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流言蜚语惑京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刘宏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他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此时大张旗鼓地抓人,正中对方下怀。他们会借此渲染陛下‘堵塞言路’、‘因言治罪’,反而坐实了流言中‘陛下失德’的指控。届时,民心更乱,舆论对我们更为不利。”

他看得很清楚,这是一场舆论战。对付谣言,粗暴的镇压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那……难道就任由他们诋毁陛下,动摇北伐大计吗?”卢植有些焦急。他知道,民心不稳,后勤压力会更大,甚至可能影响到前线军队的士气。

“当然不能。”刘宏停下脚步,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他们想玩舆论,朕就陪他们玩玩。不过,朕用的法子,跟他们不一样。”

他看向卢植,目光深邃:“卢爱卿,你可知,这洛阳城中,除了市井流言,还有何处,是清议之风最盛,能引导士林舆论之所?”

卢植略一思索,眼中精光一闪:“陛下是指……太学?”

“不错!”刘宏点头,“太学生,年轻气盛,心怀理想,易被煽动,但也更容易被道理和事实所说服,更是士林风向的标杆。若能引导太学舆论,使其支持北伐,则那些宵小之辈的流言,其毒自解大半!”

“陛下圣明!”卢植恍然大悟,“只是……太学之中,亦有不少子弟出身世家大族,与袁司徒等关系匪浅,恐怕……”

“无妨。”刘宏摆了摆手,“朕不需要他们所有人都支持北伐,只需要让支持北伐的声音,成为太学的主流!你立刻去办几件事。”

刘宏开始下达指令,思路清晰:

“第一,以你的名义,或者联络几位德高望重、且支持北伐的大儒,在太学组织几场经义辩论。议题嘛……就论‘春秋大义与夷夏之防’,论‘王者之师,征不庭也’,论‘民本与国防孰重’!要将北伐之举,置于春秋大义、保卫华夏文明的高度!要让太学生们明白,此战非为好战,乃为止战,为保境安民!”

这是从理论高度,争夺话语权的制高点。

“第二,”刘宏继续道,“‘不经意’地向一些与太学生交好的官员、或者你门下的可靠弟子,透露一些北疆的真实情况——鲜卑寇边的惨状,雁门军民死难的细节,以及……檀石槐欲效仿冒顿,统一草原后南下牧马的野心!要让他们知道,非我要战,是敌要亡我!妥协换不来和平,只会换来更大的灾难!”

这是用事实和危机感,激发太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三,”刘宏沉吟片刻,“让陈墨准备一下,挑选几件他改良后效果显着,但原理相对易懂的新式军械,比如那复合弩臂的样品,或者标准化箭矢的对比,以‘格物致用、强军利国’的名义,在太学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展示。要让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看到,朝廷为了打赢这场仗,为了减少将士伤亡,在技术上是如何殚精竭虑的!技术革新,亦是仁政的一种!”

这是用实实在在的进步和“科技”的力量,展现朝廷的积极作为和负责任态度,破除“劳民伤财”的指控。

卢植听得心潮澎湃。皇帝这一套组合拳,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事实依据,还结合了技术展示,可谓釜底抽薪,远比单纯抓人要高明得多!

“老臣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卢植躬身领命,脸上重新焕发出神采。

“记住,”刘宏在他转身前,再次叮嘱,语气森然,“动作要快,要巧妙,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至于那些市井流言……暂时不必理会。待太学舆论转向,朕自有后续手段。眼下,且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诺!”卢植郑重应下,快步离去安排。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激烈的舆论争夺战,将在太学的讲堂和辩论场上展开。

卢植离去后,刘宏独自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学府的太学方向,眼神冰冷。

对手的软刀子已经递出,试图从根基上动摇他的北伐大业。他的反击策略已然布下,但太学生能否如预期般被引导?那些隐藏在幕后的黑手,见舆论战受挫,又会使出怎样更毒辣的手段?

洛阳的天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杀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