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蛛丝马迹与帝心权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格杀勿论”四字,带着凛冽的杀气,让李贯和王文弼带来的兵丁和书吏都为之色变。他们没想到吴铭留守的人态度如此强硬,竟敢直接顶撞两位朝廷大员,甚至不惜动用“军法”。
李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虽是奉旨管理庶务,但也深知这工坊的特殊性,更知道吴铭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若真闹到刀兵相见,即便占了理,后果也难以预料。王文弼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护卫统领:“你……你们这是要造反!”
“王御史慎言!”护卫统领毫不退让,“我等只是遵王爷将令,守护军工重地!若王御史认为王爷之令有违圣意,可上奏陛下裁夺!但在陛下新的旨意到来之前,此地,严禁擅入!”
最终,在李贯的强行拉扯和权衡下,王文弼只得恨恨作罢,带着人退回了办公区。这场强行闯入的闹剧暂时平息,但工坊内对峙的裂痕,已公开化、白热化。消息传回京城,吴铭闻之,只是冷冷一笑,对方的手段,果然还是这般上不得台面。他更关心的是,对方下一步会如何出招。
仿佛是为了印证吴铭的预感,数日后,一封来自东南沿海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炸响了整个朝堂!
军报称:有多股身份不明、装备精良的海盗船队,近期频繁袭击大明东南沿海州县,以及往来商船!其船速极快,火力凶猛,尤其擅长使用一种燃烧猛烈、难以扑灭的“火油弹”和一种射程颇远的弩炮,沿海卫所水师屡战不利,损失惨重,多处市舶司及沿海富庶村镇遭洗劫,军民死伤枕籍!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朱标在早朝之上,再也无法维持平日的温文形象,将军报狠狠摔在御阶之下,怒不可遏,“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堂堂天朝水师,竟被区区海盗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沿海百姓何辜?遭此荼毒!”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尤其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更是面如土色。
“陛下,”兵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此股海盗非同一般,其船只、战法、器械,皆与我大明以往所知海盗迥异,其战力……其战力恐不逊于正规水师。臣怀疑……怀疑其背后或有……”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或明或暗地投向了站在武勋班列中,面色平静的镇国秦王吴铭!
这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如此犀利的火器,如此超前的战船,除了那个以火器和海外基业闻名的镇国秦王,还有谁能拥有?还有谁,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去袭扰大明的海疆?是为了报复朝廷的猜忌?还是为了展示肌肉,逼迫朝廷承认新明的地位?
方孝孺抓住机会,立刻出班,声音悲愤而激昂:“陛下!此事绝非偶然!海盗岂能有此等战力?分明是有人假借海盗之名,行挑衅朝廷、祸乱海疆之实!其心可诛!其罪当灭九族!”他虽未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吴铭。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无数道或怀疑、或愤怒、或幸灾乐祸的目光聚焦在吴铭身上。
吴铭心中震怒,却愈发冷静。他知道,这是栽赃!是有人要将这盆脏水,狠狠地扣在他和新明的头上!这手段,比王府的恶犬更加狠毒,这是要将他置于国家公敌的位置!
他深吸一口气,出班奏对,声音沉稳,清晰地传遍大殿:“陛下,臣,冤枉!”
“冤枉?”方孝孺立刻转身,直视吴铭,厉声道,“镇国秦王!事实俱在,你还敢狡辩?除了你新明,还有何人能拥有如此犀利之火器战舰?还有何人,对朝廷心怀怨望,有动机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吴铭毫不畏惧地迎上方孝孺的目光,朗声道:“方学士此言,乃是欲加之罪!仅凭海盗使用了疑似精良火器,便断定是本王所为,岂非可笑?若按此理,日后北虏若用了缴获的我大明火铳,是否也要怪罪于工部?此乃其一!”
他顿了顿,环视群臣,继续道:“其二,本王若真欲对大明不利,何须假借海盗之名,行此骚扰之事?新明水师若真有意,择一要害之处,雷霆一击,岂不更能彰显武力?行此袭扰商旅、屠戮百姓之下作手段,于新明有何益处?除了败坏新明声誉,引来朝廷大军征讨,别无他用!本王虽不才,尚未愚蠢至此!”
他的反驳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是啊,如果真是新明要动手,何必搞这种小打小闹的海盗行径?
“巧言令色!”王文弼也跳了出来,他刚从天津卫憋了一肚子火回来,“即便非你亲自指使,也难保不是你麾下之人,或是与你新明有勾结之势力,假借你之名行事!否则,如何解释这些火器战舰之来源?”
吴铭冷笑一声:“王御史此言更是荒谬!照此说来,天下但凡有精良火器出现,皆可与本王扯上关系?这莫非是新的‘莫须有’?至于火器来源,天下能工巧匠何其多,海外诸国亦非毫无技艺。焉知不是有人刻意仿制,或从他处获得,借此栽赃陷害?”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王文弼和方孝孺:“本王倒要请问方学士、王御史,尔等口口声声指责本王,可有任何真凭实据?可有抓获一名海盗,证明其受本王指使?可有缴获一件火器,上面刻有我新明印记?若无证据,仅凭猜测,便欲构陷亲王,尔等眼中,可还有朝廷法度?可还有陛下天威!”
最后一句,吴铭声如洪钟,在整个金銮殿内回荡,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方孝孺和王文弼被噎得一时语塞。他们的确没有直接证据。这一切,都建立在推测和联想之上。
龙椅上的朱标,看着殿下的激辩,脸色阴沉得可怕。吴铭的辩解,他听进去了几分。确实,此举不似新明作风,更像是有人故意挑拨离间,或者……借刀杀人。但,那海盗使用的火器战舰又作何解释?难道这世上,真的出现了第三股能威胁到大明的海上力量?
无论真相如何,东南海疆的糜烂是事实,朝廷的颜面扫地也是事实。他需要有人来平息这场祸乱,更需要弄清楚真相。
“够了!”朱标猛地一拍龙椅,打断了殿下的争吵。他目光如电,先扫过方孝孺和王文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最后定格在吴铭身上。
“镇国秦王。”
“臣在。”
“东南海疆不靖,海盗猖獗,军民受难。你既精通海事,麾下亦有善战之水师。”朱标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和一丝试探,“朕命你,即日起,全权负责清剿东南海盗之事!朕准你调动沿海部分卫所水师配合,若有需要,亦可酌情动用你新明之力量,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荡平海盗,收复海疆,擒获匪首,查明真相!”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让吴铭去剿灭可能是“自己”的海盗?还要允许他动用新明的力量?这无异于将一把更大的刀交到了吴铭手中!方孝孺等人脸色剧变,刚要出言反对。
朱标却不容置疑地继续说道:“此事关乎国体,关乎社稷安稳!朕,只要结果!你若能平定海患,查明真相,朕不吝封赏!但若……”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刺骨,“若你办事不力,或让朕发现此事确与你有牵连……哼,数罪并罚,休怪朕不顾君臣之情!”
这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次机会。朱标将吴铭推到了风口浪尖,用海疆的安危和自身的生死荣辱,对他进行了最直接、最残酷的考验。
吴铭迎着皇帝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心中念头飞转。他明白,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不仅能洗刷污名,还能进一步获取皇帝的信任和更大的权柄。赌输了,便是万劫不复。
他没有犹豫,躬身应道,声音铿锵有力:“臣,领旨!必当竭尽全力,荡平海寇,查明真相,以报陛下!”
朝会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吴铭转身走出奉天殿,阳光有些刺眼。他知道,真正的风暴,从现在起,才正式降临。他不仅要面对神秘而强大的海盗,更要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东南海疆,将成为决定他和大明、和新明未来命运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