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儒林外史大白话》最新章节。
话说牛浦入赘到安东姓黄的人家后,黄家就把临街的三四间屋子给他住。牛浦就在门口贴了张告示,上面写着“牛布衣代做诗文”几个大字。有天早上,他正在家闲着无聊,就听见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才发现是以前在芜湖县的老邻居,叫石老鼠,这是个出了名的无赖,现在也上了年纪。牛浦看见是他,顿时就被吓了一跳,心里虽然紧张,但还是作揖请他坐下,自己则是进去倒茶。牛浦媳妇在屏风后面看见了他,就跟牛浦说:“这就是去年来找你的大房舅舅,没成想今天又来了。”牛浦愤愤的说:“他算哪门子舅舅!”
没过一会儿,牛浦就端着茶出来递给石老鼠,石老鼠接过茶说:“牛相公,听说你最近是喜事连连,又在这儿成了亲,日子过得挺滋润啊!”牛浦问:“老爹,咱们好几年没见了,您现在在哪发财呢?”石老鼠说:“我就在淮北、山东这些地方到处跑。这次路过你这儿,身上钱花光了,特意来看看你,想跟你借几两银子救救急,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啊!”
听到他想借钱,牛浦就说:“虽说咱们以前是邻居,但是从来没有经济上的往来。再说我也是寄住在老丈人家里,哪有银子借给您啊?”石老鼠冷笑一声说:“你这小子也太没良心了!想当年我花钱大手大脚的时候,你不知道用了我多少钱。我现在看你在这儿成了亲,想着给你留点面子才没直说,你倒好,还跟我装起糊涂来了!”
牛浦一听就急了,着急的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就算你以前花钱大方,我什么时候用过你的钱了?再说了,你这么大岁数,不做点正经事,就想着坑蒙拐骗!”石老鼠威胁道:“牛浦!你别嘴硬!你小时候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能瞒得住别人,还能瞒得住我?再说你先有老婆又娶亲,在那边骗了卜家姑娘,在这儿又骗了黄家姑娘,这可是大罪!你要是不乖乖拿出几两银子,我就拉着你去安东县衙门说理!”牛浦一听,就跳起来喊道:“垃圾东西,我还怕你不成!走,咱们现在就去安东县衙!”
说罢,牛浦和石老鼠就扭打着出了黄家大门,一路闹到了县衙门口。在半路,正巧碰上了县里的两个衙役,这俩衙役认识牛浦,就赶忙上前把他们拉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石老鼠张口就开始揭牛浦的老底,说他小时候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儿:先骗了卜家的女儿,到这儿又骗了黄家女儿,还冒名顶替,干了不少混账事。牛浦反驳道:“他就是我们那儿出了名的地痞无赖,叫石老鼠!现在老了更是不要脸!去年跑到我家,我没在家,他就冒充我舅舅骗吃骗喝;今年又无缘无故跑来找我要钱,天下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人!”坏人变老了,更会变得无所忌惮。
听完他们的说辞,这几个衙役就打圆场说:“还是算了吧,牛相公。他现在年纪大了,虽然说算不上亲戚,但好歹也是你的老邻居,估计真是没钱赶路了才来投靠你。这老话说得好,‘在家没钱不算穷,出门没钱可要命’。你就算有钱,现在怄气不给他也没必要,我们大家凑几百文钱给他,打发他走吧。”
看到石老鼠还想继续吵,衙役们就呵斥道:“老先生,这儿可不是你撒泼耍赖的地方!牛相公跟我们县太爷关系可好了!你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可别自讨没趣,到时候吃苦头!”石老鼠听了这话,才不敢再多说,他斜着眼接过众人凑的几百文钱,谢了几句感谢的话就走了。
牛浦也是谢过帮忙的众人后就往家走。没走多远,就看到家门口的一个邻居迎面走来,悄悄的对他说:“牛相公,你来这边说句话。”说完,邻居就把牛浦拉到一条僻静的小巷子里,四下瞅了瞅就跟他说:“你媳妇在家跟人吵架呢!”
牛浦一听就着急了,赶忙问:“跟谁吵啊?”邻居说:“你刚出门,就来了一乘轿子、一担行李,还有一位女眷。你媳妇就把人迎进了家。这位女眷说自己是你前妻,闹着非要见你,现在正跟你媳妇黄氏吵得不可开交。你媳妇让我给你带个信,叫你赶紧回家。”
牛浦一听,顿时就像被人扔进冷水盆里,心里清楚肯定是石老鼠那个老无赖,撺掇自己前妻卜家的贾氏来闹事了。但他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家走。等到了家门口,他先停下来听了听,发现里面吵架的声音不是贾氏的,而是个带着浙江口音的人,这才敲门进了屋。
进屋后,牛浦就和那妇人面对面瞅了瞅,发现彼此都不认识。黄氏对那妇人说:“这就是我丈夫,你看看是不是你说的人!”而那妇人,也就是牛奶奶,他生气的质问牛浦:“你凭什么叫牛布衣?”牛浦疑惑的说:“我怎么不是牛布衣?只是我不认识你啊,这位奶奶。”牛奶奶怒喝道:“我是牛布衣的妻子!你冒用我丈夫的名字在这儿招摇撞骗,肯定是你把我丈夫谋害死了!我跟你没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牛浦辩解道:“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你怎么就认定是我害了你丈夫?你这也太离谱了!”牛奶奶不依不饶的说:“怎么不是了!我从芜湖县一路问到甘露庵,又打听到安东。你既然冒用我丈夫的名字,就得把我丈夫还给我!”说完,牛奶奶又哭又喊,让跟着来的侄子揪住牛浦,自己则是上了轿子,一路吵吵嚷嚷着直奔县衙喊冤去了。
碰巧遇到向知县外出,牛奶奶就递交了状子。知县收下状子后,就让人补齐详细供词,随后就派人把相关人员都传唤到案,还挂出告示,定在第三天中午开庭审理。
这天,知县升堂审案,一共要审三件案子。第一件案子是“活杀父命”,告状的是个和尚。和尚说自己在山里捡柴时,看到一群牛,其中有一头牛直勾勾地盯着他,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他走到牛跟前,发现那头牛竟然眼泪汪汪的。和尚一慌,就赶紧在牛面前跪下,牛就伸出舌头舔他的头,越舔眼泪流得越多。和尚这下认定这牛就是自己父亲转世,就哭着求放牛的人家,把牛施舍到自己的庵里养着。没想到,这牛被庵里的邻居牵走杀了,所以他才来告状,还拉上当初施舍牛的人来当证人。
知县听完和尚的话,就把那个邻居叫上来问话。邻居说:“几天前,是这和尚把牛牵来卖给我的,我买回去就宰了。昨天和尚又跑来找我,说这牛是他父亲转世,之前卖便宜了,现在要我补钱。我见他如此无理取闹,就没答应,他就跟我大吵大闹。我听别人说,这和尚常年在自己的光头上抹上盐,然后就跑到放牛的地方,看到肥壮的牛就跪在跟前,勾引牛伸舌头舔他的脑袋。牛一舔盐就会流泪,他就说这是他父亲转世,然后就去人家那儿哭着求施舍。等把牛弄到手就卖钱,他已经干过好几回这事了。这次又拿这套来告我,求青天大老爷给我做主!”
知县又问那个施舍牛的人:“这牛真是你白送给他的,没收一分钱?”施舍牛的人说:“我确实一分钱没收,直接送他了。”知县听了后说:“轮回转世这种事本来就虚无缥缈,哪有这种道理?再说了,你要是真觉得这牛是你父亲转世,你怎么还拿去卖钱?你这个秃和尚也太可恶了!”说完,就直接扔出刑签,判和尚打二十大板,然后把他赶出了公堂。
第二件案子是“毒杀兄命”,原告叫胡赖,状告医生陈安。向知县把胡赖叫到跟前问:“陈安是怎么毒死你哥哥的?”胡赖说:“我哥生病,然后请陈安来看病。他开了一副药,我哥喝完就变得狂躁不安,结果跳到水里淹死了,这肯定是他用药毒死的!”
向知县接着问:“你哥和陈安平时有仇吗?”胡赖回答说没仇。那有怨吗?胡赖说没怨。向知县又把陈安叫上来问:“你给胡赖哥哥治病,用的是什么药方?”陈安解释道:“他得的是寒症,我开的是荆防发散药,里面放了八分细辛。当时他家有个圆脸矮个子的亲戚在旁边多嘴,说细辛用量超过三分就能毒死人。可《本草》里根本没这种说法!后来他哥哥过了三四天才跳河死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青天大老爷您明察,就算把四百味中药的药性全查一遍,也找不到哪味药吃了会让人跳河!这不是胡说八道嘛!我们当医生的,哪能被他这么冤枉!求老爷主持公道!”
向知县听后说:“胡赖你这说法太离谱了!医生都有救死扶伤的善心。再说你家有病人,本该好好看着,怎么能让他跑出去跳河呢?这和医生有什么关系?这种没道理的事也来告状!”于是,就把胡赖和陈安都赶出了公堂。
第三件案子,就是牛奶奶告牛浦“谋杀夫命”的事儿。向知县先把牛奶奶叫到跟前问话,牛奶奶就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说自己从浙江一路找到芜湖,又从芜湖追到安东,还说:“他现在挂着我丈夫的招牌招摇撞骗,我不找他要人,找谁要!”
向知县听了,就反问:“这就能证明是他害了你丈夫?”接着又转头问牛浦:“牛生员,你以前认识这个妇人吗?”牛浦赶紧说:“大人,我不但不认识这妇人,连她丈夫也不认识。她突然跑到我家来要人,我真是比窦娥还冤!”
向知县就跟牛奶奶说:“你看,这位牛生员叫牛布衣,你丈夫也叫牛布衣。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他不一定知道你丈夫的下落。你还是去别处找找吧。”牛奶奶却在大堂上又哭又闹,非要向知县给她主持公道。向知县被她缠得没办法,就说:“行吧!行吧!我派两个衙役把你送回绍兴,你回当地衙门去告状!这种没头没脑的案子,我可管不了!牛生员,你也先回去吧。”说完,就把惊堂木啪叽的一下敲在了几案上,宣布了退堂。随后,两个衙役就押着牛奶奶往绍兴去了。
牛奶奶告状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上级官员的耳朵里。有人说向知县跟舞文弄墨的人交往密切,遇到人命案子却不认真处理,打算要调查向知县并进行处分。按察司就写了份揭发文书呈给了巡抚。
这个按察司的长官姓崔,是太监的侄子,靠家族的恩荫做了官,一路升到按察司这个职位。这天晚上,他把师爷写好的揭发文书稿子拿过来,在灯下仔细查看,文书的标题是“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里面列举了安东县知县向鼎的许多“问题”。崔按察司看了又读,读了又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