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带昭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第七子,血字遗诏》最新章节。
一、赤藻浮金 水底火笔
风过无痕,赤藻金汁却连日不绝。
东南沿海的渔人开始传言:
“夜黑潮生时,水下有火,似龙衔烛,一路向北,连鱼背都照出篆纹。”
更有采珠客潜到三丈深,竟摸到一排倒插的乌木桅杆,杆上无旗,却用铁链锁着一只只空铜匣。
铜匣里,每张皆空白绢,唯中央留一掌印,指节处被火熔得发焦。
消息递进京城,却如石沉大海——
因为曹吉祥失踪,东厂大乱,锦衣卫薛破奴暴亡,登莱水师全军覆没,朝廷竟找不到一个肯出面追查的人。
最后,这桩异象被随手划入“海市蜃楼”档,封在通政司积尘架。
然而,空白绢仍在夜里一张一张浮起,像有人在水底悄悄撒网,把整片大海都织成一页无字天书。
二、御裹尸布 再夜啼婴
深宫,乾清门。
小皇帝朱祁镇夜半惊醒,赤足跑到殿角,抱着那面被曹吉祥遗落的“御裹尸布”残帆,哭喊:
“血!血在写字!”
太监们赶来,只见白帆上果有血迹蜿蜒,似自无形指尖流出,慢慢聚成一行:
“山海之眼,已睁。”
字迹甫成,帆即无风自裂,裂口处渗出滴滴赤藻金汁,落地便化作飞灰。
小皇帝被灰迷了眼,次日即高热不退,口中只喃喃一句:
“二哥……别烧诏……”
太后孙氏震怒,下令焚帆,却连点三把火,火舌皆倒卷,烧死掌火内侍四人。
帆终不灭,反于火中立起,像一具被血撑起的无形人形,步步挪向宫门。
守卫惧而放箭,箭透帆而过,却带出一声婴儿啼哭,哭声响彻禁阙,震落屋瓦。
自此,每夜子时,乾清门外必闻儿啼,宫人谓“鬼太子索诏”。
有人献策:
“请移帆于太庙,以祖宗威灵镇之。”
移帆当夜,太庙四十八盏长明灯尽灭,太祖高皇帝木主自裂,木心里竟也流出赤藻金汁。
史官不敢下笔,只于《起居注》暗记一笔:
“天启七年六月,夜,庙有血香。”
三、无名礁起 鲛人立市
海上,归墟深处。
赤藻金汁连日浮涌,竟于原“星野礁”旧址,黏结出一圈新陆地。
陆地高出水面仅三尺,却广数十里,赤茎海藻交织如巨网,网眼间填满铜匣碎片、乌木舰骨、烧熔的铁炮,像一座巨大的水下坟场被潮水推出。
最先登礁的,是一群被登莱水师遗落的残兵。
他们本抱木等死,却见赤藻缝间嵌满无字绢片,每张绢心留一掌印,像有人在水底与他们击掌为誓。
残兵们以匕首割掌,血滴绢上,掌印与掌印重合,竟发出微微热意,似被火烤。
热意顺掌心透骨,人人只觉胸中块垒尽消,齐声大哭,又齐声大笑。
哭笑声中,赤藻节节拔高,于礁中央结成一座天然穹庐,穹顶悬一滴巨硕金汁,久凝不落。
残兵中有老卒识得,惊叫:
“鬼市——鬼市又活了!”
话音未落,水面破开,鲛人群浮而出,各捧赤漆木盘,盘中空无一物,惟盘心亦留一掌印。
鲛人齐以汉语高呼,声音却似自水底传出,嗡嗡如鸣金:
“奉礁主令,开市!”
残兵愕然:
“礁主是谁?”
鲛人不答,只以手指礁北。
众人回首,见赤藻穹庐下,不知何时已立起一面新帆——
黑底、赤圈、无字,却比旧日“无名”舰帆更大,更静。
帆下背手站一人,披焦边血衣,衣缺一目,却补绣上一枚小小新日。
那人披发不冠,海风拂面,露出半张被火吻过的脸,眉眼仍是沈星野,却像被海水泡去一半人间气。
他抬手,以掌贴帆,帆即缓缓落下,像一面温顺的巨翼,覆在穹庐之上。
沈星野开口,声音不高,却教千里海涛同时噤声:
“今日起,
不立年号、
不奉朝廷、
不书姓字。
凡至此礁者,
以掌认旗,以血认火,
天下苦沈氏者,皆兄弟;
天下苦朝廷者,皆姐妹。
此地名——
‘无名礁’。”
残兵、鲛人、漂民、逃囚,齐以掌贴帆,血与火交,竟无一人发问。
穹顶那滴金汁终于坠落,落地化作一湾小小泉眼,泉色赤金,昼夜不冻。
沈星野以指尖蘸泉,于空中虚写一字——
字未成,已被风收走。
他笑,像笑给整个天下看:
“无字,便是万字;
无名,便是万姓。”
四、太液池冰 小皇帝北望
同年冬,京师奇寒。
太液池结冰三尺,冰面却自裂成一枚巨大掌印,五指分明,正指南海。
小皇帝病中踉跄至池边,以手按冰印,掌纹与冰印严丝合缝。
他忽清醒,下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