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项梁之盟,霸业初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沛县的春日,总带着几分兵戈扰攘的躁动。距离丰邑收复不过旬月,军师将军府内那场关于项梁的争论言犹在耳,而那股来自东方的压力,已化为实实在在的车马仪仗,踏破了沛县城外的宁静。

一名骑士背负着绣有“项”字的小旗,驰入城中,带来了薛郡项梁的正式使者即将抵达的消息。

一时间,沛县上下暗流涌动。寻常巷陌,市井百姓交头接耳,言语间既有对项燕后裔的天然敬畏,亦有对沛县未来命运的隐隐担忧。军营之中,操练的呼喝声更显激昂,兵刃碰撞之音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紧绷。

赵政端坐于府内,神色依旧平静,但下达的命令却快如疾风。

“命,沛公刘季,即刻自丰邑返回沛县。”

“萧何,整肃议事堂,依诸侯使者礼制准备。”

“曹参,城外演武,照常进行,声势可再雄壮三分。”

他的声音平稳,不带丝毫波澜,仿佛即将到来的并非能决定沛县命运的外交博弈,而只是一场寻常的会晤。唯有侍立一旁的墨影,能感受到那平静水面下暗藏的汹涌激流。

丰邑至沛县的官道上,刘邦带着数十亲骑,快马加鞭。他脸上收复失地的志得意满尚未完全消退,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召令蒙上了一层阴影。

“项梁的使者?”刘邦摩挲着下颌,眼神闪烁,对着身旁并辔而行的张良低语,“子房,军师此召,是何用意?莫非真要俺老刘对着项家的人俯首称臣?”

张良一袭素袍,风尘不掩其清俊,他微微蹙眉:“沛公,项梁势大,急于整合各方势力。军师召您同会使者,一是以示我沛县团结,二来,恐怕也是要借此事,再定我等与项氏交往之分寸。俯首称臣……依良观之,军师绝非此意。”

刘邦“嘿”了一声,不再说话,只是狠狠一夹马腹,加快了速度。他心中念头飞转,既有对项梁名头的本能忌惮,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能与这等天下闻名的豪杰势力产生关联,似乎也预示着他刘季的舞台,正在不断扩大。

沛县议事堂。

往日用于内部议事的厅堂今日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侧手持长戟的甲士肃然林立,甲胄擦抹得锃亮,折射着从高窗透入的天光,森然之气弥漫。堂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唯有正壁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泗水郡及周边地图,其上沛县与丰邑的赤色标志,在周遭一片代表各方势力的杂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赵政并未居于主位,而是与萧何、曹参等人立于堂中一侧。他今日未着甲胄,仅是一身玄色深衣,宽袍大袖,更衬得身形挺拔,气质沉凝。那双眼眸低垂着,仿佛在凝视地面青石的纹路,又仿佛已将堂内所有人的心思都洞察分明。

脚步声由远及近。

刘邦风风火火地踏入堂内,他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袍服,但眉宇间的草莽之气依旧难以尽掩。他先是对赵政匆匆拱手:“军师,季回来了。”目光随即扫过堂内布置,咧了咧嘴,“嗬,好大的阵仗。”

赵政这才抬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并未多言。

很快,门外传来通禀:“项梁上柱国使者到——!”

声音拉长,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庄严。

只见一名身着锦袍,头戴高冠的中年文士,在一队项家军精锐武士的护卫下,昂然而入。他面容清癯,下颌微抬,眼神中带着一种天然的优越与审视,目光扫过沛县众人,最后落在为首的赵政身上。

“在下项梁上柱国帐下谋士,郑昌。”他拱手,动作标准却毫无暖意,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议事堂,“奉上柱国之命,特来宣示义军号令。”

“郑先生远来辛苦。”赵政并未还以全礼,只是微微欠身,语气平淡如水,“沛县地小民贫,若有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郑昌对这份不卑不亢似乎有些意外,他清了清嗓子,直接切入主题:“上柱国乃名将项燕之后,天下仰望,今奉楚裔,聚义兵,志在诛暴秦,匡扶天下。闻沛县亦举义旗,心甚慰之。然,义军纷杂,需有统领。上柱国之意,沛县既为反秦一员,当遵号令,共襄盛举。”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即日起,沛县兵马钱粮,需造册上报,听候上柱国统一调遣。各级将吏,亦需由上柱国重新勘定任命。如此,方显同心同德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