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一块基石(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光偏要吻烟台》最新章节。

北欧论坛的成功演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询盘。周景明和David的日程被来自全球各大企业战略部门、高端地产开发商以及 wellness 机构的会议请求填满。林微光虽然不必参与每一场初步接触,但她需要为团队提供最核心的技术解读和价值锚定,确保传递的信息精准一致。

第一个真正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的,是一家以创新文化和员工福祉着称的北欧科技巨头——“北极光”公司。他们计划在其斯德哥尔摩总部新建的研发中心,打造一个名为“灵感核心”的共享空间,旨在最大程度激发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创造力与协作效率。

这次,林微光亲自带队飞赴斯德哥尔摩。谈判桌上,“北极光”的首席运营官玛塔女士,一位以数据驱动和严谨着称的管理者,带领着她的采购、技术和财务团队,严阵以待。

谈判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玛塔女士对“普罗米修斯”在论坛上展示的、与创造力相关的数据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她的问题也更加深入和尖锐。

“林女士,你们展示的脑波同步性和创意产出评分提升,是基于受控环境下的短期实验。”玛塔女士开门见山,“在真实、复杂且动态的办公环境中,如何确保效果的持续性?我们如何排除其他干扰变量(比如项目压力、团队氛围)的影响,单独评估‘场’的贡献?”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切中要害的问题。

林微光早有准备。她示意伊莎贝尔(通过远程连线)调出一套预先设计好的、适用于长期真实环境评估的监测框架。

“我们建议采用分阶段、分区域的A/B测试部署方案。”林微光解释道,“在‘灵感核心’的不同区域,分时段激活不同的‘场’参数,同时通过匿名的环境传感器和自愿参与的员工佩戴的非侵入式 wearable 设备,收集匿名的环境交互数据、生理压力指标和经过脱敏处理的协作模式数据。”

她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激活区与非激活区,以及不同场参数下的长期数据趋势,我们可以建立因果关联模型,量化‘场’干预在真实环境中的净效应。这本身,也将成为‘北极光’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因工程领域的一次前沿研究。”

这个方案,不仅回答了质疑,更将一次采购提升到了联合研究的高度,极大地吸引了以创新自傲的“北极光”团队。

接下来的焦点是价格和合同细节。David主导了这部分谈判,她提出的基于价值实现的“风险共担”模式成为了关键。“北极光”无需支付全额预付款,部分费用与后续独立第三方评估的“员工创新参与度提升指数”及“跨部门项目孵化成功率”挂钩。

“这相当于为我们未来的成功上了一道保险。”玛塔女士对此表示欣赏,但她的法务团队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条款抠到了字眼级别,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林微光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她授权法务团队,在确保核心算法和场参数保密的前提下,可以向“北极光”开放部分底层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查询权限,并同意引入其指定的第三方数据安全审计机构,以彻底打消对方对数据归属和安全的顾虑。

这个让步,展现了极大的诚意和透明度,成为了打破僵局的最后一击。

经过长达十小时的艰难谈判,在斯德哥尔摩的夜幕完全降临时,双方终于在合同草案上达成了初步一致。“北极光”将成为“普罗米修斯”第一个商业落地项目,也是其价值主张接受真实世界检验的第一块试金石。

签署完备忘录,送走“北极光”团队,林微光感到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虚脱。这不仅仅是拿到一个订单,更是证明了重构后的商业化路径是可行的。

回到酒店,她收到了一条来自周景明的信息,内容让她有些意外:

「林小姐,陆总已知悉谈判结果。他指示,将此项目作为‘普罗米修斯’商业化范本,后续资源将向其倾斜。」

没有额外的赞扬,但“作为范本”这四个字,已是最高的肯定和最重要的支持。

她放下通讯器,走到酒店房间的窗前。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灯火在寒冷的夜色中温暖地闪烁着。她想起论坛上陆时砚那无声的一瞥,想起他此刻远在迪拜却同步知晓这里进展的掌控力。

这个男人,总是站在她需要攀登的山峰的更高处,沉默地观察着,在她即将力竭时递来绳索,在她成功登顶时投来一瞥,然后,指向下一座更险峻的山峰。

她不知道他下一个指引会是什么。

但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被时时庇护的设计师。她正在学习规则,驾驭力量,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属于他的商业版图上,打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第一块商业的基石,已然落下。

而“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即将在这片北欧的土地上,开始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的燃烧。

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北极光”项目的成败,将直接决定“普罗米修斯”是成为一个昂贵的前沿科技展示品,还是一个能够真正改变人类空间体验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商业物种。

压力,从未远离。

但这一次,林微光心中充满了迎接挑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