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指令重启:人工掌舵与算力敬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系统激活,我有一座全能三甲》最新章节。
清晨五点零三分,明泽医院量子指挥中心的环形主屏骤然切换模式,原本动态流转的十二中心数据流瞬间定格,转为规整的蓝色模块阵列。“超特级量子计算机启动人工指令运转模式,当前算力分配:中枢调度15%,安全警戒0.5%,科研支撑4.5%,储备80%;所有跨中心资源调配、算力调用、流程调整需提交申请并经审批;今日接诊量预测10.7万人次,运行状态:指令待发。”合成语音恢复了机械的顿挫感,与昨日的自驱流畅形成鲜明对比。
沈知行与苏晴对视一眼,指尖同时落在控制台的“模式切换日志”上——昨夜接到国家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通知,某境外势力开发出新型量子干扰技术,虽暂未突破“明泽一号”防线,但需启动人工指令模式降低系统暴露风险。“自驱模式虽高效,但算法的决策逻辑存在被逆向破解的潜在风险,”沈知行调出安全预警文件,“人工指令能通过‘人为核验’增加防御层级,15%的中枢算力足以支撑基础调度,85%的储备算力留作应急底牌。”
苏晴已开始梳理审批流程:“建立‘三级申请通道’——临床急救类即时审批,科研支撑类15分钟内批复,常规调度类30分钟内办结。通知1320名管理人员和各中心负责人,所有指令必须通过中枢系统提交,附详细用途和必要性说明。”话音刚落,主屏弹出第一条申请:婴儿中心NICU请求调用0.3%储备算力,用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生命体征高频监测。沈知行点击“审批通过”,算力流转曲线即刻出现细微波动,15%的中枢算力占比微升至15.3%。
第一阶段:指令中枢——15%算力的精准掌舵
急救优先:零延迟的生命指令
上午七点,313专科中心肿瘤科的紧急申请弹上主屏:“患者突发化疗后严重过敏反应,血压降至80/50mmHg,请求紧急调用住院中心抢救设备、专家中心过敏科会诊资源,需0.2%算力强化多中心数据同步。”申请附带患者的实时监护数据和过敏史扫描件。
苏晴未等系统走完流程,直接通过中枢系统接通肿瘤科与急救中心的语音连线:“抢救设备已从住院中心紧急调配,过敏科专家5分钟内抵达,算力已临时追加,监护数据同步至会诊面板。”她同时在申请单上补注“临床急救特批”,整个过程耗时90秒。
监控中心的画面显示,抢救设备通过专用电梯快速送达,专家手持平板查看患者数据,抗过敏药物精准输注,患者血压在10分钟内回升至105/65mmHg。“人工指令不是降低效率,是把‘决策权’收回到人手中,”苏晴对赶来汇报的管理中心总主任说,“急救类申请开通‘绿色通道’,但必须事后补全材料,确保每一次指令都有迹可循。”
上午九点,罕见病中心传来紧急申请:“1例疑似‘婴儿型庞贝病’患儿,需调用1%储备算力加急基因测序,否则错过最佳酶替代治疗窗口期。”沈知行立刻核查——患儿已出现呼吸肌受累症状,NICU正维持呼吸支持。“批准调用,”他在审批栏注明,“测序数据优先同步至婴儿中心和专家中心,科研中心暂缓非紧急模拟任务。”85%的储备算力瞬间分出1%,基因测序仪的运行功率拉满,原本4小时的检测缩短至1.5小时。
常规调度:15%算力的精细分配
上午八点,313专科中心风湿免疫科的申请接踵而至:“候诊人数已达420人,请求协调康复中心2间临时诊室、调配5名护士支援,需0.5%算力扩容叫号系统。”柳静主任在申请中附上候诊热力图和护士排班表。
苏晴调出康复中心的资源占用数据:当前仅使用60%诊室资源,确有调配空间;管理中心的机动护士团队处于待命状态。“同意调配,但临时诊室只开放至12点,避免影响康复治疗;护士支援时段为8点至11点,”她在审批中附加条件,“叫号系统扩容算力从15%的中枢算力中调剂,优先保障急诊通道。”
10分钟后,风湿免疫科的候诊热力图开始褪色,临时诊室的叫号屏启动,机动护士已到位接诊。柳静通过中枢系统反馈:“候诊时间从90分钟降至40分钟,算力扩容后叫号无延迟,调配精准高效。”
中午十二点,餐厅中心申请调用0.3%算力优化送餐路线:“1号科室楼电梯故障,常规路线拥堵,需重新规划机器人配送路径。”申请附带电梯故障证明和当前送餐积压数据。沈知行直接批复:“同意,优先保障住院患者餐食,门诊患者餐食延迟15分钟送达,同步发送致歉信息。”15%的中枢算力中分出0.3%注入物流系统,机器人在30秒内生成新路线,从货运通道绕行配送,积压餐食在20分钟内全部送达。
第二阶段:算力申请战——85%储备的审慎启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研申请:15分钟的必要性核验
上午十点,科研中心景初团队提交申请:“请求调用3%储备算力,用于红斑狼疮双靶点药物的Ⅲ期临床数据模拟,需验证不同体重患者的剂量适配性,涉及1200例临床样本。”申请附上前期模拟报告和伦理审批文件。
沈知行与苏晴共同核验:当前科研支撑算力仅4.5%,处理1200例样本需耗时12小时,调用3%储备算力可缩短至3小时,且该药物即将进入上市申报阶段,数据模拟具有紧迫性。“但3%的调用量需谨慎,”苏晴调出储备算力用途台账,“昨日已为罕见病测序调用1%,需预留80%以上应对突发。”最终批复:“批准调用2%储备算力,分两批次模拟,优先处理体重低于50kg和高于80kg的特殊群体数据。”
景初接到批复后立刻调整方案:“2%算力足够覆盖特殊群体,普通体重群体的数据可用现有算力错峰处理。”他通过中枢系统提交调整后的模拟计划,2%的储备算力在15分钟内完成调配,第一批数据模拟在下午一点准时启动。
下午两点,程砚秋团队的申请被驳回:“请求调用1%储备算力,用于渐冻症康复器械的参数优化,当前已有基础数据支撑原型机研发。”驳回理由明确:“非紧急科研需求,可使用现有4.5%科研算力逐步推进,储备算力优先保障临床相关任务。”程砚秋回复:“已调整计划,利用夜间闲置算力处理,不占用储备资源。”
应急储备:85%算力的底线守护
下午三点,监控中心突然发出红色预警:“检测到新型量子干扰信号,强度较昨日提升30%,当前0.5%安全算力防御压力陡增。”陈明的紧急申请弹出:“请求调用2%储备算力强化量子防火墙,新增‘干扰信号屏蔽’模块。”
沈知行立刻批复:“批准调用2%储备算力,同步启动物理隔离预案,切断非核心系统的外网连接。”85%的储备算力分出2%注入安全系统,“明泽一号”在10秒内生成屏蔽模块,干扰信号强度瞬间下降至安全阈值。王凯汇报:“新型干扰试图篡改设备控制指令,幸亏及时追加算力,未造成设备异常。”
傍晚六点,住院中心突发停电——暴雨导致外线供电故障,备用发电机启动延迟。赵毅的紧急申请弹上主屏:“请求调用5%储备算力启动应急供电调控系统,保障NICU、手术室等核心区域供电,预计发电机5分钟后恢复。”
“批准!”沈知行果断决策,5%的储备算力快速注入电力中心系统,十二中心的供电自动切换至“核心优先模式”:NICU、手术室的供电保持100%,门诊、超市等区域降至70%。监控画面显示,婴儿中心的暖箱未出现任何参数波动,手术室的一台正在进行的肿瘤切除手术未受影响。5分钟后,备用发电机启动,供电恢复正常,5%的储备算力自动退回储备池。
第三阶段:轮班儿女的“指令适应”——从顺随算法到主动申请
景初:在申请中打磨科研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