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董小宛:明朝烟火间的才情传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人物:董小宛、冒辟疆、冒母、仆人
【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随后,清军入关,一路南下,烧杀抢掠,局势动荡不安。如皋也受到了战火的波及,冒家陷入了恐慌之中。】
冒辟疆(一脸焦急,对家人说道):“如今局势危急,清军眼看就要打过来了,我们必须赶紧离开这里,否则性命不保!”
冒母(忧心忡忡,说道):“可是我们能去哪里呢?这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危险。”
董小宛(坚定地说道):“不管去哪里,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还有希望。我们先离开这里,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一下。”
【于是,冒家匆忙收拾行李,带着一些细软,开始了逃亡之路。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躲避着清军的追捕和战乱的纷扰。董小宛虽然身为女子,但她却表现得十分坚强,不仅要照顾冒辟疆和冒母,还要应对各种困难和危险。】
【然而,祸不单行。在逃亡途中,冒辟疆不幸病倒了,染上了疟疾和痢疾,病情十分严重。他整日高烧不退,上吐下泻,痛苦不堪。董小宛心急如焚,日夜守在他的床边,悉心照料。】
董小宛(轻轻抚摸着冒辟疆的额头,焦急地说道):“相公,你一定要好起来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
冒辟疆(虚弱地说道):“小宛,辛苦你了…… 我这病…… 恐怕是好不了了……”
董小宛(连忙捂住冒辟疆的嘴,说道):“相公,你别胡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还要一起度过余生呢!”
【为了照顾冒辟疆,董小宛想尽了办法。她四处寻找草药,为冒辟疆煎药熬汤;她亲自为冒辟疆擦拭身体,清理呕吐物;她日夜守在冒辟疆的床边,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冒辟疆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
【然而,董小宛却因为过度劳累和担忧,身体越来越虚弱。她原本就娇弱的身体,在这样的折腾下,终于支撑不住了。她开始咳嗽、发烧,脸色苍白,形容憔悴。】
冒辟疆(看着董小宛虚弱的样子,心疼地说道):“小宛,你也病倒了,都是我拖累了你……”
董小宛(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相公,你别这么说。只要你能好起来,我做什么都值得。我这病,休息几天就会好的。”
【尽管董小宛嘴上这么说,但她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连走路都有些吃力。冒辟疆虽然病好了一些,但看到董小宛的样子,他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担忧。】
【不久后,他们逃到了盐官。在盐官,他们暂时安顿了下来。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冒家的财产在逃亡途中几乎损失殆尽,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董小宛不得不精打细算,想尽办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董小宛和冒辟疆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的感情也在患难中变得更加深厚。然而,命运却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董小宛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她的生命,正在一点点地消逝……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四幕:美食慰藉
时间:顺治八年(公元 1651 年),冬日
地点:盐官,冒家临时住所
人物:董小宛、冒辟疆、冒母、仆人
【在盐官的临时住所里,虽然生活艰苦,但董小宛依然想尽办法为家人带来温暖和快乐。这一天,她决定发挥自己的厨艺,为家人制作一些美食。】
董小宛(对仆人说道):“去把我珍藏的那块五花肉拿出来,再准备些生姜、生抽、老抽、料酒、盐、糖,我要做一道特别的菜。”
仆人(连忙应道):“是,夫人。”
【不一会儿,仆人将所需食材准备齐全。董小宛系上围裙,开始动手制作她发明的 “董肉”,也就是走油肉。她熟练地将五花肉置于火上烘烤,然后用温水浸泡,刮去表面脏污,擦干备用。接着,她在锅中放入清水,加入酱油、料酒、白糖、大料、葱姜盐,烧开后放入猪肉,皮朝上,文火煨汤。】
董小宛(一边忙碌,一边对冒辟疆说道):“相公,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这道菜给你吃的时候吗?那时候我们还在如皋,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很幸福。”
冒辟疆(坐在一旁,看着董小宛,眼中满是温柔):“当然记得,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肉。小宛,辛苦你了,在这么艰难的日子里,还想着为我们做美食。”
董小宛(微笑着说):“只要能让你们吃得开心,我做什么都值得。而且,这美食也能让我们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感受到家的温暖。”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精心烹制,“董肉” 终于做好了。皮呈皱纹状,油亮光滑,纹似虎皮,肥而不腻,香甜可口。董小宛又开始制作 “董糖”。她将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上等面粉等材料准备好,按照独特的工艺,小火熬糖,再将粉坯和糖骨完美糅合,经过卷粉、按压、压块、切割等工序,最终制成了酥松香甜的 “董糖”。】
【傍晚时分,一桌丰盛的晚餐摆在了冒家人面前。有香气扑鼻的 “董肉”,还有香甜可口的 “董糖”,以及一些简单的蔬菜。】
冒母(看着桌上的美食,感动地说):“小宛,你真是个好媳妇。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饭菜,让我们感受到家的味道。”
董小宛(连忙说道):“娘,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董小宛亲手做的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屋子里。在这乱世之中,美食成为了他们心灵的慰藉,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 】
第五幕:香消玉殒
时间:顺治八年(公元 1651 年)正月
地点:盐官,冒家临时住所
人物:董小宛、冒辟疆、冒母、仆人、郎中
【董小宛的病情日益加重,她整日卧病在床,脸色苍白如纸,身体瘦得皮包骨头。冒辟疆心急如焚,四处延请名医,但都无济于事。】
冒辟疆(紧紧握着董小宛的手,眼中满是焦急和担忧):“小宛,你一定要撑住啊!我已经请了最好的郎中,他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董小宛(虚弱地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相公,别白费力气了…… 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 这都是命……”
冒辟疆(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我不信!你不会有事的,我们还要一起度过余生,还要一起看遍世间美景……”
【冒母也守在董小宛的床边,看着儿媳虚弱的样子,心疼不已。】
冒母(抚摸着董小宛的额头,老泪纵横):“小宛啊,你是个好孩子,老天爷怎么就这么狠心呢?你可一定要好起来啊,我们都离不开你……”
【郎中来了,为董小宛把了脉,然后摇了摇头,走到冒辟疆身边。】
郎中(无奈地说):“冒公子,尊夫人的病已经病入膏肓,老夫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她如今全靠一口气撑着,恐怕…… 撑不了多久了……”
冒辟疆(如遭雷击,双腿一软,差点摔倒):“这…… 怎么会这样…… 郎中,求您再想想办法,救救她吧……”
郎中(叹了口气,说道):“冒公子,节哀顺变吧。老夫已经尽力了。”
【冒辟疆失魂落魄地走到董小宛的床边,坐在她身边,紧紧握着她的手。董小宛看着冒辟疆,眼中满是眷恋和不舍。】
董小宛(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相公…… 能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只是…… 我不能再陪你走下去了…… 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冒辟疆(泣不成声,说道):“小宛,你别这么说,我不要你离开我…… 我不能没有你……”
董小宛(轻轻抬起手,抚摸着冒辟疆的脸):“相公,答应我…… 好好照顾自己…… 也替我照顾好母亲……”
冒辟疆(拼命点头,说道):“我答应你,我都答应你…… 小宛,你不要离开我……”
【董小宛的手缓缓垂了下去,眼睛也慢慢闭上了。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仿佛在回忆着与冒辟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冒辟疆(悲痛欲绝,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小宛 ——!”
【房间里,顿时哭声一片。冒母、仆人都悲痛万分,为董小宛的离去而伤心落泪。冒辟疆更是痛不欲生,他抱着董小宛的尸体,久久不愿放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她的生命。】
【顺治八年(公元 1651 年)正月初二,董小宛在盐官冒家临时住所病逝,年仅 27 岁。她的一生,如同一首凄美的乐章,虽然短暂,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与冒辟疆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而冒辟疆,在董小宛去世后,悲痛万分。他将董小宛葬于影梅庵,并写下了《影梅庵忆语》,回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以寄托自己对董小宛的无尽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