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江东归附·兵不血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虞氏族长虞子期将手中的密信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苍老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对着心腹家臣低吼道:“项羽?!他还有脸回江东?他当年带着八千子弟过江,回来几个?如今竟成了赵政的说客!要我虞氏归附东海?休想!”

家臣小心翼翼地捡起纸团,低声道:“族长,他……他只带了两个随从,就在庄外。还贴了这个。”说着呈上一卷帛书。

虞子期展开一看,是东海官府的安民告示,上面明确写着:“凡江东豪强士庶,自愿归附东海者,既往不咎,合法田产予以保全,免三年赋税,一体推行新政,授田贷种,与楚地同。”

“哼,收买人心!”虞子期冷笑,将帛书丢在一边,“紧闭庄门,不见!告诉项羽,我虞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庄外,细雨霏霏。

项羽披着蓑衣,立于虞氏庄园高大的门楼前,身后仅跟着两名从楚地跟随而来的旧部亲卫。雨水顺着他的斗笠边缘滴落,打湿了布袍的下摆。他望着那紧闭的、曾经对他敞开欢迎的朱红大门,眼神复杂,却没有丝毫动怒。

一名亲卫愤愤不平:“霸王,这虞子期太不识抬举!当年您……”

项羽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声音平静无波:“休提当年。如今,我是东海的使者,他是江东的族长。各有立场,无可厚非。”他顿了顿,对门口紧张戒备的虞氏家丁道:“既然虞族长不便相见,项某不便打扰。这安民告示,还请留在庄外,让庄中之人自行观看。另外,”他指了指庄外不远处官道上的一个茶棚,“项某会在那里暂住几日。若虞族长或庄中任何人,想去楚地亲眼看看如今的模样,项某可做向导,一切盘缠用度,由东海承担。”

说完,他竟真的转身,走向那简陋的茶棚,安然坐下,要了一壶粗茶,仿佛不是来劝降,而是来访友未遇,耐心等待。

虞子期在门缝中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这和他预想中那个叱咤风云、受不得半点怠慢的霸王,截然不同。

接下来的两天,项羽每日就在茶棚静坐,偶尔与过往的行人、附近的农户闲聊,话题多是楚地如今的农事、赋税、护粮队,语气平和,如同一个寻常的、见识广博的旅人。他那两名亲卫也毫无骄横之气,甚至还帮茶棚老板修补了漏雨的棚顶。

虞子期派出的几个机灵仆从,混在人群中,也去了楚地“探亲访友”。他们回来后,带来的消息让虞子期坐立不安。

“族长,是真的!楚地那边,流民真的分到了地,官府还贷给那种叫‘金黍’的种子,长得可好了!”

“俺二叔家的娃,以前在霸王……在项将军手下当兵,现在在南海守盐场,立了功,家里真分到了田,还是水浇地!”

“庐江那边在修大水渠,好多人在干活,官府管饭,还给工钱!说是以后不怕水淹了……”

仆从们七嘴八舌,描绘的景象与江东因战乱和苛政导致的凋敝形成了鲜明对比。庄内一些年轻子弟和底层农户,看着庄外那张安民告示,眼神开始闪烁。

第三天,虞氏庄园的侧门悄然打开,虞子期穿着一身便服,只带了一名老仆,走到了茶棚前。

项羽似乎早有预料,起身相迎,脸上并无得色,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虞族长,茶虽粗,可避雨,亦可静心。”

虞子期坐下,盯着项羽,半晌才开口,声音干涩:“项将军,你当真……甘心屈居赵政之下?”

项羽给自己和虞子期各倒了一碗茶,热气氤氲中,他的面容有些模糊:“子期兄,你问我甘不甘心?我曾拥有天下,也曾一败涂地。如今,我看着曾经的子弟兵,在南海有了安稳的营生,家小在楚地安居乐业。我看着楚地的百姓,不再因战乱流离,因苛政哀嚎。你说,是我不甘心重要,还是这万千人的安稳重要?”

他端起茶碗,却没有喝,目光透过雨幕,望向远方:“赵政有他的道。这条道,或许能避免更多的垓下之围,能让更多的江东子弟,活着看到父母妻儿的笑容。我项羽,败了,认。但我不想看着江东,因我过去的执念,再流无谓的血。”

虞子期沉默着,碗中茶水的热气熏着他的眼睛。

“眼见为实。”项羽放下茶碗,“子期兄若仍有疑虑,不妨随我去楚地、去江淮、去南海看看。看看如今的东海,究竟是何模样。若看完之后,子期兄仍觉我项羽是叛徒,虞氏仍愿与东海为敌,项某绝不再劝,立刻返回东海,禀明主公,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虞子期看着项羽那双不再燃烧着霸业火焰,却沉淀着责任与清醒的重瞳,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好,我就随你去看看。”

与此同时,关中与楚地边界。

气氛远比江东紧张。汉军大将周勃亲自坐镇,营寨连绵,旌旗招展,士兵们刀出鞘,箭上弦,严密监视着边界线。对面,东海巡防队的哨所也增加了兵力,韩信麾下的精锐若隐若现,双方隔着一条浅浅的界河,形成对峙。

“将军,又抓住一伙想偷渡的流民!”一名校尉押着几十个面黄肌瘦的百姓来到周勃面前。

周勃眉头紧锁,看着这些眼神惶恐的百姓,挥了挥手:“按大王令,押回去,充作苦役!”

“将军!”副将低声劝道,“如此高压,恐失民心啊!近日已有三起小规模营啸,都是士兵不忍对百姓下手……”

“住口!”周勃厉声打断,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大王严令,凡逃楚者,以叛逆论处!你我身为臣子,唯有执行!”

界河对面,一块巨大的木牌格外醒目,上面写着“东海境内,流民可安居授田”。偶尔有胆大的关中百姓,趁着夜色冒险泅渡过来,立刻就被巡防队接应安置。汉军士兵看着对面那些被接走的流民脸上露出的希望之光,再看看自己这边百姓的绝望眼神,士气愈发低落。

汉王府内,气氛更是压抑。

刘邦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流民逃亡统计”“士族异动报告”,以及那份刺眼的“项羽已至江东劝降”的密报,胸膛剧烈起伏,猛地将案几掀翻!

“废物!都是废物!连几个泥腿子都看不住!项羽!这个匹夫!竟敢叛我……叛我!”他嘶吼着,状若疯癫,一口鲜血猛地咳出,溅在撕碎的帛书上。

“大王!”内侍惊慌上前。

“滚!都给我滚!”刘邦推开内侍,眼神猩红地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群臣,最后落在垂首不语的张良身上,“子房!你说!如今该如何是好?!”

张良心中叹息,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大王,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整顿吏治,恢复民生。与东海争一时之气,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