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百越归绥·农耕新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墨迹未干,茶香犹在,这岭南的风,倒是比洛水的涟漪来得更急。”
万民宫偏殿,赵政指尖轻轻敲打着那份刚刚由周亚夫呈上的《田氏采买案审结报告》,目光却已越过殿门,仿佛穿透重重宫阙,落在了帝国南疆那片烟瘴弥漫、部落林立的土地上。他声音不高,却让侍立一旁的萧何与周亚夫心神一凛,刚刚因茶案落定而稍显松弛的神经再次绷紧。
“大统君之意是?”萧何谨慎问道。
赵政没有直接回答,反而从案几一角抽出一份薄薄的密报,递给周亚夫:“监察院的暗察司,手脚倒是快。看看吧,岭南来的‘风声’。”
周亚夫双手接过,迅速浏览,眉头渐渐锁紧。密报是钟离眜麾下暗察吏员发回,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岭南几个主要越人部落近期的动向:原本就对赵佗称臣于中原心存疑虑的几个大部族,近来频繁串联,祭祀活动增多,山林间的青壮身影也密集了些。更有一条关键信息:有部落首领私下抱怨,中原的商队带来的铁器、布帛价格高昂,而收购他们的山货、珍珠却极力压价,心生不满。
“看来,光是‘和辑百越’四个字,还不足以让岭南真正归心。”周亚夫将密报递给萧何,声音凝重,“赵佗能稳住局面,靠的是威望和一定的怀柔,但底层的不满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恐生变乱。”
赵政微微颔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羊皮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番禺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划过桂林、象郡的广袤区域。“当年始皇帝派五十万大军,披荆斩棘,血流成河,才将岭南纳入版图。可占其地易,得其心难。武力征服,留下的只有伤痛和隔阂。”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位重臣,“我们要的,不是一个时刻需要派兵镇守的岭南,而是一个心甘情愿成为华绥一部分的岭南。这阵风,不能是腥风血雨,得是带着稻花香味、能吹进越人竹楼里的暖风。”
萧何沉吟道:“张良先生此前拟定的《岭南归附协议》草案,条件已极为优渥,取消‘武王’称号,允其自治,五年不加赋……难道赵佗还有疑虑?”
“赵佗是聪明人,他在岭南经营数十年,深知根基在于百越之民。协议条款他或许满意,但他更需要一个能帮他安抚部众、稳固统治的‘台阶’,以及实实在在能让越人百姓看到好处的东西。”赵政嘴角勾起一丝莫测的笑意,“所以,这次使团,光有张良的辩才和朝廷的文书还不够。”
他走回案前,提笔疾书,同时下令:
“传旨:着吏部尚书张良为正使,工部屯田司长龙且为副使,即日携《岭南归附协议》定稿,前往番禺。另,户部尚书桑弘羊,即刻从荆楚、巴蜀调拨优选的稻种三千石,曲辕犁五百具,并由工部赶制适合岭南水田的轻便农具,特别是那种……嗯,墨家工匠根据荆楚秧马改良的,连女子都能轻松操作的‘轻便秧马’,先造一千具,一并由龙且押运,与使团同行!”
他顿了顿,对略显疑惑的萧何和周亚夫解释道:“张良去谈‘名分’和‘规矩’,龙且去送‘实惠’和‘技术’。要让赵佗和越人首领们明白,华绥国带来的,不是新的枷锁,而是更好的锄头。”
“龙且?”周亚夫有些意外,“他性子急,让他去谈判场?”
赵政笑道:“谈判桌上,有张良足矣。龙且的战场,在田埂上。他的直爽和勇力,有时候比言语更能说服人。况且,”他目光再次扫过那份密报,“屯田司的兵士,也该去岭南练练,如何与越人做邻居,而不是敌人。告诉项羽,从他北境驻军中,暂调三千熟悉农事、军纪严明的兵士,归龙且节制,组建‘岭南农耕教习营’。”
旨意迅速传出。兴洛城内,各部衙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半月后,南越都城,番禺。
南越王宫相较于兴洛城的万民宫,显得更为粗犷、古朴,弥漫着浓郁的百越风情。高大的木柱上雕刻着繁复的图腾,空气里混杂着香料、湿热泥土和某种草木燃烧后的特殊气息。
年迈却精神矍铄的南越武王赵佗,端坐在主位之上,看着下方从容不迫的张良,以及他身后那名身材魁梧、目光如炬的将领龙且,心中念头飞转。华绥国的使团来得比预期更快,而且,带来的除了文书,还有那些堆放在宫门外,用油布覆盖得严严实实的“礼物”。
“张子房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赵佗声音洪亮,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贵国大统君的诚意,本王已从协议草案中看到。取消帝号,归附华绥,并非不可。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内几位作陪的、面色沉肃的越人大部族首领,“岭南百越,风俗迥异于中原,民众赖山林渔猎为生者众,恐难骤然适应中原法度。不知归附之后,我越人习俗、部落自治之权,可能保全?”
张良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协议条款,反而侧身对龙且示意了一下。龙且会意,大步走到殿中,将手中一个用麻布包裹的长条物件解开,露出一件造型奇特、木质轻巧、带有滑板和小凳的物事。
“大王,各位首领,”张良指着那物事,声音清朗,“此乃我华绥工部与墨家匠人,特为岭南水田地形改良的‘轻便秧马’。寻常耕具,弯腰曲背,一日插秧不过半亩,劳累不堪。以此秧马操作,人可坐于其上,滑行自如,省力过半,即便女子,一日亦可轻松完成一亩有余。”
他话音刚落,龙且便洪声补充道:“没错!这玩意儿,咱们在北边试验过,好使得很!比你们现在用的耒耜、直辕犁,强了不止一倍!”他话语直白,甚至带着点武人的莽撞,却瞬间吸引了所有越人首领的目光。有人好奇,有人怀疑,更有人面露不悦。
一位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疤痕的首领阿蛮猛地站起,他是西瓯部有名的大力士,最擅长渔猎,对农耕向来不太看重。他指着秧马,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雅言喝道:“中原的‘铁疙瘩’、‘木架子’,有什么好?我们越人用耒耜耕地,用渔叉猎兽,过了几千年!这东西,轻飘飘的,能比我们的力气管用?”
殿内气氛瞬间有些紧张。赵佗微微蹙眉,却没有出声制止,显然也想看看华绥使者如何应对。
龙且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声震屋瓦。他一步跨到阿蛮面前,两人身材相仿,气势竟不相上下。“阿蛮首领是吧?听说你是西瓯第一勇士,叉鱼的本事天下一绝!光说没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敢不敢跟我比一比?”
阿蛮一愣:“比?比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