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万民盛世·永铸华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最新章节。
韩信目光追随着河面上扬帆的粮船,接口道:“陛下,臣已与宋尚书商议,调拨部分熟悉水性的军中船工,协助运河漕运管理及护卫。此举既可减轻地方民力征调负担,亦能让士卒熟悉水文,操练水战技巧,可谓一举两得。这‘军民协同’之策,于国于民于军,皆大有裨益。”
运河岸边,是大片新垦的良田。一位正在用曲辕犁耕地的老农,看到皇帝与尚书们莅临,连忙放下犁具,在田埂上恭敬地行礼。
赵政示意他不必多礼,和声问道:“老人家,今年春耕可还顺利?”
老农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托陛下洪福!顺利,顺利得很!用了这新式犁,省力多了!草民…草民的儿子就在北境军中服役,上月捎回家书,说现在军中不仅粮饷充足,有特制的盐券保证吃食,将军们还请了先生教他们识字、算数,甚至传授更先进的耕种技艺!信里说,等将来退伍归乡,凭着在军中学到的本事和朝廷分的田,日子肯定比现在还要红火!这…这真是祖辈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啊!”
赵政上前一步,亲手扶起老农,指着运河上往来如织的船只,声音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人的耳中:“老人家,您言重了。这太平盛世,这好光景,非朕一人之功,亦非韩尚书等几位大臣之劳。是像您一样的万千农户辛勤耕种,是像龙且一样的工匠潜心创造,是像您儿子一样的将士忠诚戍守,是像萧相国、曹副使一样的官吏用心治理……是这‘万民之国’里的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才共同铸就了今日之景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万民宫最高露台(傍晚)
夕阳西下,将天空渲染成一片绚丽的锦缎。赵政独自立于露台边缘,俯瞰着脚下这座他亲手参与缔造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都城。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与天边晚霞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安宁繁华的盛世画卷。
侍从官悄无声息地走近,呈上一封书信。信封粗糙,字迹稚嫩却认真。赵政展开,这是来自沛县——他此世重生起点的一封家书。信中,那位名义上的“母亲”絮叨着家常,说沛县如今户户有田耕,蒙童有学上,她的小孙子前些日子刚考取了童生,全家感念大统君带来的好世道,愿世代为“万民之国”尽忠效力。
看着这封充满烟火气息的家书,赵政的嘴角泛起一丝复杂而温暖的笑意。沛县,那个他命运转折的微末起点,如今也已成为这盛世的一个缩影。
轻轻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萧何、韩信、项羽、张良、周亚夫、桑弘羊等人缓步走来。萧何看到赵政手中的家书,微笑道:“陛下,沛县不仅是您的起点,更是‘万民之国’理念生根发芽的见证。前日议事院初议下任大统君遴选标准,首要便是考察候选者在地方的民生政绩。‘传贤不传子’,选能者治理天下,此正是陛下您当年立志欲行之道,如今正在成为现实。”
韩信上前一步,神情肃穆,双手奉上一卷精心撰写的策论:“陛下,臣与项都护、兵工两部同仁,已初步拟定《边防永续策》纲要。其核心便是‘以民养兵,兵民一体;以兵护民,永固疆域’。旨在建立一套不耗竭民力,却能充分发挥国防效能的长效机制,使我华绥边防,既能应对威胁,更能促进边疆发展,惠及当地百姓。臣以此策,立誓守护这来之不易的‘万民之国’,亦是对陛下当年知遇、信任之恩,最终的回报!”
赵政接过那沉甸甸的策论,没有立刻翻阅,而是抬头望向远方奔流不息的洛水,以及更远处隐没在暮色中的苍茫大地。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穿透时空的力量,像是在对身后的臣子说,又像是在对冥冥中另一个自己倾诉:
“朕之前世,坐拥四海,却错以为‘朕即天下’,律法为绳规万民之具,终致根基崩塌,二世而亡。魂越千年,重活一世,方幡然醒悟——‘天下即万民’。民为邦本,本国邦宁。”
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眼前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些与他一同开创了崭新历史的英才俊杰,最终定格在脚下那一片璀璨的灯火人间。
“今日,朕见百姓安乐,再无饥馑流离之苦;见万国来朝,非惧武力而慕文明;见制度运转,权力得以制衡监督;见边防稳固,将士亦能耕读传家……见此‘万民盛世’之雏形已具,朕心……甚慰。”
他的眼中,似乎有星辰起落,有山河倒影,最终归于一片深邃的平静。
“至此,朕可坦然告慰沙丘宫那个不甘的亡魂——嬴政,你未尽之志,朕已替你完成;你曾犯之错,朕已替你修正。你未能守住的大秦,朕未曾试图复刻。朕与你,共同守护住了华夏文明之薪火,并且……让它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光明了。”
夜色温柔降临,宫墙之外,广场上庆祝的欢声笑语隐隐传来,与宫中报时的浑厚钟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太平盛世的交响。
赵政脸上最后一丝属于千古一帝的沉重与背负,仿佛随着这钟声悄然消散。他深吸一口带着晚香玉芬芳的空气,对众人展颜一笑,那笑容轻松而真挚:
“走,诸位爱卿。随朕一同去那广场上走走。尝尝西域刚送来的胡麻饼是否酥香,听听咱们的百姓,又在为什么新的喜事而欢笑。”
他率先向露台下走去,玄色衣袂在晚风中轻扬。
“这‘万民盛世’的华章,由我们开启,但未来的每一笔,都需这天下万民,共同书写。”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