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来自朝鲜的意外接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无妨,码头在我们的火炮覆盖之下。我倒要看看,在这北地,除了大明、西夷和那些部落,还有哪路神仙。”吴铭整理了一下衣袍,语气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刻钟后,那艘首领船在距离码头百余步的地方下锚停稳,放下一条小艇,载着五六个人向着码头划来。小艇上的人同样穿着厚实的皮毛衣物,戴着遮风的皮帽,看不清具体面容,但能看出他们身形普遍高大魁梧。

小艇靠岸,为首一人率先踏上码头。他摘下皮帽,露出一张被海风和严寒刻满皱纹、却依旧能看出几分刚毅与精明的脸庞,年纪约在五十上下。他留着浓密的络腮胡,眼神锐利如鹰,扫视了一下码头周围严阵以待的新明士兵和那些黑洞洞的炮口,脸上并无惧色,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好奇。

他用一种带着浓重口音、但勉强能听懂的汉语开口,声音洪亮:“敢问,哪位是此地的首领,镇国秦王阁下?”

吴铭上前一步,不卑不亢:“本王便是。阁下是?”

那老者右手抚胸,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吴铭未曾见过的礼:“在下金成柱,来自朝鲜国咸镜道。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拜会秦王阁下。”

朝鲜?吴铭心中一震。竟然是朝鲜人!在这个时代,朝鲜李成桂刚刚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李氏朝鲜不久(1392年),奉大明为正朔,实行事大主义。他们怎么会远涉重洋,跑到这么北的地方来?还找到了新明?

“原来是朝鲜国的使者。”吴铭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念头急转,“不知金使者远道而来,所为何事?据本王所知,朝鲜与此地,相隔何止千里。”

金成柱笑了笑,笑容显得有些生硬,显然是常年不苟言笑所致:“秦王阁下明鉴。我朝鲜虽僻处海东,亦知天下之大。近年来,海上屡有传闻,说北方出现一新势力,首领乃中原人士,雄才大略,据地称王,屡挫西夷,近日更与北地强部‘玄蛇’交锋,阵斩其酋。我家主公闻之,心向往之,故特遣在下前来,一为瞻仰秦王风采,二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也想看看,是否有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可能。”

他的话说的很客气,但吴铭却从中听出了更深的意思。李成桂刚刚建国,内部需要稳固,外部需要得到大明的承认和支持。此时派人远来接触新明这个被大明视为“叛逆”的势力,风险极大。除非,他们有不得不来的理由,或者,看到了某种巨大的利益。

“金使者过誉了。”吴铭淡淡回应,“新明草创,不过求一安身立命之所,谈不上雄才大略。至于互通有无……却不知朝鲜国想要什么,又能提供什么?”

金成柱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从容答道:“我朝鲜虽不如中原物产丰饶,然亦盛产人参、貂皮、海珠、麻布,更有良匠善制弓矢、甲胄。听闻秦王麾下精于火器、舟船之术,若能以此相易,各取所需,岂非美事?此外……”他压低了声音,“我家主公亦对北地局势颇为关切,尤其是那‘玄蛇部’及其可能之关联。或许,你我双方,在此事上,亦有可谈之处。”

关联?吴铭瞳孔微缩。金成柱话中有话,似乎暗示他们知道些什么,关于“玄蛇部”,甚至可能关于……大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难道朝鲜在大明内部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或者,他们与北方的部落也有联系?

“此地非谈话之所,金使者远来辛苦,还请入内详谈。”吴铭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无论对方目的如何,这无疑是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甚至可能打破孤立局面的机会。

将金成柱及其两名随从请入临时收拾出来的议事厅,屏退左右,只留老陈和林风在侧。吴铭直接开门见山:“金使者,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贵主遣使至此,恐怕不止是做生意这么简单吧?如今新明处境,想必贵主也有所耳闻。南有大明逼迫,北有部落纷争,西夷环伺,可谓是步步维艰。朝鲜乃大明藩属,此时与我接触,就不怕引火烧身吗?”

金成柱端起亲兵奉上的热茶,呷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秦王阁下快人快语,那在下也直言了。我朝鲜确奉大明为正朔,然,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大明虽强,然天高皇帝远。新明虽新,然潜力无穷,更兼掌控北海之利,连通东北亚之要冲。我家主公雄才大略,志在开拓,岂愿坐视此等要地,尽归大明或那不知名的西夷所有?”

他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吴铭:“至于风险……富贵险中求。况且,大明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据我们所知,朝廷中对秦王阁下抱有同情者,亦大有人在。否则,上次那周郎中,也不会那般轻易就回去了。”

吴铭心中再震,这朝鲜使者的情报能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强!连大明钦使周郎中之事都知之甚详!

“看来,金使者是有备而来。”吴铭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却不知,贵主所谓的‘共谋发展’,具体是何章程?又如何应对大明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成柱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更低:“章程可细谈。大体而言,朝鲜可暗中向新明提供部分急需物资,如铁料、硝石、布匹,甚至可以帮助新明与日本某些对大明不满的势力建立联系。作为回报,新明需向朝鲜开放部分市场,优先供应朝鲜所需之火器、造船技术,并且……在北方事务上,与朝鲜保持一致,共同遏制可能来自更北方(指女真或其他部落)以及……来自海上(可能指西夷或大明)的威胁。”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至于大明……只要新明展现出足够的力量和价值,让朝廷觉得征伐代价过高,或者……让朝廷内部某些人觉得,保留新明比摧毁新明更符合他们的利益,那么,压力自然可以缓解。毕竟,大明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北元身上。”

这番话,几乎挑明了要和新明形成一种暗中的盟友关系,共同在东北亚这片棋盘上博弈,甚至隐含了联手对抗大明潜在威胁的意思。

吴铭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朝鲜的提议,诱惑巨大,可以极大地缓解新明目前物资和技术上的困境,也能拓展外交空间。但风险同样巨大,一旦与朝鲜的秘密合作暴露,将给大明提供讨伐的绝佳借口,甚至可能引发朝鲜内部的政争。而且,朝鲜人显然也想利用新明来达成他们自身在北方和海洋上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场豪赌。

“金使者的提议,本王需要时间考虑。”吴铭没有立刻答应,“新明虽小,亦非任人摆布之棋。合作可以,但需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具体的条款,细节,还需仔细斟酌。”

金成柱似乎也并不指望吴铭立刻答应,点了点头:“理应如此。在下会在此盘桓数日,等候秦王阁下的答复。不过,时机稍纵即逝,还望秦王早做决断。”他站起身,准备告辞,走到门口,似乎想起什么,回头状似无意地说了一句:“对了,来时路上,似乎看到南方海面上,大明水师的船只活动颇为频繁,秦王阁下还需早做防备才是。”

送走朝鲜使者,议事厅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王爷,朝鲜人的话,能信几分?”老陈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凝重。

“七分真,三分假。”吴铭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飘落的雪花,“他们有所图是真的,想利用我们也是真的。但他们对大明并非唯命是从,想在夹缝中为自己谋利,也是真的。这对我们而言,是个机会,但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林风皱着眉头:“若是答应他们,就等于彻底站在了大明的对立面,再无转圜余地了。”

“难道我们现在还有转圜的余地吗?”吴铭反问,语气带着一丝冷嘲,“从朝廷试图利用‘玄蛇部’除掉我那刻起,就已经没有余地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如何避免与大明为敌,而是如何在成为大明敌人的情况下,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老陈和林风:“朝鲜的提议,可以谈。但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他们要技术,可以给,但不能是核心;要市场,可以开放,但必须有利于我们;要我们在北方配合,可以,但朝鲜也必须拿出相应的诚意和资源,并且,不能干涉新明的内政和自主权!”

“另外,”吴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大明水师,未必安了好心,但这个消息很可能属实。林风,你立刻返回新明港,按照第二套方案,加强戒备,同时派出快船,严密监视大明水师动向。老陈,北海镇这边,继续收缩防御,但对朝鲜使团,以礼相待,暗中监视。我要好好想想,这份来自东边的‘礼物’,我们该如何拆解,又能从中得到多少真正的好处。”

来自朝鲜的意外接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诡谲的池水,激起了更大的漩涡。新明的命运,似乎正被卷入一个更大范围的、涉及大明、朝鲜、蒙古残余、北方部落以及西方殖民者的复杂棋局之中。每一步,都关乎存亡。吴铭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