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停在废弃站台的末班地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啊!”林墨吓得打翻了可乐,杯子摔在地上,褐色的液体溅了一地。周围的食客纷纷看过来,他却顾不上这些,死死盯着邻桌——那里空空如也,根本没有人,只有一张擦得干干净净的桌子,仿佛刚才的男人只是幻觉。

“先生,您没事吧?”服务员连忙跑过来收拾残局,一脸关切。

“没事,没事。”林墨摆着手,付了钱匆匆离开快餐店。阳光照在身上,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仿佛有双眼睛正从某个黑暗的角落盯着他。

下午,林墨的电脑突然弹出一个弹窗,不是广告,而是一张图片——深灰色的列车停在废弃站台上,站台上的墙壁上用红漆写着“欢迎来到废弃站台”,字迹扭曲,像是在蠕动。图片下方有一行小字:“今晚,别迟到。”

他手忙脚乱地关掉弹窗,可图片却像烙印一样刻在脑海里。他试图重启电脑,却发现电脑屏幕变成了漆黑一片,只有中央映出一个模糊的影子,那影子慢慢转过身,正是那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

“啊!”林墨猛地拔掉电源,屏幕瞬间变黑。办公室里的同事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林墨,你到底怎么了?”小张走过来,一脸担忧,“从昨天开始就不对劲,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林墨摇摇头,声音发颤:“我没事,就是电脑出问题了。”他不敢告诉别人自己的遭遇,他们只会觉得他疯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林墨几乎是逃着冲出写字楼的。他没有打车,而是沿着马路快步走着,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生怕再看到那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绿灯亮起,他跟着人群往前走,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街角的公交站台上——一个深灰色的身影正站在那里,背对着他,风衣下摆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林墨的脚步顿住了,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他眼睁睁看着那个身影慢慢转过身,露出那张苍白的脸和灰蒙蒙的眼睛。男人的嘴角咧开,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然后缓缓抬起手,指向他身后的方向。

林墨僵硬地回头,看到马路对面的地铁站入口处,电子屏上的“延误”字样正在闪烁,和那天晚上一模一样。隧道深处,似乎有微弱的灯光在晃动。

他猛地转回头,街角的公交站台已经空了,那个男人消失得无影无踪。绿灯开始闪烁,提示音急促地响起,林墨却站在原地动弹不得,恐惧像藤蔓一样缠绕住他的心脏,让他无法呼吸。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林墨把所有的灯都打开,客厅、卧室、厨房,甚至卫生间的灯都亮着,可房间里依然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他坐在沙发上,手里紧握着一把水果刀,这是他能找到的唯一“武器”。

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敲打着他的神经。晚上11点,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未知号码的来电。林墨犹豫了一下,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没有声音,只有一阵微弱的“呼呼”声,像是风声,又像是列车行驶时的气流声。过了几秒,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和那天在列车上听到的一模一样:“车快开了,你该来了。”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林墨对着电话大喊,声音因为恐惧而变调。

电话那头没有回答,只有一阵诡异的笑声,然后“咔哒”一声挂断了。林墨盯着手机屏幕,那个未知号码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消失在通话记录里。

11点30分,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和那天晚上地铁站里的震动一模一样。林墨冲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小区楼下的马路上空空如也,可远处的夜空似乎有一道白光闪过,伴随着隐约的“哐当”声。

他的手机再次亮起,这次是一条短信,发件人依然是“未知”,内容只有两个字:“等你。”

林墨瘫坐在地上,水果刀从手里滑落。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那个东西不会放过他。与其这样担惊受怕,不如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捡起水果刀,揣进裤兜,深吸一口气,拉开了房门。

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一片漆黑。林墨摸着墙壁往下走,每一步都踩在积满灰尘的楼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走到三楼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缓慢而沉重,像是有人穿着湿透的鞋子在走路。

他猛地回头,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在回荡。可当他转过身继续往下走时,那脚步声又响起来了,紧跟在他身后,距离越来越近。

林墨不敢再回头,加快脚步往楼下跑。跑到一楼大厅时,他看到门卫室的灯亮着,心里一喜,连忙跑过去。门卫大爷正趴在桌子上打盹,他拍了拍桌子:“大爷,开门!”

大爷抬起头,林墨却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大爷的脸变得苍白如纸,眼睛灰蒙蒙的,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和列车上的乘客一模一样。

“车来了,我送你去站台。”大爷站起身,动作僵硬地拿起钥匙,打开了小区的大门。

门外的马路上,停着一辆深灰色的出租车,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车窗是磨砂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林墨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出租车,可他已经没有力气反抗了。

他麻木地坐上出租车,车门自动关上,发出“嘶”的一声,和那辆列车的车门声一模一样。司机转过头,正是那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他咧开嘴,露出诡异的微笑:“坐稳了,我们去站台。”

出租车启动,没有开向最近的地铁站,而是朝着老城区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路灯的光芒变成一道道模糊的光带。林墨看着窗外,发现车子正在穿过一道道墙壁,驶过一条条不存在的街道,最终停在一个熟悉的巷口——正是那天早上他从废弃站台逃出来时的那条巷子。

“到了。”司机的声音沙哑而冰冷。

林墨推开车门,走进巷子。巷子深处,那扇破旧的木门虚掩着,门后透出微弱的绿光,和废弃站台上的应急灯一模一样。他走到门前,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门后不是楼梯,而是直接通向废弃站台的通道。站台依旧破旧不堪,墙壁上的红漆字“欢迎来到废弃站台”格外醒目。隧道深处传来“哐当”声,一道白光越来越近,深灰色的列车缓缓进站,停在他面前。

车门“嘶”的一声打开,一股阴冷的霉味扑面而来。车厢里,那些面色苍白的乘客正齐刷刷地看着他,眼睛灰蒙蒙的,嘴角挂着微笑。

林墨握紧了裤兜里的水果刀,一步一步踏上了列车。这一次,他没有逃跑,他要知道这列车到底要开往哪里,这些乘客是谁,而自己又为什么会被选中。

车门在他身后关闭,列车缓缓启动,驶向无边的黑暗。林墨站在车厢过道里,环顾着那些诡异的乘客,突然发现其中一个乘客很眼熟——那是报刊亭的大爷,他正低着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和地铁行驶的“哐当”声完全一致。

第四章 站台往事

列车行驶在黑暗的隧道里,没有报站,没有广播,只有铁轨摩擦的“哐当”声在车厢里回荡。林墨站在过道中央,握紧了口袋里的水果刀,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乘客。他们依旧保持着僵硬的姿势,低着头,仿佛一尊尊没有生命的雕塑。

车厢里的灯光忽明忽暗,黄色的光晕在乘客苍白的脸上投下诡异的阴影。林墨注意到,每个乘客的手腕上都戴着一块老式手表,表盘是黑色的,指针停留在11点59分,和他手机停住的时间一模一样。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报刊亭大爷面前,鼓起勇气问道:“大爷,你还记得我吗?那天晚上在地铁口,你让我上这列车的。”

大爷没有抬头,依旧低着头,嘴唇却动了动,发出沙哑的声音:“上来了,就别想下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列车要开到哪里去?”林墨追问着,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

大爷缓缓抬起头,露出灰蒙蒙的眼睛,嘴角的微笑带着一丝悲凉:“开到该去的地方……每个上来的人,都有未完成的事。”

“未完成的事?”林墨愣住了,“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列车突然剧烈地晃动了一下,头顶的灯光瞬间熄灭,车厢里陷入一片漆黑。黑暗中,传来乘客们低沉的叹息声,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林墨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窜起,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撞到了身后的扶手。

几秒钟后,灯光重新亮起,但车厢里的景象却变了。乘客们的穿着打扮不一样了,有人穿着几十年前的蓝色工装,有人戴着老式的军帽,还有人梳着复古的麻花辫。车厢的墙壁上贴满了旧广告,上面印着早已停产的商品和模糊的标语,空气中的霉味里多了一丝淡淡的煤烟味。

“这……这是怎么回事?”林墨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穿越到了过去。

“列车会带你看到过去。”大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已经换上了一身蓝色的旧制服,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徽章,“这里的每个人,都和这个站台有关。”

林墨顺着大爷的目光看去,只见车厢尽头的窗户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那是一个年轻的男人,穿着和大爷一样的蓝色制服,正在站台上忙碌着。站台很新,墙壁洁白,灯光明亮,和现在的废弃站台判若两人。

“那是1985年的我。”大爷的声音带着怀念,“那时候这站台还在用,叫‘和平路站’,是地铁1号线最早的站点之一。我在这里当站务员,干了整整十年。”

影像里,年轻的大爷正在引导乘客上车,脸上带着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活力。站台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列车也是崭新的白色车身,和现在的深灰色列车截然不同。

“后来为什么废弃了?”林墨好奇地问。

大爷的眼神黯淡下来,嘴角的微笑变成了苦涩:“因为一场事故。”

随着大爷的话语,窗户上的影像开始变化。画面变得模糊而晃动,能看到站台突然剧烈震动,墙壁开裂,天花板上的水泥块不断掉落。乘客们惊慌失措地尖叫着,四处奔跑。年轻的大爷在指挥乘客疏散,脸上满是焦急。

突然,一阵巨响传来,隧道里冒出浓烟,影像瞬间扭曲,变成一片漆黑。车厢里的灯光再次闪烁,恢复了之前的景象,大爷也换回了原来的样子,只是眼神里多了一丝悲伤。

“1995年的一个雨夜,和你那天晚上一样。”大爷缓缓开口,声音沙哑,“站台突然发生坍塌,隧道进水,有三列列车被困在里面,很多人没来得及逃出来……我是少数幸存者之一,但因为自责,一直没走出那场阴影。”

林墨愣住了,他从未听说过这场事故。

“官方封锁了消息,重新规划了路线,把这里封死了,对外只说是地质问题。”大爷继续说道,“但死去的人不甘心啊,他们的魂魄被困在这站台和列车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事故发生前的样子,等待着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那……那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林墨不解地问,“我和这场事故没有关系啊。”

大爷摇了摇头:“列车不会随便载人的,你一定和这里有什么联系,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列车突然减速,缓缓停下。车门“嘶”的一声打开,外面是一个和刚才的废弃站台很像的站台,但墙壁上的红漆字变成了“和平路站”,虽然字迹模糊,却能辨认出来。站台上没有应急灯,而是明亮的白炽灯,只是灯光忽明忽暗,像是接触不良。

“下去看看吧,也许你能找到答案。”大爷对林墨说。

林墨犹豫了一下,握紧口袋里的水果刀,走下了列车。站台比废弃站台稍微整洁一些,但依旧空荡荡的,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墙壁上贴着旧广告,上面的日期显示是1995年6月12日——正是大爷说的事故发生的那一天。

他沿着站台往前走,脚下的水泥地坑坑洼洼,偶尔能踩到一些破碎的玻璃和石块。走到站台中间时,他看到地上有一个黑色的钱包,看起来很旧了,皮质已经开裂。

林墨捡起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只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和一张身份证。照片上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人穿着蓝色制服,笑容灿烂,女人梳着麻花辫,依偎在男人身边,两人看起来很幸福。身份证上的名字是“陈建国”,出生日期是1955年,地址就在和平路附近。

看到照片上男人的脸,林墨愣住了——那是年轻时候的报刊亭大爷!

就在这时,站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天花板上的水泥块开始掉落,和窗户影像里的场景一模一样。隧道深处传来轰鸣声,浓烟顺着轨道蔓延过来,呛得林墨咳嗽不止。

“快跑!快离开这里!”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焦急和恐惧。

林墨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人正站在不远处,对着他挥手。女人的脸很模糊,但他觉得有些眼熟。他想跑过去,可身体却像被钉在原地一样动弹不得。

浓烟越来越浓,几乎看不清前方的路。女人的身影在浓烟中渐渐消失,只留下一声凄厉的尖叫。震动越来越剧烈,林墨感觉脚下的地面在晃动,仿佛随时都会坍塌。

他拼命挣扎,终于挣脱了无形的束缚,转身朝着列车的方向跑去。就在他快要跑到车门时,一块巨大的水泥块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砸在他身后不远处,溅起一片灰尘。

林墨纵身跳进车厢,车门立刻“嘶”的一声关闭。他瘫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车厢里的乘客们依旧低着头,仿佛刚才的震动从未发生过。

“那是我妻子。”大爷的声音在身边响起,“事故那天,她来给我送晚饭,结果……”大爷的声音哽咽了,说不下去。

林墨看着手里的钱包,心里五味杂陈。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爷会被困在这里,他是在等待妻子,或者说,是在为没能救回妻子而自责。

列车再次启动,驶向黑暗的隧道。林墨把钱包还给大爷,大爷接过钱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神情。

“谢谢你。”大爷说,“很久没人愿意听我说这些了。”

林墨摇了摇头:“我还是不明白,我和这里到底有什么联系?我从来没听说过和平路站,也不认识你和你的妻子。”

大爷看着他,眼神变得有些复杂:“等列车到达终点站,你就知道了。每个人来到这里,都有自己的使命。”

“终点站?”林墨愣住了,“这列车有终点站?”

大爷点了点头:“当然有,终点站就是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

林墨还想再问,列车却突然加速,车厢里的灯光再次熄灭。这次黑暗中没有叹息声,而是传来一阵轻柔的音乐,像是几十年前的老歌,旋律悲伤而悠扬。

当灯光再次亮起时,林墨发现自己坐在了一个靠窗的座位上。

第五章 血脉的羁绊

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泛黄的车票,票面上印着模糊的字迹:“和平路站——终点站”,日期正是1995年6月12日。林墨盯着车票上的日期,心脏突然一阵抽痛,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仿佛这个日期在他的生命里刻下过深深的烙印。

车厢里的乘客们开始缓缓抬起头,这次他们的眼神不再是灰蒙蒙的空洞,而是多了一丝温情。那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对着他微笑,梳麻花辫的女人眼里含着泪光,连那个总在敲击桌面的灰色风衣男人,嘴角的弧度也柔和了许多。

“他们在等你记起来。”大爷的声音从身旁传来,他手里捧着那个黑色钱包,照片上的年轻夫妻在昏暗的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有些记忆会被时光掩埋,但血脉里的羁绊断不了。”

林墨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车票边缘,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碎片化的画面:老旧的居民楼,楼道里煤炉的味道,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人在厨房忙碌,锅里飘出红烧肉的香气……这些画面模糊而温暖,却让他眼眶发热。

“我小时候……好像住过和平路附近。”林墨喃喃自语,记忆像是被浓雾笼罩的沼泽,越是用力回想,陷得越深,“我记得外婆总给我做红烧肉,她说那是我外公最爱吃的菜。”

大爷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灰蒙蒙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光亮:“你外公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林国栋?”林墨努力回忆着,这个名字在记忆深处若隐若现,“我妈说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外婆一个人把她拉扯大的。”

“林国栋……”大爷重复着这个名字,声音颤抖起来,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旧报纸,小心翼翼地展开,报纸边缘已经脆化,上面的标题模糊不清,但配图里的男人穿着地铁制服,眉眼间竟和林墨有几分相似,“这是事故后第二天的报纸,上面有所有遇难者的名单,林国栋就在上面,他是当时的站台值班长。”

林墨的大脑“嗡”的一声,像是有惊雷炸开。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报纸上那个模糊的名字,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那个总在梦里出现的模糊身影,外婆每次提到时哽咽的语气,妈妈抽屉里那张从未示人过的旧照片……所有被忽略的细节在这一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让他无法呼吸的真相。

“你外公是我的老同事。”大爷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天他本可以先走的,但为了让更多人逃生,他留在最后关闭隧道闸门,结果……”

车厢突然剧烈倾斜,窗外的黑暗被刺眼的白光取代,林墨感觉身体像是被巨大的力量拉扯着,那些碎片化的记忆突然变得清晰——

五岁那年的雨夜,他坐在外婆的膝头,看着窗外的暴雨,问为什么外公还不回家。外婆抱着他,眼泪打湿了他的头发,说外公去了很远的地方,变成星星守护着他们。后来搬家时,妈妈扔掉了很多旧东西,唯独留下一个生锈的地铁钥匙扣,上面刻着模糊的“和平路”字样。

“原来……是这样……”林墨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这列列车选中,为什么会看到那些幻象。这不是诅咒,而是血脉的召唤,是祖辈未完成的执念在指引他寻找真相。

列车缓缓平稳下来,灯光不再闪烁,车厢里的霉味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消毒水味。窗外不再是漆黑的隧道,而是明亮的站台,墙壁洁白,电子屏上显示着“和平路站”,只是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广播里循环播放着轻柔的提示音:“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请乘客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

“终点站到了。”大爷站起身,身上的灰色外套变成了整洁的蓝色制服,脸上的苍白被健康的红晕取代,眼睛里闪烁着释然的光芒,“这里是所有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结束的地方。”

林墨跟着站起来,发现车厢里的乘客们都变了样子,他们不再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而是恢复了鲜活的模样。穿工装的男人整理着衣领,梳麻花辫的女人对着车窗整理头发,他们脸上都带着轻松的微笑,仿佛卸下了沉重的枷锁。

“他们要去该去的地方了。”大爷看着乘客们,眼里满是欣慰,“这么多年,他们被困在这里,就是因为执念太深,要么是没来得及说的告别,要么是没完成的承诺。”

列车停稳,车门“嘶”的一声打开。林墨走下车,站台上的灯光温暖而明亮,和记忆里外婆家的灯光一样。他回头看向列车,只见乘客们排着队走下车,每个人经过他身边时都微笑着点头,像是在道谢。

大爷是最后一个下车的,他走到林墨面前,把那个黑色钱包递给他:“这个交给你外婆吧,这是她当年送我妻子的手工钱包,事故后一直没找到。告诉她,陈建国替老林照顾了她这么多年,现在可以放心了。”

林墨接过钱包,指尖触碰到上面粗糙的针脚,仿佛能感受到几十年前那个女人的温度。他看着大爷转身走向站台尽头,那里有一道柔和的白光,穿工装的男人和梳麻花辫的女人正等在那里,他们手牵着手,消失在白光里。

“外公……”林墨对着空荡荡的站台轻声说,仿佛能看到那个穿着制服的身影站在灯光下,对着他微笑。

广播里的提示音再次响起:“本次列车即将返程,请未下车的乘客尽快下车。”

林墨转身走向站台出口,楼梯不再是锈迹斑斑的水泥台阶,而是干净的大理石台阶,每一步都踩得无比踏实。走到出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深灰色的列车缓缓驶离站台,消失在隧道深处,车身上隐约闪过一行字:“执念消散,归途已至。”

推开出口的木门,外面不再是阴森的巷子,而是熟悉的地铁口。阳光明媚,街道上车水马龙,报刊亭的大爷正和路人笑着聊天,他穿着干净的蓝色外套,胸前别着一枚崭新的徽章,看到林墨时,笑着挥了挥手。

林墨摸了摸口袋,车票已经不见了,只有那个黑色钱包还在。他掏出手机,时间显示是早上8点,信号满格,日历上的日期是他加班那天的第二天。手机里收到一条外婆发来的微信:“小墨,今天回家吃饭,外婆给你做红烧肉。”

林墨笑着回复:“好,我带个东西给您看。”

他转身走向公交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知道,那个废弃的站台和深灰色的列车不会再出现了,那些被困在时光里的执念已经找到归宿,而他也终于解开了血脉里的羁绊。

只是偶尔在深夜加班时,林墨会站在地铁口,看着末班车缓缓进站,总觉得在白色的车厢里,能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对着他微笑,然后随着列车的远去,消失在城市的灯火里。而那个黑色的钱包,被外婆放在了客厅的展示柜里,旁边摆着外公的照片,两个老人的笑容在灯光下交相辉映,温暖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