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晶体战略:百年远征的能源基石会议(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外卖骑手陈默的末世日志》最新章节。

1. 一级优先级:远征舰队核心设备

包括“远航者”级母舰的暗物质引擎、空间切割炮、星际跃迁门,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百年远征的成败,需优先分配高纯度晶体。“根据计划,未来50年需建造100艘母舰,每年至少需要100块星核晶体、300吨暗物质晶体,这部分需求必须100%满足。”李参谋长强调,“我们已与晶体生产部门签订‘优先供应协议’,核心设备的晶体需求将纳入生产计划的强制指标。”

2. 二级优先级:星际基地与防御系统

包括火星、月球基地的能源核心,地球的“星盾”防御系统,这些设备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在满足一级需求后优先分配。“火星基地的能源核心每年消耗20块星核晶体、50吨暗物质晶体,目前的产能缺口约30%,待量产工程投产后可逐步填补。”李参谋长补充道。

3. 三级优先级:民用与科研设备

包括星际移民的生活能源设备、非核心科研实验设备,这部分需求根据晶体产能灵活调整,优先使用低纯度晶体或回收晶体。“我们已研发‘晶体回收技术’,可将废弃设备中的晶体拆解回收,提纯后重新使用,回收率达60%。”林薇说,“目前民用设备已开始全面使用回收晶体,每年可节省10块星核晶体、30吨暗物质晶体。”

为确保分配制度的执行,会议决定成立“晶体资源管理委员会”,由陈默担任主任,成员包括科研、军方、民生领域的代表,每月召开资源分配会议,根据产能与需求动态调整分配方案。同时,建立“晶体溯源系统”,每块晶体都有唯一的电子标识,记录其生产、分配、使用、回收的全过程,防止挪用或浪费。

五、风险防控:晶体战略的“安全底线”

“晶体是百年远征的能源基石,其安全与保密必须坚守两条底线:一是资源与技术的安全,二是对日本的绝对封锁。”陈默的语气突然严肃,投影切换为风险防控方案。

(一)资源与技术安全:三重防护体系

1. 勘探安全:勘探舰队配备“防御分队”,搭载空间切割炮与机械兵,应对宇宙中的未知风险;同时,舰队的航线与探测数据严格保密,仅核心人员可访问,防止其他势力觊觎资源。

2. 生产安全:晶体生产工厂均设置在地下或火星、月球等封闭环境,配备重兵把守,生产设备与数据通过量子加密传输,防止技术泄露;同时,建立“晶体储备库”,在地球、火星各设1个,储备足够3年使用的晶体,应对突发产能中断。

3. 运输安全:晶体运输采用“武装护航”模式,每支运输船队配备2艘巡洋舰、10架战机,运输路线实时变动,通过量子通讯实时监控,去年已挫败3起试图抢夺晶体的海盗袭击。

(二)对日本的绝对封锁:零容忍政策

会议再次强调,所有晶体资源与相关技术,严禁向日本及与日本有往来的国家泄露,具体措施包括:

1. 资源封锁:禁止任何日本企业或个人参与晶体资源的勘探、开采、生产,严禁向日本出口任何纯度的晶体;

2. 技术封锁:晶体生产技术、提纯工艺、合成配方等核心技术,均纳入“最高机密”,仅授权人员可接触,且授权人员需通过“反日本关联审查”;

3. 监控防控:在全球晶体生产与运输网络中植入“日本关联识别系统”,一旦发现日本IP或与日本有往来的企业接触相关资源,立即触发警报并终止操作。

“去年,我们发现某东南亚国家试图将低纯度暗物质晶体转卖给日本,立即终止了与该国的晶体贸易,并取消其协作国资格。”李参谋长严肃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任何触碰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六、会议总结:晶体战略的百年布局

会议接近尾声,陈默站起身,看着投影上的“晶体战略百年规划图”——从资源勘探到技术突破,从产能提升到资源分配,每个环节都标注着明确的时间节点与责任部门:

- 0-5年:完成10支勘探舰队组建,启动首条暗物质晶体实验生产线,星核晶体年产量提升至100块;

- 5-10年:发现至少5处新的暗物质富集区与1块星核体碎片,暗物质晶体年产量提升至500吨,实现核心需求自给自足;

- 10-50年:星核晶体与暗物质晶体产能完全满足百年远征需求,建成全球晶体资源网络,为舰队组建提供稳定能源保障。

“晶体战略不仅是解决能源问题,更是为百年远征打下坚实的基础。”陈默的声音充满力量,“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远征的胜利,但我们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与技术,让他们有能力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为3500万遇难同胞复仇,为人类文明开拓更广阔的宇宙。”

赵教授、李参谋长、林薇、张远及所有参会者同时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着陈默:“愿为晶体战略全力以赴,为百年远征保驾护航!”

会议结束后,陈默独自留在主控室,看着悬浮的星核晶体。晶体表面的能量纹路仿佛与远处“远航者一号”的引擎光芒遥相呼应,那是人类文明向宇宙发出的坚定信号。他知道,晶体战略的实施注定充满挑战,但只要全人类团结一心,坚守底线,就一定能攻克难关,为百年远征铺平能源之路。

而在火星“新奥林帕斯”城的星际展望馆,陈默的孙子陈宇辰正盯着晶体战略的展示屏,12岁的少年眼中满是向往:“爷爷说,这些晶体能让舰队飞到更远的宇宙,将来我要成为晶体科学家,制造出更多更强大的晶体,帮爷爷他们完成远征!”少年的话,正是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的信念——为了未来,为了正义,永远向着星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