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项梁之盟,霸业初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此言一出,堂内沛县众人脸色皆是一变。曹参握紧了拳,萧何眉头紧锁,连刘邦都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已不是结盟,而是赤裸裸的吞并!

一片压抑的寂静中,赵政却忽然轻笑了一声。

笑声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冰湖,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凝重。

“郑先生,”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一分难以言喻的力度,“项上柱国心怀天下,志存高远,赵某与沛县上下,深感敬佩。协同抗秦,亦是沛县立身之本,义不容辞。”

他话锋一转,如绵里藏针:“然,沛县军政,乃我等一手创立,数万军民身家性命所系,制度章程,皆因地制宜,恐难骤然更易。且秦军近在咫尺,丰邑叛将雍齿漏网未获,局势瞬息万变,若事事需远禀薛郡,恐贻误战机。”

郑昌脸色一沉:“军师此言,是要抗命不成?”

“非是抗命,”赵政目光平静地迎上他逼视的眼神,“乃是建言。沛县愿尊项上柱国为反秦盟主,于大略上听从指导,协同作战。对外,可宣称沛县为项氏一部,壮大声势。但对内,军政自主,方可如臂使指,更好地为盟主效力于东线。”

他上前一步,虽无逼人气势,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郑先生来时,想必也见过我沛县军容。曹参将军部曲操练,可还入眼?我沛县法令清明,府库充盈,萧功曹可一一为先生解说。此等局面,来之不易,若强行打散重整,非但于抗秦无益,恐生内乱,反为不美。”

他话语柔和,却句句点在要害。既承认了项梁的盟主地位,给足了面子,又清晰地划出了底线——主权不容侵犯。同时, subtly地展示了沛县的肌肉(曹参的兵,萧何的政),暗示沛县并非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

郑昌的目光闪烁起来。他来之前,确已粗略看过沛县军民的状况,那份严整与朝气,远非一般草寇流民武装可比。眼前这位年轻的军师,气度深沉,言谈举止间透出的自信与掌控力,更非寻常人物。项梁此时正急于西进,确实也需要稳定的后方和侧翼……

“况且,”赵政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语调更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项上柱国志在关中,若后方有沛县这等稳固盟友为之镇守侧翼,牵制泗水、砀郡之敌,使其可专心西向,岂不胜过分散精力,来整合我这区区一县之地?”

郑昌脸上的倨傲渐渐被权衡所取代。他沉默片刻,语气终于松动了几分:“军师之言,不无道理。然,此事关乎重大,昌需回报上柱国,由他定夺。”

“理应如此。”赵政颔首,“我可修书一封,向项上柱国陈明利害。在此期间,沛县愿先奉上粮草若干,以资大军,聊表心意。”

一场可能剑拔弩张的危机,在赵政从容不迫的应对下,悄然化解。最终,双方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沛县在名义上尊项梁为首,接受其战略层面的“指导”,但内政与军事保持独立。这是一种松散的联盟,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妥协。

送走神色复杂的郑昌一行,议事堂内的气氛顿时一松。

刘邦长长舒了口气,用力拍了拍胸口:“娘的,这姓郑的,架势真够唬人的!还是军师你厉害,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他看向赵政的眼神,敬佩之中,那丝忌惮又深了一分。

萧何也面露感慨:“军师方才所言,情理兼备,刚柔并济,既全了项梁颜面,又保我沛县根本,实乃上策。”

赵政却并无喜色,他走至堂口,望着远处项梁使者车队扬起的尘土,目光幽深。

“项梁势大,然其性刚而易折,骤得大名,部众繁杂,内里未必稳固。”他声音低沉,像是自语,又像是说给身后的刘邦与萧何听,“我等暂借其势,积蓄力量即可。真正的风雨,尚未到来。”

他顿了顿,对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出现的墨影吩咐道:“加强对项梁集团内部,尤其是其侄项羽,及谋士范增等人的情报收集。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诺。”墨影躬身领命,悄然退下。

刘邦看着赵政的背影,那玄色深衣在光线下仿佛能吸纳周围所有的光线,深沉得令人心悸。他忽然想起张良在路上对他说过的话:“军师之志,恐非一隅之地。”

此刻,他对此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堂外,天色将晚,夕阳的余晖将沛县的城墙染上一片血色。那象征着项梁势力的黑色旗帜虽未插上城头,但其投下的巨大阴影,已然笼罩了这片土地。而在这阴影之下,一条更加隐秘、更加复杂的权力之路,正随着赵政的落子,悄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