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反击的号角(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光偏要吻烟台》最新章节。

她微微倾身,靠近话筒,声音清晰,不疾不徐:“我确实有幸,在陆时砚组长的允许下,拜读过陆明远先生的部分早期笔记。”

此言一出,台下微微骚动。那记者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

林微光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坦诚与自信:“但我想请大家明白,阅读前辈的思考,与抄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陆明远先生的笔记,充满了对光与空间最本真、最开放的探索,它给予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思维方式上的启发,如同一位灯塔,指引方向,而非一张可以临摹的蓝图。”

她示意工作人员投影出几张图片,一边是她自己《基石》系列的早期草稿,时间戳清晰可见;另一边是陆父笔记中关于光影的一些抽象思考和线条勾勒,两者在具体意象和表达上截然不同。

“我的《基石》关注的是城市记忆的承载物,是砖石、痕迹与时间的关系;而陆明远先生笔记中探讨的,更多是纯粹的光与建筑空间的物理及心理互动。我们的关注点和艺术表达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非要说关联,那就是我们都对‘光’这一永恒的主题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敬畏。这,能算是抄袭吗?”

她逻辑清晰,证据有力,反问掷地有声。那个提问的记者一时语塞。

另一个记者立刻跟进,提到了那份“废弃专利”。

林微光早已做好准备,她示意周景明播放了技术对比分析的简化版图示。

“关于这份所谓的‘相似专利’,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完成了详细比对。”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该专利的核心是一种简单的动态光影切换界面,而‘记忆回廊’是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实时数据处理的复杂行为感知与光影叙事系统。两者在技术原理、实现难度和应用深度上,有云泥之别。将这两者强行关联,无异于指认一辆自行车抄袭了航天飞机,既荒谬,也是对真正技术创新的侮辱。”

她的比喻生动而犀利,引来台下几声低笑,气氛不再那么紧绷。

后续的提问,林微光都从容应对,不回避,不激动,始终围绕事实和作品本身。她展现出的沉稳、专业和自信,与她年轻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逐渐赢得了在场不少记者的尊重。

见面会结束,周景明悄悄对她竖了个大拇指。

回到实验室,已是深夜。大部分人都已下班,只有陆时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林微光走过去,轻轻敲了敲门。

“进。”

她推门进去,陆时砚正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城市夜景。听到她进来,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表现不错。”他评价道,语气是惯常的平淡,但林微光能听出里面的认可。

“是他们太低估了事实的力量。”林微光走到他身边,同样望向窗外的灯火,“也低估了……我们。”

“我们”这个词,她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口。

陆时砚侧头看她,窗外的霓虹在他眼底闪烁,映出一种复杂难辨的光芒。他没有纠正她。

“这只是第一回合。”他提醒道,声音低沉,“苏氏不会轻易罢手。他们损失了舆论先机,可能会从其他方面找补。”

“我知道。”林微光点头,“我会更小心。”

两人并肩站在窗边,沉默地看着脚下的城市。经历了白天的惊涛骇浪,此刻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

“回去休息吧。”良久,陆时砚开口,“明天还有硬仗。”

“嗯。”林微光应道,转身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她忽然停下,回头看着他被灯光勾勒出的、带着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背影,轻声说:“你也早点休息。”

陆时砚的背影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

林微光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办公室里,陆时砚缓缓抬起手,揉了揉眉心,疲惫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他重新望向窗外,眼底深处,那冰冷的坚毅之下,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滋长。

反击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