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明海军奠基人,老朱最忠诚的拥护者!忠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筹建新式水师的奏章,由吴铭起草,经太子朱标润色并力荐,最终摆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不出所料,此议一经在朝会提出,便如巨石入水,激起了远比预想更为汹涌的波澜。
“陛下!万万不可!”一位须发皆白、出身江南士林的礼部侍郎率先出列反对,声音激昂,“我大明立国之本,在于农桑,在于陆疆!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乃为防倭患、禁奸民、固国本!如今虽有限开海,然组建庞大水师,远涉重洋,此乃舍本逐末,穷兵黩武之举!且耗费钱粮何止巨万?于国何益?此必为太傅好大喜功之论!”
他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文官的想法:重陆轻海,视海洋为麻烦之源而非机遇之地,对新政本就心存抵触,此刻更是将水师视为巨大的财政黑洞和无谓的冒险。
“臣附议!”一位户部郎中紧接着站出,“近年来,北疆军械更新、各地水利修缮、流民安置,国库虽因市舶司稍有充盈,然亦捉襟见肘!若再兴此等耗资无算之水师工程,臣恐国用不足,赋税必增,徒增百姓负担!请陛下慎之!”
财政压力,永远是反对派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更有勋贵武将嗤之以鼻:“水师?在海上飘着,能有多大用处?难道还能骑着船打到北元王庭去?打仗,终究要靠骑兵步卒真刀真枪!弄些花里胡哨的船,不过是靡费国帑,养一群无用之水手罢了!”
陆权思维根深蒂固,难以理解海权的重要性。
面对潮水般的反对声浪,吴铭并未急于辩解,他静立原地,待到声音稍歇,才从容出列。
“陛下,诸位同僚,”他声音平稳,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海寇之患,已非疥癣之疾。其船坚炮利(虽尚未达到西番水平,但优于现有明军水师),来去如风,劫掠我商船,荼毒我沿海百姓,甚至敢袭扰卫所!此非昔日零散倭寇可比!若放任不管,我大明万里海疆将永无宁日,刚刚兴起的海贸之路亦将断绝!届时,损失的又何止是建造水师的银钱?”
他首先强调了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将水师定位为保障现有成果的必需品。
“至于耗费,”吴铭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位户部郎中,“建造水师,确需投入。然诸位可知,去岁仅广州一港,市舶司税收几何?若海路畅通,商船平安,此税收又能增长几何?一支强大的水师,护佑的是这条流淌着白银的黄金水道!今日投入一分建水师,来日便可从海上收回十分、百分之利!此非耗费,乃是投资!是于国于民皆有利的长远之策!”
他将水师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用未来的收益来说服当下。
“还有人说水师无用?”吴铭看向那位勋贵,语气带着一丝凛然,“北元骑兵固然是心腹之患,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海上之敌,虽不直接威胁京师,却能断我财路,扰我民生,坏我藩篱!岂不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我大明只顾陆上,忽视海疆,异日强敌自海上来,我等陆上铁骑,可能飞渡汪洋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引入了战略纵深的观念,警示潜在的、来自海洋的更大威胁。
最后,他面向朱元璋,掷地有声:“陛下!陆地虽广,终有尽头;海洋无垠,机遇无穷!守成之君,固守陆疆;开创之主,必望海洋!臣请建水师,非为好大喜功,实为陛下之江山社稷,开拓万世太平之基!请陛下明察!”
他将此事提升到了“开创”与“守成”的格局,深深触动了朱元璋那颗雄才大略之心。
朝堂之上,一时寂然。支持改革的官员,如一些见识过海贸之利的闽粤籍官员、部分锐意进取的年轻官员,开始出声附和吴铭。双方争论不休,僵持不下。
朱元璋高踞御座,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他一生征战,深知武备重要,也看到了海贸带来的真金白银。但组建一支耗资巨大的远洋水师,确实超出了祖制,也超出了他固有的经验范畴。他在权衡,在犹豫。
退朝后,吴铭回到府中,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
徐妙锦早已备好清茶,见他神色,便知朝堂争论激烈。
“可是水师之议,阻力重重?”
吴铭叹了口气,将朝上情形大致说了,苦笑道:“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变观念,更是难上加难。”
这时,五岁的吴麟抱着一本《九章算术》和几张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纸,跑到吴铭身边,仰着小脸,指着其中一道关于计算船只载重与排水量的题目(吴铭闲暇时写下给他开拓思维的),模糊地说道:“爹爹……船……重……水……托……”
吴铭心中一动,接过草纸一看,只见上面虽然字迹歪斜,却清晰地列着几个公式和数字,竟是吴麟自己尝试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船舶浮力的原理!虽然稚嫩,却方向无误!
他惊讶地看着小儿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触。这个沉默寡言、只与数字为伴的孩子,其思维竟已能触及这等实际问题?或许,他未来的道路,真的与这浩瀚大海、与这精密的造船之术,有着不解之缘?
他弯腰抱起吴麟,指着窗外遥远的南方,轻声道:“麟儿说得对,水能托起大船。爹爹想造的,就是能托起我大明国威,航行到很远很远地方的大船。”
吴麟似懂非懂,但看着爹爹眼中闪烁的光芒,也用力地点了点头。
徐妙锦看着父子二人,柔声道:“既然是对的,便坚持下去。家中诸事,有我。”
吴铭深吸一口气,心中的疲惫被驱散了不少。他知道,这场关于水师的争论不会轻易结束,但他绝不会放弃。为了海疆安宁,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或许能在下一代手中实现的,那扬帆远航的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