看似乎都是正常政务,但组合在一起,目标直指平江伯陈桓,释放出极其强烈的政治信号:皇帝已经注意到你,并且很不满意!
一时间,京城官场风声鹤唳。嗅觉灵敏的官员们纷纷与平江伯府保持距离,往日车水马龙的府门前顿时冷落下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铭所在的都察院和协同办案的锦衣卫,却显得格外“忙碌”,出入宫禁的频率明显增加,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平江伯陈桓的反应,是称病闭门不出。
伯府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仿佛真的要在家中静养。
但根据锦衣卫严密的监视回报,陈府内并非一潭死水,夜间常有神秘人影出入后角门,府中采买也变得异常谨慎,似乎在为某种“大事”做准备。
“他在准备‘断尾’。”吴铭在值房内,对着最新的监视记录冷笑。
朱元璋的高压策略见效了,陈桓果然沉不住气,开始行动了。而行动,就必然会露出破绽。
“重点盯住几个方向,”吴铭对纪纲派来的心腹吩咐道。
“第一,陈府的资金流出,尤其是大额、急切的款项转移,看是否通过汇丰钱庄或其他渠道洗白或转移;”
“第二,陈桓的心腹管家和几个得力下属的动向,他们很可能就是被派去执行‘断尾’任务的人;”
“第三,留意是否有身份不明、特别是带有南方口音或海外特征的人试图接触或离开陈府。”
命令下达,一张更密集的监控网围绕平江伯府悄然收紧。
吴铭深知,这是与时间赛跑,必须在陈桓成功“断尾”、销毁关键证据、甚至让自己也“病故”之前,抓住他的狐狸尾巴。
与此同时,吴铭并未放松对“星槎”和那封密信残片的追查。
锦衣卫的暗探拿着那半块银质腰牌和蓝色绸布的图样,暗中排查京城所有的银楼、绸缎庄以及南货商铺,寻找定制线索或见过类似物品的人。对“星槎”这个代号的排查也在暗中进行,重点是近年往来南北、行踪诡秘的大海商。
压力之下,吴铭回府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便回去,也多是深夜,带着一身疲惫。
徐妙锦的孕肚已微微隆起,双生子的负担让她比寻常孕妇更显辛苦,但她从未抱怨,反而总是宽慰吴铭,将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无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