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毛骨悚然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老头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你……你怎么知道的?”

“我查了新闻。”林薇盯着他,“您为什么要把这台出过事的微波炉留在房子里?您知道现在里面有什么吗?”

老头叹了口气,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脸,声音带着愧疚:“我对不起小宇爸妈……当年他们搬走时,说什么都不要这台微波炉,让我扔掉。可我想着,机器没坏,扔了可惜,就留下来了,后来租房子的时候,顺手就留给租客用了。我以为……以为时间长了,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

“没想到小宇的灵魂被困在里面了。”林薇补充道,“这十年,他一直在里面受苦,重复着被烫伤的痛苦。”

老头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和恐惧:“你……你看到他了?”

林薇点了点头,把手机里的视频给老头看。老头看完,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造孽啊……是我造孽啊……当年要是把微波炉扔了,说不定他就安息了。”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林薇扶住老头,“我们得想办法让小宇安息,总不能让他一直困在里面。您知道小宇的爸妈现在在哪里吗?或许他们能帮上忙。”

老头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们搬走后就换了手机号,再也没联系过。当年事故后,他们俩像是变了个人,整天不说话,看着特别可怜。”

线索又断了。林薇回到家,坐在微波炉前,看着玻璃门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苏晴说的“屏幕上会跳出‘2:00’的时间”。她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来,显示“0:00”。她试着按了两下时间键,屏幕变成“2:00”,和之前自动启动时的时间一模一样。

“2分钟……当年事故发生时,微波炉是不是正好工作了2分钟?”林薇猜测着,她打开电脑,重新翻看当年的新闻,报道里果然提到“微波炉启动后工作了约2分钟,高温导致孩子灼伤”。

2分钟,是小宇生命最后承受痛苦的时间,也是他被困的执念所在。林薇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或许,她需要完整地“重现”当年的场景,让小宇感受到“被拯救”,才能解开他的执念。

她找了一个和当年小宇身高差不多的布偶,又准备了一盆冷水和一条毛巾。晚上十点,她把布偶放在微波炉旁边(不敢放进里面),按下了时间键,设定为“2:00”。微波炉开始运转,嗡鸣声响起,和之前一样,里面空无一物。

林薇盯着屏幕上的数字一秒一秒减少,心里默念着:“小宇,别怕,这次我会救你。”

当数字跳到“0:01”时,林薇猛地按下暂停键,打开微波炉门,把冷水泼在里面(模拟“灭火”),然后用毛巾擦了擦微波炉内壁,对着空气说:“小宇,好了,不烫了,你安全了。”

就在这时,微波炉的屏幕突然闪了一下,跳出一行模糊的数字,像是“10”,然后又恢复了“0:00”。林薇愣了一下,“10”——十年?是小宇在回应她吗?

她正想再说点什么,客厅里的运动相机突然发出“嘀”的一声,提示内存已满。她走过去查看,发现相机不仅录下了厨房的画面,还在她泼冷水的时候,录到了一声极轻的、像是“谢谢”的童声。

林薇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这声“谢谢”,证明她的做法是对的,小宇感受到了她的善意。但她知道,这还不够,一声“谢谢”不足以让他彻底安息,她需要找到更彻底的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林薇去了附近的寺庙,求了一串佛珠和一张平安符。她把平安符贴在微波炉上,佛珠挂在门把手上,然后对着微波炉说:“小宇,我知道你很痛苦,十年了,该放下了。如果想念爸爸妈妈,就去找他们吧,别再困在这里了。”

说完,她关掉微波炉的电源,拔掉了插头。她想,切断电源,或许能让小宇摆脱微波炉的束缚。

接下来的几天,微波炉再也没有自动启动,也没有发出任何异响。林薇每天都会对着微波炉说几句话,像是在和小宇聊天,告诉她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告诉她有很多人在关心他。

直到第五天晚上,林薇正在客厅看书,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叮”的一声——不是微波炉的提示音,而是更轻、更温柔的一声,像是在和她告别。她冲到厨房,微波炉的屏幕亮着,显示“0:00”,但玻璃门上,那个熟悉的影子慢慢浮现,这一次,影子不再蜷缩,而是站直了,像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对着她微微鞠躬,然后渐渐消散,再也没有出现。

林薇知道,小宇走了,他终于摆脱了十年的痛苦,安息了。

第二天,林薇联系了收废品的人,把微波炉搬走了。看着微波炉被抬走的那一刻,她心里没有恐惧,只有释然。收废品的人说,这台微波炉还能用,打算修好后卖掉,林薇拦住了他,掏了点钱,让他直接销毁。她不想再让这台微波炉困扰任何人。

后来,林薇没有搬走,她留在了那套房子里。老楼依旧安静,厨房的台面空了一块,但再也没有诡异的声响和影子。有时候,她会想起小宇,想起那个被困在微波炉里十年的孩子,心里充满了心疼。

她把录下的视频和音频都删掉了,只留下了那张平安符。她知道,有些秘密,就让它随着微波炉一起消失吧。而她能做的,就是记住小宇的故事,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珍惜生命,也尊重每一个逝去的灵魂。

半个月后,林薇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只有一句话:“谢谢你,让我的孩子安息了。”发信人没有署名,但林薇知道,是小宇的爸妈。她没有回复,只是对着手机笑了笑,眼里带着泪水。

有些告别,不需要语言,只要彼此心安就够了。微波炉的嗡鸣声,再也不会在深夜响起,而那个叫小宇的孩子,终于在十年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

第三章:余波未平

小宇的影子消失后,林薇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她依旧住在那套老楼的六层,每天按时上下班,只是厨房的台面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微波炉。她把那张从寺庙求来的平安符,贴在了厨房的墙上,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这个曾经被阴影笼罩的空间。

本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可一个月后的一天,林薇下班回家,刚打开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焦糊味,夹杂着淡淡的腥气——和她第一次发现微波炉里黑色碎屑时的味道一模一样。

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快步冲进厨房,墙上的平安符还在,台面上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异常。她又检查了客厅、卧室,甚至卫生间,都没有找到味道的来源。“难道是错觉?”林薇皱着眉,打开窗户通风,可那股味道像是嵌在了空气里,怎么也散不去。

当晚,林薇睡得很不安稳。半夜,她被一阵轻微的“滋滋”声吵醒,那声音很轻,像是从墙壁里传出来的。她猛地坐起身,打开灯,声音消失了。她走到厨房门口,盯着贴在墙上的平安符,符纸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异样。

“肯定是最近太累了。”林薇自我安慰着,回到床上,却再也睡不着了。她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小宇虽然消失了,但那台微波炉留下的“痕迹”,或许还没有彻底清除。

第二天,林薇请假在家,打算把房子彻底打扫一遍,尤其是厨房的墙壁和地面,她怀疑焦糊味是从墙缝里渗出来的。她搬来梯子,仔细检查厨房的墙壁,当她爬到梯子顶端,查看靠近天花板的墙角时,突然发现墙皮有一块鼓起的地方,用手一抠,墙皮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一个小黑洞。

黑洞里塞着一个东西,用塑料袋包裹着,散发着淡淡的焦糊味。林薇小心翼翼地把塑料袋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玩具车,车身已经被烤得焦黑,车轮也掉了一个,正是十年前小孩子们很流行的款式。

“这是小宇的玩具。”林薇的心一沉,她想起新闻里说,小宇出事时,身边散落着几个玩具。看来,当年小宇的爸妈搬走时,并没有带走所有东西,这个玩具车被遗落在了墙缝里,成了小宇执念的另一个“寄托”。

她拿着玩具车,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该怎么办。扔掉?还是留下来?如果扔掉,会不会再次惊动小宇的灵魂?如果留下来,这股焦糊味恐怕永远都散不去。

就在她纠结的时候,手机响了,是之前那个收废品的人打来的。“姑娘,你让我销毁的那台微波炉,我有点事想跟你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薇心里一紧:“怎么了?”

“我那天把微波炉拉回去后,本来想直接砸了,可我儿子看到了,说想看看里面的构造,我就拆开了。结果在微波炉的夹层里,发现了这个东西。”收废品的人顿了顿,“是一个孩子的乳牙,用红绳系着,藏得特别隐蔽。”

乳牙?林薇愣住了。小孩子掉牙后,家长会把乳牙收好,寓意着“长命百岁”。这颗乳牙,肯定是小宇的,当年事故发生后,不知怎么掉进了微波炉的夹层里,一直没被发现。

“你能把乳牙给我送过来吗?”林薇说,“我会给你报酬。”

“报酬不用了,就是觉得这东西挺邪门的,给你送过去我也安心。”收废品的人说。

半小时后,收废品的人把乳牙送到了楼下。林薇接过那个小小的红绳,上面系着一颗泛黄的乳牙,摸起来冰凉,像是带着十年的寒意。她把乳牙和玩具车放在一起,看着这两件小宇留下的遗物,突然明白过来:小宇之所以被困十年,不仅是因为微波炉里的痛苦回忆,更是因为这两件遗物没有被妥善安置,他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她必须找到一个能让小宇真正安息的方式。这一次,她想到了寺庙。之前求平安符的时候,寺庙的僧人说过,对于有执念的灵魂,最好的方式是为他做一场法事,让他放下执念,早日投胎。

林薇带着玩具车和乳牙,再次来到寺庙,找到了之前接待她的僧人。僧人听完她的讲述,双手合十,叹了口气:“众生皆苦,这孩子被困十年,也是一种磨难。你若想帮他,就为他立一个牌位,每日供奉,再做一场超度法事,或许能让他彻底放下。”

林薇按照僧人的建议,在寺庙里为小宇立了一个小小的牌位,牌位上写着“爱子小宇之位”。她又请僧人做了超度法事,法事当天,她把玩具车和乳牙放在牌位前,看着僧人念经,心里默默祈祷:“小宇,对不起,让你受苦了。现在,有了牌位,你就有了归宿,放心地走吧,别再留恋了。”

法事结束后,林薇走出寺庙,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突然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回到家,她发现厨房里的焦糊味消失了,墙壁上的平安符依旧完好,整个房子里弥漫着一种平静的气息。

当晚,她睡得格外安稳,没有听到任何异响,也没有再看到任何影子。第二天早上,她打开窗户,看到楼下的老人们在晒太阳,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可一周后,林薇收到了一封匿名来信。信封上没有寄信人地址,只有她的名字。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手里拿着一个玩具车,笑得格外开心——正是小宇和他的爸妈。

照片背面,写着几行字:“谢谢你,让我们的孩子终于安息了。十年了,我们每天都活在愧疚和痛苦中,不敢回那个地方,不敢提起他的名字。听说你为他立了牌位,做了法事,我们心里好受多了。以后,我们会经常去寺庙看他,陪他说话。”

没有署名,但林薇知道,这是小宇的爸妈写的。她握着照片,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这一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欣慰。小宇终于得到了父母的陪伴,也得到了真正的安息。

她把照片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旁边摆着一盆小小的绿植。从此,每天早上出门前,她都会对着照片笑一笑,像是在和小宇打招呼;晚上回家后,她会跟照片里的小宇说几句话,告诉她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楼依旧安静,林薇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她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认识了新的朋友,偶尔会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朋友们不知道这房子里曾经发生的诡异故事,只觉得这里温馨又舒适。

有一次,一个朋友看到桌子上的照片,好奇地问:“这是你弟弟吗?看起来好可爱。”

林薇笑着说:“算是吧,一个很可爱的小朋友。”

她没有说太多,有些故事,只需要放在心里就好。小宇的存在,像是一道印记,提醒着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她明白,善意和尊重,能化解所有的执念和痛苦。

偶尔,在深夜,林薇会隐约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笑声,像是小孩子的嬉闹声。她知道,那是小宇在和她告别,告诉她他现在很快乐。她会对着窗户笑一笑,轻声说:“小宇,晚安。”

微波炉的嗡鸣声,早已消失在岁月里,但那个叫小宇的孩子,却永远留在了林薇的心里。他让她明白,有些恐惧,源于未知;有些救赎,源于善意。而每一个生命,无论长短,都值得被尊重,被铭记。

第四章:尘封的真相

时间过得很快,林薇在老楼里住了一年多。这一年里,她按时去寺庙给小宇的牌位上香,偶尔会遇到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总是默默地站在牌位前,放上一束鲜花,然后悄悄离开。林薇知道,那是小宇的爸妈,她从未上前打扰,只是远远地看着,心里充满了欣慰——小宇终于不再孤单了。

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继续下去,可一个偶然的机会,林薇发现了一个关于当年事故的“秘密”,这个秘密,让她对小宇的遭遇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林薇在整理房间时,翻出了之前房东给她的租房合同,合同后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房东的字迹,写着“六层钥匙备用,藏在门口电表箱上”。林薇觉得奇怪,她入住时,房东已经给了她钥匙,怎么还有备用钥匙藏在外面?

她走到门口,打开电表箱,果然在上面找到了一把生锈的钥匙。钥匙上没有任何标记,看起来已经放了很多年。“这把钥匙是开哪里的?”林薇疑惑着,试着用钥匙开了开房门,打不开;又去开厨房的柜子,也打不开。

最后,她走到客厅的储物柜前,这是前任租客留下的旧柜子,她一直用来放杂物,从来没锁过。她把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哒”一声,柜子锁开了。

林薇打开柜门,里面除了一些旧衣服和杂物,还有一个尘封的铁盒子。铁盒子上了锁,她试着用备用钥匙去开,竟然也打开了。盒子里放着一本日记,还有几张照片和一张医院的诊断书。

日记的主人,是小宇的妈妈。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日记,她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她想知道,当年事故的背后,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日记从十年前开始写起,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小宇今天学会了走路,虽然走得摇摇晃晃,但真的好可爱。”“小宇掉了第一颗牙,我把乳牙用红绳系起来,希望他能健康长大。”“最近工作太忙,陪小宇的时间太少了,心里好愧疚。”

直到事故发生前一周,日记的内容开始变得沉重。“最近总是失眠,一闭上眼睛就看到小宇出事的画面,好害怕。”“微波炉放在地上太危险了,明天一定要把它固定在台面上,不能再让小宇靠近。”“今天小宇又去摸微波炉,被我骂了一顿,他哭得好伤心,我是不是太凶了?”

事故发生当天的日记,只有短短几句话,字迹潦草,带着泪水的痕迹:“我不该出去买东西的,不该把小宇一个人留在家里的。他那么小,怎么会打开微波炉?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林薇看到这里,心里一阵发酸。小宇的妈妈,十年来一直活在自责中,这份痛苦,比任何惩罚都要残酷。

她继续往下翻,日记在事故发生后就停了,但盒子里还有几张照片和一张诊断书。照片上是小宇的葬礼,气氛沉重,小宇的爸妈穿着黑衣,脸色苍白,眼神空洞。诊断书是小宇爸爸的,上面写着“重度抑郁症”,诊断时间是事故发生后一个月。

原来,事故不仅夺走了小宇的生命,还摧毁了他的家庭。小宇的爸爸患上了抑郁症,妈妈活在无尽的自责中,他们不得不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从此隐姓埋名。

林薇合上日记,心里五味杂陈。她一直以为,当年的事故只是一场意外,可现在看来,这场意外背后,是父母的疏忽和无尽的痛苦。小宇的执念,或许不仅是因为痛苦,更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他想让父母知道,他不怪他们,他只是想得到一个告别。

她突然想起小宇爸妈寄来的那封信,信里说“以后会经常去寺庙看他”。或许,现在是时候让他们放下自责,真正和小宇告别了。

林薇按照之前匿名信上的邮戳地址,找到了一个老旧的小区。她不知道小宇爸妈的具体住址,只能在小区里打听。幸运的是,小区里有个老人认识他们,告诉了她具体的单元楼。

林薇站在门口,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敲了敲门。门开了,里面站着一个憔悴的女人,正是照片上小宇的妈妈。看到林薇,她愣住了:“你是?”

“阿姨,我是租您之前房子的人,我叫林薇。”林薇把日记和诊断书递过去,“我在房子里找到了这些,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过得很辛苦。”

小宇的妈妈看到日记,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抖着翻开日记,手指划过那些熟悉的字迹,哭得像个孩子。这时,一个男人从房间里走出来,正是小宇的爸爸,他看到林薇手里的日记,也愣住了。

林薇把小宇被困十年、以及她如何帮助小宇安息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她还告诉他们,小宇在最后离开时,留下了一声“谢谢”,他从来没有怪过他们。

“他……他真的不怪我们吗?”小宇的妈妈哽咽着问。

“真的。”林薇点了点头,“他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他很想念你们,也希望你们能好好生活,不要一直活在自责里。”

小宇的爸爸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脸,压抑的哭声从指缝里传来。这么多年,他一直活在抑郁症的折磨和自责中,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现在听到林薇的话,他终于忍不住,释放出了积压十年的痛苦。

那天,林薇在小宇爸妈家里待了很久。她听他们讲述了很多关于小宇的事情,那些开心的、温馨的瞬间,也听他们讲述了事故后十年的痛苦和挣扎。林薇告诉他们,小宇的牌位在寺庙里,他们可以随时去看他,和他说话,把心里的话都告诉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离开时,小宇的妈妈紧紧握住林薇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孩子。如果不是你,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痛苦里,永远不知道小宇已经安息了。”

“阿姨,不用谢。”林薇笑着说,“小宇是个好孩子,他值得被好好告别。”

从那以后,小宇的爸妈经常去寺庙看望小宇,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而是会对着牌位絮絮叨叨地说很多话,告诉小宇他们最近的生活,告诉小宇他们已经放下了自责,会好好生活。

林薇偶尔去寺庙时,会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团聚”的场景——牌位前放着鲜花和小宇爱吃的零食,小宇的爸妈坐在旁边,轻声说着话,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那一刻,林薇知道,所有的执念都已放下,所有的痛苦都已消散。

又过了半年,林薇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这个城市。临走前,她去寺庙和小宇告别,也见到了小宇的爸妈。他们送给林薇一个小小的护身符,说是在寺庙求的,能保她平安。

“以后要常回来看看啊。”小宇的妈妈说。

“会的。”林薇点了点头,“我会来看小宇,也会来看你们。”

离开这座城市的那天,阳光明媚。林薇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温暖。那台微波炉带来的恐惧,早已被善意和救赎取代。她知道,有些故事,虽然开始于恐惧,但最终会以温暖结尾。

而那个叫小宇的孩子,虽然只在这个世界上活了短短三年,却用十年的执念,教会了她一个道理:无论遇到多大的恐惧和痛苦,只要心怀善意,尊重每一个生命,就能找到化解一切的力量。

火车渐渐驶离车站,林薇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城市,心里默默说:“小宇,再见了。谢谢你,让我学会了勇敢和善良。”

微波炉的嗡鸣声,再也不会在她的生命里响起,但小宇的故事,会永远留在她的心里,成为她人生中最温暖的印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