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明朝《宫束班·霞客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徐霞客嗯了一声,对众人说】: 此次雁荡之行,咱们已经纠正了典籍中关于雁湖的错误记载,这是一大收获。但勘探之路,任重道远。往后,咱们还会遇到更多的艰难险阻,甚至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你们三个,若是有人想退出,现在还来得及。
【李憨(拍着胸脯)**: 先生说什么呢!我李憨既然跟着您,就没想过退出!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跟着您闯!
王痴(坚定地): 我也不退出!能跟着先生实地勘探,纠正古人谬误,这是何等有意义的事!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赵愣(点点头): 我也留下。
【徐霞客看着三人,微微一笑】: 好!有你们这句话,我便放心了。“宫束班”,既是勘探之班,也是生死之交。往后,咱们同心同德,遍历天下山川,把这天地奥秘,一一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李憨把煮好的热水倒进粗瓷碗里,分给众人】: 先生,喝碗热水暖暖身子。等咱们游历完天下,您把这些见闻写成书,一定能成为千古奇书!
【徐霞客接过粗瓷碗,喝了一口热水,目光望向洞外的夜色,眼神坚定】: 我正是此意。这山川大地,藏着太多的秘密。我要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考,一一写下来,让后人能更真实地了解这华夏山河。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四人的脸庞。山洞外,雾气渐浓,而山洞内,却充满了温暖与坚定。“宫束班”的四位成员,在徐霞客的带领下,正朝着未知的旅程,一步步迈进。】
第三幕 长江探源 初心不改
场景五 长江上游 渡口 春
【三年后。长江上游渡口,江水浑浊,波涛汹涌。渡口旁停着几艘小木船,船夫们正忙着装卸货物。徐霞客已近四十,鬓角添了几丝白发,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李憨、王痴、赵愣也褪去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沉稳。】
王痴(翻看着手中的地图,眉头微皱): 先生,典籍记载长江发源于岷山,但根据咱们一路勘察的结果,金沙江的水量比岷江更大,流程也更长。会不会……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
【徐霞客接过地图,仔细查看,点头道】: 你说得有道理。这三年来,咱们沿着金沙江一路向上,勘察了无数支流,发现金沙江的水量确实远超岷江。而且从流向来看,金沙江自西向东,贯穿西南腹地,与长江中下游的流向完全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憨(挠挠头): 可古人一直说长江发源于岷山,咱们要是这么说,会不会被人笑话?毕竟那些写书的都是饱学之士,咱们这几个“憨货”,凭啥质疑他们?
【徐霞客放下地图,目光扫过三人】: 学问之道,不分出身,只论实证。古人限于交通不便、勘察有限,难免有谬误。咱们“宫束班”走了三年,踏遍西南山水,亲眼所见、亲手丈量,难道还比不上书本上的一句空言?
赵愣(蹲在岸边,用树枝测量江水流速,闻言抬头): 先生说得对。上个月在金沙江畔,咱们遇到的老船工也说,金沙江一年四季水量充沛,从未断流,而岷江枯水期浅得能蹚过去。事实就在眼前,不必怕人笑话。
【这时,一位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老者(约六十岁,手持折扇,气度儒雅)走过,听到几人的谈话,停下脚步,面露不屑】: 荒谬!《禹贡》有言“岷山导江”,历代典籍皆沿用此说,岂能容尔等山野村夫妄加质疑?
王痴连忙上前,拱手道: 老丈息怒。我们并非妄加质疑,而是实地勘察三年,有凭有据。
【老者冷笑一声】: 实地勘察?尔等不过是些游山玩水之辈,拿着罗盘绳索,就敢冒充地理学者?长江源头发源于岷山,乃是千古定论,岂是你们几句“亲眼所见”就能推翻的?
李憨见状,忍不住上前一步,撸起袖子: 你这老头,怎么说话呢!我们先生可是徐霞客,这三年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我们可不是游山玩水!
【徐霞客拉住李憨,对老者拱手道】: 老丈,在下徐弘祖。我们并非要推翻千古定论,只是想还原山河真相。若老丈有兴趣,不妨听听我们的勘察记录。
【老者抱着胳膊,冷哼道】: 我倒要听听,你们能说出什么花样。
【徐霞客取出一卷厚厚的笔记,翻开道】: 老丈请看。这是我们沿金沙江勘察的记录:金沙江自昆仑山南麓发源,流经吐蕃、云南,全长两千余里。我们测量过,其最宽处达百丈,最深者三丈有余,水量是岷江的三倍有余。而岷江自岷山发源,全长不足千里,枯水期最窄处仅数尺。如此悬殊,岂能以岷江为正源?
【老者翻看笔记,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还有详细的地图、水量测量数据,甚至还有不同河段的岩石样本描述,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这……这些都是你们亲手记录的?
【王痴点头道】: 正是。每一处数据,每一幅地图,都是先生带着我们实地丈量、绘制的。我们还走访了沿江的船工、山民,收集了无数口碑资料。
【老者沉默片刻,收起不屑,对徐霞客拱手道】: 徐先生,老夫唐突了。没想到尔等竟如此严谨。只是……“岷山导江”乃是圣人之言,若贸然推翻,恐遭世人非议。
【徐霞客微微一笑】: 我等所求,并非虚名,而是真相。即便遭人非议,只要能还原山河本来面目,便无怨无悔。日后我会将这些勘察记录整理成书,让后人自行判断。
【老者叹了口气】: 徐先生高义。老夫佩服。看来,这山河之间,还有许多未知之事,值得后人去探索。
【老者离去后,李憨撇撇嘴】: 这老头,一开始还挺傲气,没想到先生拿出证据,他就服软了。
【徐霞客收起笔记】: 世人多盲从权威,这也难怪。咱们能做的,就是用事实说话。好了,船夫已经准备好了,咱们该出发了。继续向上游勘察,一定要找到金沙江的真正源头。
【众人登上小木船。船夫解开绳索,木船顺着江水缓缓前行。江面波涛汹涌,浪花拍打着船舷。徐霞客站在船头,手持罗盘,观察着两岸的地形。王痴在一旁记录,李憨帮忙划桨,赵愣则警惕地望着江面,以防不测。】
场景六 金沙江上游 峡谷 夏
【数月后。金沙江上游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浪花飞溅。小木船在江水中艰难前行,随时可能被暗礁撞翻。】
船夫(面色紧张,大声喊道): 徐先生!前面是“鬼门关”峡谷,水流太急,暗礁太多,船进不去啊!
【徐霞客抬头望去,只见峡谷狭窄,江水如万马奔腾,撞击着两岸岩石,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赵愣(站在船尾,观察着地形): 先生,峡谷两侧的岩石都是石灰岩,经过江水长年冲刷,形成了许多暗洞和暗礁。船确实无法通行。
【徐霞客沉吟片刻】: 既然船进不去,那我们就弃船登岸,徒步穿越峡谷。
李憨(瞪大了眼睛): 徒步穿越?先生,这峡谷两侧全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路啊!而且江水这么急,万一掉下去,就尸骨无存了!
【徐霞客坚定地说】: 越是艰险的地方,越可能藏着真相。咱们“宫束班”一路走来,什么样的险没遇过?只要小心谨慎,一定能过去。
【王痴(点点头)**: 先生说得对。为了找到长江正源,这点险不算什么。我已经把地图整理好了,咱们可以沿着峡谷边缘的山体攀爬,应该能找到一条小路。
【众人决定弃船登岸。船夫帮忙把行囊、罗盘、笔墨纸砚等物品搬到岸边,嘱咐道】: 徐先生,你们一定要小心。这峡谷里常有野兽出没,而且天气多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雨。
【徐霞客谢过船夫,带着三人向峡谷深处走去。峡谷两侧的山体陡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赵愣走在最前面,用砍柴刀劈砍荆棘,开辟道路。李憨背着沉重的行囊,紧随其后,时不时还要扶一把险些摔倒的王痴。】
【走到一处陡峭的悬崖前,众人停下脚步。悬崖高约数十丈,岩壁光滑,几乎没有可以攀爬的缝隙。】
李憨(气喘吁吁): 先生,这悬崖也太陡了!根本爬不上去啊!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
【徐霞客抬头观察着悬崖,指着上面一处凸起的岩石】: 你们看,那里有一块岩石,可以作为落脚点。赵愣,你试试能不能爬上去,然后用绳索把我们拉上去。
【赵愣点点头,卸下行囊,取出绳索系在腰间。他深吸一口气,手脚并用,向悬崖上方攀爬。岩壁光滑,他好几次险些滑落,全靠手指紧紧抠住岩石缝隙,才勉强向上移动。】
【王痴紧紧握着拳头,紧张地喊道】: 赵愣哥,小心点!
【李憨也在一旁打气】: 赵愣,你行的!拿出你以前攀岩的本事来!
【经过半个时辰的努力,赵愣终于爬上了悬崖顶部。他把绳索固定在那块凸起的岩石上,对下面喊道】: 先生,绳子固定好了!可以上来了!
【徐霞客率先抓住绳索,向上攀爬。他年近四十,体力不如从前,爬了一半便气喘吁吁。李憨在下面托着他的脚,帮他借力。王痴紧随其后,双手紧紧攥着绳索,不敢有丝毫松懈。】
【就在李憨准备攀爬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狼嚎。他回头一看,只见三只野狼正盯着他们,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李憨(脸色发白,大声喊道): 先生!有狼!
【徐霞客闻言,回头一看,心中一惊。他对李憨喊道】: 李憨,快爬上来!别被狼咬到!
【李憨连忙抓住绳索,拼命向上攀爬。野狼见状,向他扑了过来。就在这危急时刻,赵愣从悬崖顶部扔下一块巨石,正好砸在一只野狼旁边。野狼受惊,后退了几步。】
【李憨趁机加快速度,终于爬上了悬崖顶部。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好险!差点就成了狼的点心!
【三只野狼在悬崖下方徘徊了许久,见无法爬上悬崖,才悻悻离去。】
王痴(拍着胸口): 太吓人了!幸好赵愣哥反应快。
【徐霞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大家都没事就好。这峡谷果然凶险,咱们一定要更加小心。休息片刻,咱们继续赶路。
【众人在悬崖顶部休息了半个时辰,补充了一些干粮和水。徐霞客翻看王痴整理的地图,说道】: 过了这处悬崖,前面应该就是金沙江的源头区域了。根据我们之前的勘察,金沙江的源头应该是一片冰川,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是长江真正的发源地。
【众人精神一振,继续向峡谷深处走去。一路上,他们又遇到了暴雨、泥石流等诸多危险,但都凭借着彼此的照应和坚定的信念,一一克服。】
场景七 金沙江源头 冰川 秋
【数日后。金沙江源头,一片广阔的冰川出现在众人眼前。冰川晶莹剔透,如同一座巨大的水晶山。冰川脚下,一股清澈的溪流缓缓流出,汇聚成金沙江的源头。】
【徐霞客、李憨、王痴、赵愣站在冰川前,眼中满是震撼和激动。】
王痴(热泪盈眶): 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这就是长江的正源!
【李憨(兴奋地大喊)**: 太好了!咱们三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以后再也没人敢说咱们是游山玩水了!
【赵愣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默默地点了点头。】
【徐霞客走上前,蹲在溪流旁,用手捧起一捧清水,一饮而尽。清水甘甜清冽,沁人心脾。他站起身,望着眼前的冰川,眼中满是感慨】: 山河壮阔,真相可期。古人误以岷江为长江正源,今日我们“宫束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终于还原了这山河真相。
【他取出笔墨纸砚,在冰川前铺开纸张,开始绘制长江源头的地图。王痴在一旁帮忙研磨,李憨和赵愣则四处勘察,记录着冰川的规模、溪流的流向。】
徐霞客(一边绘制地图,一边说道): 这冰川面积广阔,约有数百里。冰川融化的水,汇聚成溪流,一路向东,流经云南、四川,与岷江汇合,再向东流,成为长江。所以,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而岷江只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
【王痴(认真记录着)**: 先生,我们把这些记录整理好,以后写进书里,一定能让更多人知道长江正源的真相。
【徐霞客点头道】: 正是。我要把我们“宫束班”这几年的勘察经历,一一写进《徐霞客游记》里。从雁荡山的雁湖勘误,到金沙江的长江探源,再到日后我们还要去勘察的云贵高原石灰岩地貌,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让后人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华夏山河的真实面貌。
【李憨(挠挠头)**: 先生,咱们接下来要去哪里?是不是该回家了?我都好几年没见过我娘了。
【徐霞客放下画笔,望向远方】: 回家?咱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这华夏大地,还有太多的山川地理之谜等着我们去解开。云贵高原的溶洞、广西的桂林山水、黄土高原的地貌……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勘察的目标。
【王痴和赵愣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期待的光芒。】
王痴: 先生,无论您去哪里,我们都跟着您!
赵愣: 生死相随。
【李憨(拍着胸脯)**: 对!先生去哪,我们就去哪!不过……先生,等咱们游历完云贵高原,能不能先回江阴一趟?我想我娘了。
【徐霞客哈哈大笑】: 好!等勘察完云贵高原,咱们就回江阴,看看家人。然后,再继续我们的勘探之旅!
【四人站在冰川前,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冰川晶莹,溪流潺潺,仿佛在为他们的初心和坚持喝彩。“宫束班”的四位成员,在徐霞客的带领下,又将踏上新的旅程,去探索更多山河奥秘,去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