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政通人和·中枢制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围观的百姓发出善意的笑声。樊哙却认真地对男孩说:"小子,有志气!等你再长大点,叔叔教你骑射,保证比匈奴射手还厉害!"
男孩用力点头,当场就要拜师。这温馨的一幕,被前来暗访的监察院吏员悄悄记录在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万民宫内,一场关于权力制衡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
"陛下,新增这三条细则,是否太过约束地方行政?"一位资历颇老的郡守提出质疑,"若是事事都要议事会同意,恐怕会延误政令施行。"
议事院长张苍立即反驳:"若是连本地百姓都不支持的政策,强行推行才是真正的贻害地方!"
监察院正周亚夫缓缓起身,将一叠文书放在案上:"这是半年来各地百姓的投诉记录。其中七成,都是因为地方官吏无视民意、强行推行新政所致。"
他翻开其中一页:"比如江南郡强行推广新稻种,导致三千亩良田绝收;又比如河西县强征民夫修渠,引发械斗......这些,都是'勤政'惹的祸!"
那位郡守顿时语塞。
赵政适时开口:"诸位可还记得漠南之战?项羽的勇猛,韩信的谋略,缺一不可。治国也是如此,执行需要魄力,决策需要智慧,监督需要严明。三院制衡,不是互相掣肘,而是要让政令更加完善。"
他目光扫过全场:"从今日起,吏部开设'协同理政'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停职学习。"
半月后,培训课上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年轻县令抱怨:"若是议事会故意刁难,就是不同意新政怎么办?"
张良笑着反问:"那你可曾与他们同吃同住,深入了解过他们的顾虑?"
见县令语塞,张良耐心解释:"当年韩信制定战术前,必先深入前线勘察地形。为政也是如此,不到百姓中间去,怎能制定出合乎民情的政策?"
他环视在场的官员:"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学学子房先生——带着诚意去沟通,带着问题去求解。若还不行,我陪你们一起去!"
这番话引得满堂喝彩。曾经对议事制度心存抵触的官员,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执政方式。
秋收时节,北境屯田区传来捷报。
龙且亲自将一份丰收喜报送抵万民宫:"陛下,汉匈合作耕作的农田,亩产比预期高出两成!巴图放的牛羊,不但没糟蹋庄稼,还帮田地积了肥!"
赵政仔细翻阅着报表,突然指着其中一项问道:"这个'插秧比赛'是怎么回事?"
龙且笑着解释:"是樊哙想出来的主意。汉匈兵士组队比赛插秧,获胜的队伍奖励羊腿。现在匈奴兄弟插秧的速度,都快赶上老农了!"
"好!"赵政抚掌大笑,"这才是我想要的'万民之国'。"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方金色的稻田,对随行的萧何轻声道:
"你看,曾经刀兵相见的敌人,如今在同一个田埂上劳作。曾经互不理解的族群,如今为了共同的丰收而喜悦。"
"这江山社稷,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疆土,而是让每一寸土地上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萧何深以为然:"陛下圣明。只是......臣担心各地新政推行仍有阻力。"
赵政转身,目光坚定:
"那就一个一个去解决。"
"这天下,终究是万民的天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这'万民之国'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