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楼道里的脚步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张阿姨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你妈当年看到了张彪威胁苏梅,她想阻止,却被张彪推下了楼梯……虽然没摔断骨头,但心脏受了惊吓,落下了病根。她一直很愧疚,觉得没保护好苏梅……”
林墨这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记录脚步声,为什么要保管那些证据。她不是在害怕,而是在赎罪,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秘密。
那天晚上,楼道里的脚步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没有停在三楼,而是一直走到一楼,然后渐渐消失了。林墨站在窗前,看着月光洒在空荡荡的楼道里,仿佛看到一个穿软底拖鞋的女人背影,正慢慢走向远方。
第六章 意外访客
脚步声消失后的一周,林墨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准备把房子挂牌出售。他把那个红木盒子里的信件和笔记本仔细收好,打算找个时间送到档案馆,让这些尘封的真相得以保存。
这天下午,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突然找上门来,自称是房产中介介绍的买家。男人戴着金丝眼镜,举止斯文,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推眼镜。
“林先生对吧?我姓赵,做建材生意的。”男人递过名片,眼神快速扫视着房间,“这栋楼的位置不错,我打算买下来投资。”
林墨带着他看房时,赵先生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楼道里的情况。“这楼看着有些年头了,晚上安静吗?”“邻居们都还在住吗?”“我听说以前出过事?”
当问到四楼时,林墨注意到赵先生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四楼没人住吧?看着挺阴森的。”赵先生的声音有些不自然。
“空置很多年了。”林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反应,“赵先生介意老房子的传闻?”
“不不不,”赵先生连忙摆手,“我不信那些的。对了,价格方面我很满意,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
林墨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约定三天后签合同。送走赵先生后,他在门口发现了一枚掉落的纽扣,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彪”字。林墨心里一动,这个赵先生会不会和张彪有关?
他立刻联系房产中介,打听赵先生的背景。中介说赵先生是外地来的,刚在江城注册了公司,其他信息不愿透露。林墨越发觉得可疑,决定去赵先生的公司看看。
赵先生的公司在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里,门口挂着“宏业建材”的牌子。林墨假装客户进去咨询,看到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法人果然姓赵,但照片上的人却不是那天来看房的赵先生。
“你们赵总在吗?”林墨问前台。
“赵总出差了,要下周才回来。”前台礼貌地回答。
林墨刚走出写字楼,就看到那天的赵先生从一辆黑色轿车里下来,和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说话。虽然男人头发花白了,但林墨还是一眼认出他就是照片上的张彪。
两人交谈了几句,张彪拍了拍赵先生的肩膀,开车离开了。林墨立刻打车跟上张彪的车,看着他开进了一个高档小区。
晚上林墨回到老楼时,发现302的门锁有被撬动的痕迹。他心里一紧,连忙打开门,发现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那个红木盒子不见了!
就在这时,楼道里的声控灯突然亮了,赵先生站在楼梯口,手里拿着红木盒子,阴笑着说:“把记账本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你到底是谁?”林墨握紧拳头。
“我是张彪的儿子,赵强。”男人撕下脸上的伪装,露出和张彪相似的凶狠眼神,“我爸当年也是被逼无奈,那些工人的工资早就被上面贪了,他只是替罪羊!”
“替罪羊?”林墨怒视着他,“周建明是被他亲手推下去的,苏梅也是被他害死的!”
“那又怎么样?”赵强举起盒子,“这些东西要是曝光了,我爸就完了!识相的就把记账本交出来,我可以给你一大笔钱。”
林墨刚想反驳,楼道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嗒、嗒、嗒”,从四楼慢慢向下移动。赵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盒子“啪”地掉在地上。
“不……不可能……”赵强颤抖着后退,“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在……”
脚步声停在三楼平台,接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女人身影慢慢浮现,虽然看不清脸,但能感觉到她冰冷的目光。赵强吓得瘫坐在地上,语无伦次地求饶:“别找我……不是我干的……是我爸……”
女人身影没有动,楼道里的温度骤然下降。林墨捡起地上的红木盒子,看到赵强的裤腿上渗出了血迹,像是被什么东西划伤了。
“快走!”林墨对赵强喊道,“这里不欢迎你!”
赵强连滚带爬地跑下楼,消失在夜色中。女人身影在他离开后渐渐淡去,脚步声再次响起,慢慢回到四楼。林墨看着空荡荡的楼道,知道苏梅一直都在,在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第七章 账本线索
赵强逃走后,林墨仔细检查了红木盒子,发现里面的信件和笔记本都还在。他松了口气,把盒子藏到衣柜最深处,又在门口装了监控摄像头,以防赵强再来捣乱。
第二天,林墨拿着记账本去了公安局。接待他的是一位姓刘的老警察,听完他的讲述后,立刻调阅了1996年的案件卷宗。
“周建明的案子当年确实定的是意外事故,”刘警官皱着眉头说,“现场没有发现他杀证据,加上当时没有监控,工人们又害怕被报复,没人敢作证。”
“这本记账本和工牌上的血迹应该能证明他是被谋杀的。”林墨把证据递过去。
刘警官翻看了记账本,又看了看工牌:“这些可以作为新证据,但时间过去太久,很多证人可能已经不在了,调查难度很大。而且张彪现在下落不明,我们需要时间排查。”
林墨理解警方的难处,但他不想让真相再次被掩埋。“我知道张彪在江城,昨天还看到他了。”林墨把高档小区的地址告诉刘警官。
“我们会立刻去调查。”刘警官记下地址,“你也要注意安全,赵强很可能还会找你麻烦。”
从公安局出来,林墨去了母亲的墓地。他把最近发生的事告诉母亲,墓碑上的照片里,母亲笑得很慈祥。“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还苏梅阿姨一个公道。”林墨轻轻擦拭着墓碑,“您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秘密,该让它重见天日了。”
回到老楼时,张阿姨正在楼下等着他。“小墨,我听说有人撬你家门?”张阿姨一脸担忧,“你没事吧?要不要搬去我家暂住几天?”
“没事张阿姨,我装了监控。”林墨笑了笑,“对了,您知道当年工地上还有其他工人住这附近吗?”
张阿姨想了想说:“三楼的老王以前也是那个工地的,后来退休搬去儿子家了。他当年和周建明关系不错,说不定知道些什么。”
林墨按照张阿姨给的地址找到王大爷家。王大爷已经八十多岁了,腿脚不太方便,但精神很好。听说林墨的来意后,老人叹了口气:“建明是个好人啊,可惜了。”
“王大爷,您知道周建明当年为什么要去揭发张彪吗?”林墨问。
“因为张彪扣了工人的抚恤金,”王大爷的声音有些激动,“建明的弟弟周建军在工地出了意外,张彪不仅不给抚恤金,还把责任推到建军身上。建明气不过,就想收集证据去告他。”
林墨这才明白,周建明的死和他弟弟的事有关。“那您知道周建军的事具体是怎么回事吗?”
“建军是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王大爷回忆道,“当时张彪就在旁边,却没伸手拉他。后来工地说是建军自己不小心,给了点钱就了事了。建明觉得事有蹊跷,就一直在偷偷调查。”
林墨拿出记账本:“这里记录的工资数额,您能认出哪些是被克扣的吗?”
王大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天:“这些都是!张彪每个月都扣我们的安全费和加班费,还说要是敢告诉上面,就让我们滚蛋。建明就是因为这个才和他吵起来的。”
就在这时,林墨的手机响了,是刘警官打来的。“林墨,我们查到张彪的下落了,他明天会去机场,准备离开江城。我们会在机场实施抓捕,你要不要来辨认一下?”
“我去!”林墨立刻答应。
挂了电话,林墨激动地对王大爷说:“张彪要被抓了!周建明的冤屈终于可以昭雪了!”
王大爷老泪纵横,握着林墨的手说:“太好了……太好了……建明可以安息了……”
那天晚上,林墨躺在床上,第一次没有听到楼道里的脚步声。他知道,苏梅一直在等这一天,等了整整二十多年。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温柔而明亮,仿佛在为这个迟来的正义祝福。
第八章 机场对峙
第二天一早,林墨跟着刘警官来到江城机场。候机大厅里人来人往,广播里不断播报着航班信息。刘警官指着不远处一个戴帽子的男人说:“那个就是张彪,他身边的是他儿子赵强。”
林墨顺着刘警官指的方向看去,张彪虽然头发花白,但身材依旧魁梧,走路时腰杆挺得笔直,完全不像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赵强站在他旁边,不停地看着手表,显得有些焦躁。
“我们等他们过安检时再动手,”刘警官低声说,“现在人多,怕他们反抗。”
林墨点点头,心里既紧张又激动。他想象着苏梅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表情,二十多年的等待,终于要迎来结果了。
过了一会儿,张彪和赵强开始往安检口走。刘警官给同事使了个眼色,几名警察立刻围了上去。“张彪,我们是公安局的,有个案子需要你配合调查。”刘警官出示了证件。
张彪脸色一变,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警察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没犯什么事啊。”
“有没有搞错,跟我们回局里就知道了。”警察拿出手铐,准备铐住张彪。
赵强突然冲上来,想推开警察:“你们干什么!我爸是无辜的!”
“住手!”林墨上前一步,挡在赵强面前,“你爸当年做了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
张彪看到林墨,眼神变得凶狠起来:“是你!你这个小兔崽子,坏我好事!”
“我只是在帮苏梅阿姨和周建明叔叔讨回公道。”林墨毫不畏惧地看着他,“你扣工人工资,害死周建明,逼死苏梅,这些账都该算了!”
“胡说八道!”张彪怒吼道,“周建明是自己不小心摔下去的,苏梅是心脏病发作死的,跟我没关系!”
“是不是没关系,到了局里自然会查清楚。”刘警官示意警察把张彪和赵强带走。
就在张彪被押着经过林墨身边时,他突然挣脱警察的手,抓住林墨的衣领:“我不会放过你的!你妈当年就该和苏梅一起死!”
林墨的心脏像被针扎了一下,他用力推开张彪:“你闭嘴!我妈是好人,不像你这种丧尽天良的东西!”
警察很快制服了张彪,把他和赵强带上警车。林墨看着警车远去,心里五味杂陈。正义虽然迟到了,但终究没有缺席。
回到公安局后,刘警官告诉林墨,张彪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记账本和王大爷等证人的指证下,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张彪交代,他当年确实扣了工人工资,周建明发现后要去揭发他,两人在脚手架上发生争执,他失手把周建明推了下去。”刘警官说,“后来他怕苏梅把事情闹大,就威胁她,没想到苏梅情绪激动引发了心脏病,他因为害怕就跑了。”
“那我妈当年被推下楼梯的事,他承认了吗?”林墨问。
“承认了,”刘警官点点头,“他说你妈看到他威胁苏梅,想阻止他,他就把你妈推下了楼梯,没想到会留下后遗症。这些年他一直躲在外地,靠做建材生意发了财,以为没人会再追究了。”
林墨长舒一口气,所有的真相都水落石出了。母亲的愧疚,苏梅的执念,周建明的冤屈,终于都有了结果。
走出公安局时,天已经黑了。林墨抬头看着天空,星星格外明亮。他仿佛看到母亲和苏梅站在云端,对着他微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到老楼,林墨发现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整整一夜。他走到四楼,苏梅家的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淡淡的花香。林墨推开门,看到窗台上放着一束白色的菊花,在月光下静静绽放。
他知道,苏梅终于可以安息了。
第九章 尘埃落定
张彪和赵强被逮捕后,案件很快进入了司法程序。林墨作为关键证人,多次去法院配合调查。在法庭上,他看到了张彪的忏悔,也听到了周建明和苏梅家属的哭诉。周建明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法庭,看到张彪时几乎晕厥,嘴里反复念叨着“我的儿啊”。苏梅的妹妹则带来了苏梅生前绣的手帕,上面绣着和楼道符号一样的图案,作为哥哥嫂子爱情的见证。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职务侵占罪判处张彪无期徒刑,赵强因包庇罪和入室盗窃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判决下来的那天,林墨去了周建明和苏梅的墓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墓地在城郊的山坡上,两棵松柏依偎在墓碑旁,像是在守护着沉睡的灵魂。
“周叔叔,苏梅阿姨,你们可以安息了。”林墨放下手里的白菊,轻轻擦拭着墓碑上的照片,“正义虽然迟到了二十多年,但终究没有缺席。”风吹过山坡,带来松涛的声音,仿佛是逝者的回应。
从墓地回来,林墨决定把老房子留下来,不再出售。这栋楼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有母亲的爱,有苏梅的执念,也有正义的力量。他想在这里住下去,守护着这些故事。
他开始重新装修房子,保留了母亲生前的一些旧物,比如那只停在凌晨两点十分的挂钟,他找人修好了机芯,让它继续在墙上滴答作响,只是指针永远停在了那个时间——母亲笔记本里记录脚步声最频繁的时刻,也是苏梅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他还在楼道里装了新的声控灯,换掉了老化的电线,让这片曾经阴暗的空间变得明亮温暖。
装修期间,张阿姨总来帮忙照看。她看着林墨把苏梅画过符号的墙角刷上暖黄色的漆,感慨道:“这楼啊,终于能喘口气了。”林墨笑着递给她一杯热水:“是苏梅阿姨和我妈让它活过来的。”
一天傍晚,林墨在整理苏梅家的旧物时,发现窗台下藏着一个铁皮盒。盒子里装着一沓照片,大多是周建明和苏梅的合影,还有一张婴儿的B超单,日期正是周建明出事前一个月。林墨看着照片上苏梅温柔的笑容,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如此执着——她不仅在为丈夫讨公道,更是在为未出世的孩子讨一个说法。
他把照片整理好,送到了苏梅的妹妹家。苏梅的妹妹抱着照片痛哭流涕,说这是姐姐留下的唯一念想。“我姐姐总说,等孩子生下来,就让他姓周,好好长大。”她哽咽着说,“谢谢你,让她的心愿没有白费。”
那天晚上,林墨回到老楼,发现楼道里的声控灯亮得格外久。他走到三楼平台,看到墙面上新刷的漆下面,隐约透出那个熟悉的符号。他没有再粉刷覆盖,而是找来金色的颜料,沿着符号的轮廓细细描绘,让这个承载着思念与真相的图案永远留在了这里。
第十章 新生
半年后,老楼加装电梯的工程正式启动。施工队进驻那天,居民们都出来看热闹,连许久不露面的李大爷也拄着拐杖下楼了。林墨看着工人们在楼道里忙碌,心里既感慨又温暖。这栋老旧的居民楼,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电梯安装期间,林墨在附近找了份设计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就和邻居们聊聊家常。张阿姨总给他送些自己做的饭菜,李大爷则教他下象棋,楼道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有天晚上,林墨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走进楼道时,他习惯性地跺了跺脚,声控灯应声亮起,暖黄色的光线照亮了干净的楼梯。他正要走进电梯,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嗒、嗒、嗒。”
声音很轻,像是软底拖鞋踩在地面上,从四楼慢慢向下移动。林墨没有害怕,反而停下脚步静静等待。脚步声在三楼平台停了下来,他仿佛看到一个穿白衣服的女人身影站在那里,对着他温柔地微笑。
“谢谢你。”林墨轻声说。
脚步声没有回应,只是慢慢向下移动,经过他身边时,带来一阵淡淡的花香,像是苏梅窗台上那束白菊的味道。接着,脚步声走进了电梯,随着电梯门缓缓关闭,渐渐消失在空气中。
电梯门打开时,林墨看到张阿姨站在楼下等他。“小墨,刚加班回来?我给你留了饺子。”张阿姨递过一个保温桶,“今天是苏梅的忌日,我包了她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
林墨接过保温桶,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有些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它们会化作楼道里的温暖灯光,化作邻居手中的热饭,化作每一个值得被铭记的瞬间。
周末,林墨邀请了周建明的母亲和苏梅的妹妹来家里做客。老人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又看了看墙上母亲和苏梅的合影,拉着林墨的手说:“好孩子,你妈和苏梅在天上看着呢,她们一定很欣慰。”
苏梅的妹妹则带来了一盆绿萝,放在苏梅家的窗台上:“我姐姐喜欢绿植,说它们能带来希望。”林墨看着绿萝嫩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力量。
那天下午,林墨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孩子们在玩耍,听着楼道里邻居们的说笑声,还有电梯运行的轻微声响。他知道,这栋楼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不再有悲伤和恐惧,只剩下温暖与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红砖墙上,给老楼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林墨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声,从四楼慢慢向下,经过三楼时停了停,然后继续向下,融入了楼里的欢声笑语中。
他微微一笑,转身走进屋里,老式挂钟在墙上滴答作响,记录着属于这栋楼的新生。
尾声
一年后,老楼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居民们敲锣打鼓地庆祝,林墨特意在电梯口挂了块木牌,上面刻着那个“山”字带波浪线的符号,旁边写着:“每一段时光都值得被铭记。”
张阿姨偶尔还会提起苏梅,说她现在肯定不孤单了,因为楼里的孩子们总在四楼平台玩耍,笑声能传到很远。李大爷则把周建明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要做正直勇敢的人。
林墨在工作之余,开始整理母亲的笔记本和苏梅的信件,打算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发生在老楼里的故事。他给书起了个名字,就叫《楼道里的脚步声》。
有天晚上,他加班到深夜,走进电梯时,发现按钮上亮着四楼的灯。他没有在意,以为是哪个邻居刚上去。电梯到达四楼时,门缓缓打开,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窗台上的绿萝在月光下轻轻晃动。
电梯门关闭的瞬间,林墨仿佛看到一个穿软底拖鞋的女人身影站在绿萝旁,对着他挥了挥手。他笑着回了个礼,心里明白,那些曾经的执念与悲伤,早已化作守护这栋楼的温柔力量。
电梯缓缓下降,楼道里的脚步声再也没有响起过,但林墨知道,它们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变成了挂钟的滴答声,变成了邻居的问候声,变成了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安宁,永远留在了这栋充满故事的老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