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两当破晓(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最新章节。
清明节的天,亮得比往常迟些。细雨像扯不断的银丝,从铅灰色的云层里飘下来,沾在松针上、草叶上,聚成小小的水珠,风一吹就簌簌滚落,打在战士们的粗布衣裳上,带着透骨的凉。
刘双喜蹲在一棵老松树下,烟袋锅子在石头上磕了磕,火星子溅起来,又很快被雨雾打灭。他裹了裹身上打了好几块补丁的单衣,目光扫过不远处——二十多个战士围着一堆刚燃起来的篝火,火头不大,冒着呛人的青烟,锅里的面糊糊在咕嘟咕嘟冒泡,飘出淡淡的麦香,混着野菜根的土腥味,在湿冷的空气里散开。冯伟坐在篝火旁,正用一根木棍搅动锅里的面糊,他的裤脚沾满泥点,额前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脑门上,却依旧盯着锅,像是要把那点热气都盯进眼里。
“都赶紧盛,吃了暖和,一会儿该动了。”冯伟把木棍往旁边一放,拿起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先给身边年纪最小的战士盛了一碗。那战士叫小豆子,才十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双手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吸溜着,热气哈在他冻得发红的脸上,瞬间凝出一层水汽。
刘双喜走过去,也盛了一碗,刚喝了一口,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滑到肚子里,驱散了不少寒意。他看向树林深处,那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松枝的沙沙声——刘志刚和吴新辉还在中间的沟壑里核对行动计划,贺峻霖带着两个战士在林边警戒,冯虎和冯栋则早就把连夜做好的十架木梯藏到了通往军营的山坳里,就等着信号。
“双喜叔,你说今天能成不?”小豆子凑过来,声音压得很低,眼里带着点紧张,又藏着期待。他是三个月前跟着刘志刚的,还没打过仗,手里的枪还是根老套筒,枪托都磨得发亮。
刘双喜拍了拍他的肩膀,把烟袋锅子递过去:“放心,有刘队长在,还有王泰吉同志在营里接应,错不了。”话虽这么说,他心里也提着劲——这个月,队伍躲在松树林里,每天啃干粮、喝冷水,巡逻、打探,熬得就是今天。他摸了摸怀里的红布条,那是昨天在县城的杂货铺里好不容易买到的,粗布染得不均匀,边缘还毛糙,却被他叠得整整齐齐,这是一会儿认自己人的标识,绝不能丢。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贺峻霖回来了。他身上的衣裳也湿了,却顾不上擦,快步走到刘双喜身边,压低声音说:“双喜叔,刘队长让你过去,说再核对下红布条的分发,确保每个人都有。”
刘双喜点点头,把碗递给小豆子,跟着贺峻霖往沟壑走。走在路上,他看见不少战士都在做最后的准备:有的在检查枪膛,往里面填子弹;有的在系绑腿,把裤脚扎得紧紧的;还有的在磨匕首,刃口在微弱的天光下闪着冷光。每个人脸上都没了往日的疲惫,眼神里透着一股劲,像蓄势待发的豹子。
沟壑里,刘志刚正拿着那张简易的军营布防图,凑在篝火旁看。布防图是闫飞腾给的,上面用炭笔标的哨卡、武器库位置已经被他用红笔描了一遍,边缘都被雨水打湿,有些模糊。吴新辉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正在核对各组的人数。
“刘队长。”刘双喜喊了一声,走到两人身边。
刘志刚抬起头,把布防图折好,放进怀里:“红布条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总共两百二十四条,昨天染好剪好的,每个人一条,我都数过三遍了。”刘双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叠红布条,“一会儿出发前,我让各组组长统一发,再叮嘱一遍,必须系在左胳膊上,显眼。”
“好。”刘志刚点点头,又看向吴新辉,“各组都通知到了?第一组跟着冯虎、冯栋,负责翻围墙、控制武器库;第二组跟着贺峻霖,控制操场;第三组跟我,拿下营部;第四、五组负责外围警戒,防止援兵。”
“都通知到了,组长们都记牢了,刚才还过来确认了一遍任务。”吴新辉合上本子,“梯子也都在山坳里藏好了,冯虎说木梯够结实,两个人踩着都没问题。伤药和绷带也分下去了,每个组都有专人背着。”
刘志刚抬手看了看天,雨似乎小了些,东方的天际透出一点微弱的亮。他掏出怀表,表针指向八点半——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该出发了。
“通知下去,十分钟后集合,按组列队,往山坳走,注意保持安静,别惊动路人。”刘志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记住,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停,到了埋伏点再做调整。”
吴新辉和刘双喜齐声应下,转身去通知各组。很快,林子里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战士们按组列队,每个人都把枪抱在怀里,脚步放得很轻,像一群沉默的影子,跟在组长身后,朝着山坳的方向走去。
刘志刚走在队伍中间,目光扫过身边的战士——有跟着他打了好几年仗的老伙计,也有像小豆子一样的新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毅。他摸了摸怀里的两封信,一封是刘志丹同志写的“清明前后,大槐树坡会合”,另一封是王泰吉同志昨天让闫飞腾带来的“清明时节,风起两当,内外夹击,必成大事”,字迹虽不同,却都透着一股信念,像一团火,在他心里烧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山坳离松树林不远,走了大概半个时辰就到了。冯虎和冯栋早已在那里等着,看到队伍过来,立刻迎上去:“刚哥,梯子都在这儿,没问题。”
刘志刚点点头,示意队伍在山坳里隐蔽。山坳两侧是陡峭的土坡,上面长满了灌木丛,正好能挡住视线,从这里往东南方向走三里地,就是两当县营部的西侧围墙。他看了看怀表,九点十五分,还有四十五分钟。
“各组原地休整,检查装备,别出声。”刘志刚压低声音说,“贺峻霖,你带两个人去前面探探,看看军营方向有没有异常,十分钟后回来。”
贺峻霖应了声,带着两个战士,猫着腰钻进了山坳外的灌木丛,很快就没了踪影。
山坳里静下来,只有细雨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还有战士们轻微的呼吸声。小豆子靠在土坡上,手里紧紧攥着枪,眼睛盯着军营的方向,刘双喜走过去,把自己的单衣脱下来,披在他身上:“别紧张,跟着我,我护着你。”小豆子抬起头,用力点了点头,眼眶有点红。
没一会儿,贺峻霖就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刚哥,没问题!军营西侧的围墙外没人巡逻,就看到两个哨兵在墙头上来回走,手里拿着枪,走得很慢,看样子没察觉什么。营里也静悄悄的,没听到动静,应该是张杨卫带着人去扫墓了。”
刘志刚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张杨卫不在营里,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他看了看怀表,九点四十分,该往围墙方向移动了。
“出发!”刘志刚低喝一声,率先站起身,朝着山坳外走去。战士们跟在后面,脚步放得更轻,木梯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战士抬着,跟在第一组后面。雨已经停了,天边渐渐亮了些,能看清前方的路,却依旧灰蒙蒙的,像是为这场行动罩上了一层掩护。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就到了军营西侧的围墙下。围墙不高,也就一人多高,用黄土夯成,上面长满了青苔,墙头上的两个哨兵正背对着他们,朝着营里的方向张望。冯虎和冯栋带着第一组的战士悄悄摸过去,每人手里都攥着一把匕首,脚步轻得像猫。
离围墙还有十米远的时候,冯虎停下脚步,对着身边的两个战士比了个手势。那两个战士会意,借着灌木丛的掩护,绕到围墙的两侧,分别朝着两个哨兵的方向摸去。墙头上的哨兵还在闲聊,完全没察觉到危险正在靠近。
突然,左边的战士猛地跃起,一把抓住哨兵的脚踝,用力往下一拉,哨兵惊呼一声,还没等喊出第二声,冯虎就冲上去,捂住他的嘴,匕首在他脖子上轻轻一划,哨兵瞬间没了动静。另一边的哨兵听到动静,刚要转身,就被右边的战士用枪托砸中后脑勺,闷哼一声倒在墙头上,被战士们拉了下来。
“快,搭梯子!”冯虎低喝一声,抬梯子的战士立刻跑过来,把木梯靠在围墙上,梯子刚搭稳,冯虎就第一个爬了上去,翻身跳进营里,落地时悄无声息。紧接着,第一组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爬梯子,很快就有二十多个战士进了营。
“按计划,控制武器库!”冯虎压低声音,带着战士们朝着武器库的方向摸去。武器库在营部的西北角,离西侧围墙不远,门口有两个哨兵,正是王泰吉安排的老部下。看到冯虎他们过来,两个哨兵立刻迎上来,压低声音说:“同志,里面的门没锁,武器都在里面,快进去!”
冯虎点点头,带着战士们推开门,走进武器库。里面黑漆漆的,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光,能看到一排排的步枪、机枪,还有一箱箱的子弹,堆在墙角。张建辉是第一组的战士,看到这些武器,眼睛都亮了,他拿起一把崭新的步枪,拉了拉枪栓,兴奋地说:“好家伙,这枪比咱们的老套筒强多了!这次终于能鸟枪换炮了!”
“别出声,赶紧搬!”冯虎拍了他一下,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扛步枪,有的抱子弹箱,还有的扛机枪,很快就把能用的武器都搬到了围墙边,递给外面的战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