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下一步,祸害南洋去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升龙岛的战事逐渐平息,硝烟散尽,留下的是断壁残垣和胜利后的肃穆。

明军士卒在将领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收殓双方阵亡者遗体,清点缴获的物资——包括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火器成品、半成品,以及大量来不及运走的金银、粮食和造船木料。

吴铭站在曾经悬挂“夜枭”旗的石堡最高处,俯瞰着这座被攻克的岛屿。

海风拂面,带来胜利的气息,也带来了更深沉的思虑。此战虽胜,却并非圆满。最重要的两个目标——“雾隐”和“星槎”如同人间蒸发,搜遍全岛也未找到其踪迹,想必是通过不为人知的密道,在总攻发起前就已乘船远遁。

“大人,残敌已基本肃清,俘虏共计三百余人,如何处置?”汤晟前来请示,身上征尘未洗,却目光炯炯。

吴铭沉吟片刻,道:“甄别清楚,首恶及负隅顽抗者,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其余胁从及工匠,暂且看押,待返航时一并押解回朝,交由陛下圣裁。岛上所有缴获,无论军械、财物、文书,一律造册封存,不得有误。”

“末将明白!”汤晟领命而去。

吴铭最关心的,是那幅从密室得来的神秘女子画像。

他命人将画像小心保管,同时加紧审讯俘虏,尤其是那些可能接触过核心机密的小头目和堡内仆役,询问是否见过画中女子,或知其身份。

然而,审讯结果令人失望。大多数俘虏对此一无所知,少数几个老仆只模糊记得,堡主(指“雾隐”)似乎对此画极为珍视,时常独自观看,却从未提及画中人是谁。至于“雾隐”的真容,更是无人得见,他永远隐藏在斗篷或面具之后,声音也经过刻意改变。

唯一的线索,来自一名负责打扫密室的哑婆。她通过比划和简单的图画,示意画中女子所佩戴的那种奇特鸟形玉佩,她似乎在很久以前,在另一位“大人”(可能指“星槎”或更早的负责人)身上也见过类似的挂饰。

玉佩是关键! 这似乎表明,这种鸟形玉佩,可能是“夜枭”组织核心成员的一种信物或身份象征。画中女子拥有它,其地位必然极高。

吴铭让随军的画师临摹了数份画像副本,尤其重点描绘了那枚玉佩的细节。他打算带回大明,借助朝廷的力量,看能否从服饰、玉佩纹样等方面,查出这女子的来历。毕竟,如此独特的衣饰和玉佩,绝非寻常之物。

在岛上停留了三日,确保局势完全稳定、缴获清点完毕後,吴铭下令班师回朝。庞大的舰队再次扬帆,满载着战利品和俘虏,也带着未竟全功的遗憾和新的谜团,踏上了归途。

归航的路途,比来时显得轻松了许多,但吴铭的心却并未真正放松。他站在船头,望着蔚蓝的海面,内心再次活跃起来:“项目总结报告不好写啊。KPI(关键绩效指标)部分完成(摧毁巢穴、击毙火鸦),但核心目标(擒获雾隐、星槎)未达成,还增加了新的未知风险(画像女子)。不过,收获也算丰厚,尤其是那些技术资料(火器图纸)和这条新的调查线索(玉佩)。回去得开个复盘会,调整下一阶段战略了。”

他反复思索着“雾隐”的身份。一个能够建立如此庞大地下组织、与朝廷勋贵勾结、甚至试图发展海外基业和军工体系的人物,究竟会是谁?前朝余孽?野心勃勃的海外巨贾?

还是……一个因某种巨大仇恨或野心而走上这条路的奇女子?那幅画像,在他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舰队一路北上,沿途并未再遇大的风波。偶尔遇到的海船,看到这支气势磅礴、明显经历过血战的官方舰队,都纷纷避让。消息似乎比舰队更早传回了大陆,当吴铭的船队抵达福建沿海时,当地官员早已得到讯息,在码头准备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吴铭没有过多停留,将俘虏和部分缴获移交地方看管后,便带着核心证据(包括画像、密信、账册)以及汤晟等主要将领,换乘快船,直奔京师。他需要尽快向朱元璋汇报此次远征的成果与未解之谜。

越是接近京师,吴铭的心情越是复杂。

他知道,等待他的不仅是封赏,还有更复杂的朝局博弈,以及对“夜枭”残余势力的继续追查。

船入长江,应天府的轮廓渐渐清晰。

少顷,武英殿内,香炉青烟袅袅,却驱不散那股凝重的气氛。

朱元璋高踞御座之上,仔细翻阅着吴铭呈上的远征奏报、缴获的账册清单以及那幅神秘女子的画像临摹本。

他看得极慢,手指偶尔在某一项缴获数目或某个名字上停顿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

吴铭垂手肃立在下,心中亦有些忐忑。此番远征,虽捣毁敌巢、缴获颇丰,但毕竟走脱了元凶首恶,功过如何,全在圣心独断。

良久,朱元璋终于放下最后一本文书,抬起眼,目光如电般射向吴铭。

“吴铭,”皇帝的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此番跨海远征,跋涉千里,浴血奋战,一举荡平升龙岛贼巢,缴获军械财物无算,更击毙贼首‘火鸦’,扬我大明国威于海外,功莫大焉!”

吴铭心中一松,连忙躬身:“此皆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臣不敢居功。”

朱元璋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谦辞:“功是功,过是过。咱赏罚分明。你之前查办周谨、陈桓等案,已是功劳不小,此次又建此奇功……咱擢升你为太子太保,加授光禄大夫,赐斗牛服,赏银千两,帛百匹!”

从太子少保到太子太保!这可是极高的荣誉虚衔,地位尊崇!光禄大夫亦是文散官最高阶之一!赏赐不可谓不厚!但貌似这俩都是虚职,呵呵,老朱这个心眼子哟。吴铭知道这是皇帝对自己能力的极大肯定,也是为后续可能更重要的任命铺路。他立刻跪地谢恩:“臣叩谢陛下天恩!必当竭尽驽钝,以报陛下!”

“起来吧。”朱元璋语气稍缓,“有功则赏,这是咱的规矩。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变得锐利,“‘雾隐’、‘星槎’二逆在逃,终是心腹之患。你可知,就在你远征期间,那平江伯陈桓,在诏狱中‘暴病身亡’了?”

吴铭心中一惊!陈桓死了?这显然是灭口!说明“夜枭”残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存在,并能将触角伸入诏狱这等严密之地!

“臣……刚刚得知。”吴铭沉声道,“此事实在蹊跷,恳请陛下彻查!”

“查?自然要查!”朱元璋冷哼一声,“但恐怕查不出什么结果。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狡猾得很呐。”他指着那幅女子画像,“你带回来的这个东西,比那些金银火器,更让咱在意。”

朱元璋盯着画像,眉头紧锁:“这女子的服饰、玉佩,绝非中土式样,亦非寻常海外番邦所有。咱征战多年,见过不少海外贡使,却从未见过这般纹饰。还有这画工、这纸张,都透着古怪。”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能让‘雾隐’如此珍视,此女身份定然非同小可。或许,她才是真正的‘雾隐’,又或者,是‘夜枭’组织背后真正的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