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断水困城志不绝,西北一拂换天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最新章节。
雨过天未晴,风从东里缓着往北偏去。合肥城砖一夜之间由烫转凉,女墙上焦黑的痂被雨润软,摸上去像刚结的伤皮。北门里侧的灵堂被雨水压得沉了一寸,白帛轻贴在碑背与木牌上,名字在湿意里发亮,像一盏盏小灯。
张辽系紧臂上的粗布帛带,狼头的焦边被雨泡得发软,他把结又勒死一回,指节泛白。副将踏着湿石来报,声音压得极低:“江东营内夜鼓不作,晨钲未鸣。探子回言,都督更令不用大鼓,改旗为令。另……昨夜后半,西南水门附近,疑有水鬼探路的动静。”
张辽“嗯”了一声,没有惊讶。他早料到周瑜会换刀——火与鼓破不得,便断水断心。他抬手,把风旗递给“火眼”,旗尖微微一挑,白色朝北偏了半寸。
“传令,”他道,“井口搭棚,加双层湿毡;每井设两名‘净水手’,一人沉渣一人布滤。砂盆不撤,锅釜架回堞口——今日他们丢灰囊、腐物,砸井唇与饮水道。箭不用射盔甲,专射灰囊、油罐与抛石机的托板;投来的东西,先沙后水,先灭后辨。记住:能不用水灭的,尽量不用水。”
“诺!”
“再传,”张辽补了一句,“军中一律减半水。军卒每人晨间半碗,午后半碗,夜食不与水,只与粥——粥要稠。民间依此。若有人偷水,先罚其队头。”
副将怔了一下,看见张辽递来水袋,只得接过。水袋很轻,只有两指深。他知道这袋是将军的,心里一酸,把水袋又塞回去。张辽按住,目光淡淡:“我也减半。”
城上风微。远处芦苇带仍湿,巢湖水面铺着一层在雨后生出的细雾。江东营里旌旗未动,像一片静默的森林。静里忽起三声沉钲——不是昨日那种震人心口的雷,而是压着气的闷声,像有人在湖下挥了三下重槌。
旗动。白缨、黑缨、红缨各持其位,前列盾墙推进不急不缓。抛石机的臂一架一架架起,后方有军士搬运一捆捆包得紧密的长麻袋,麻袋外涂泥,防火防弩。再近一点,便能看见麻袋口露出的细灰粉末,从缝里不住地抖落,被风一拂,在旌旗之间化作轻飘的一缕。
“石灰囊。”副将咬牙,“还有……腐肉?”
“灰杀眼,腐腥坏井。”张辽把手放在女墙,石上的凉透着甲传上来,像一面贴着心的镜,“稳住。”
第一轮抛石落下。不是石,是灰囊。囊在空中被风撩开,像一朵朵死白的花在城沿上炸开,灰雨随之扑面。城上几名新卒下意识吸气,被呛得眼泪鼻涕一齐下,手一松,沙盆差点翻。张辽抢步上前,用刀背一压,砂子稳住。他侧身,抄起湿麻袋往灰里一拍,灰立被闷住,“嗤嗤”响,像一群被扼住喉咙的小虫。另一边,一枚陶罐落在井棚旁,“啪”地破裂,黄色的汁液四溅,酸腥里带着一股甜意,像腐烂的果子。
“先沙!”张辽一声,几只砂盆“哗啦”一倒,腥汁被压成一团泥,沿着井棚边缘慢慢爬。净水手早已蹲在井口,布滤已铺,桶上系着粗布,一筐一筐汲上来,静置沉渣,再从布里滴入大釜。釜下不生火,先放明矾、粗盐与少许醋,再静置。民妇把家里仅剩的干净布撕成条,递到净水手手里。有人小声问:“这些水能喝吗?”净水手不答,抬眼看张辽。
“能。”张辽道,“先给伤兵,再给老人和孩子。战兵照令半碗。”
“诺。”
又一轮抛物砸来。灰囊、腐肉、死鱼混在一起,天地间一时满是腥臭。弩手照将令,不射人,只射那些还在空中打旋的麻袋,箭矢穿囊,白灰如雾花开,风一拂,反吹回江东阵前。前列吴兵盾后咳作一团,眼角被灰辣得睁不开,鼻间尽是酸。甘宁笑着低咳两声,举刀背扇风:“都督这一手毒得很。可白虎……也不傻。”
周瑜站在画舫上,不看城,只看风旗。他知道灰的威慑在于“势”,不是一囊一袋能坏一城,而在于让城上的每口水都带疑心、每一口呼吸都带刺。疑心一重,手就慢,慢便是死。他轻轻一挥扇:“小队,西南掩杀——水鬼十六,随甘宁;东水门作势,勿真攻;中军不动,只抛灰,三轮为限。”
“诺!”
甘宁跃上小艇,腰间双刀横插,身后十余名精悍水手,皆裸上身以便沉浮,腰系短匕,手持小木牌与短钩,悄无声息地贴着岸边芦苇,向西南水门绕去。近岸处有一片死水湾,湾里堆着被前夜雨冲下来的枝叶与枯草,天生掩护。甘宁朝后做了个压掌的手势,小艇几乎不发声地滑近。
“水门活闩。”张辽立在城上,侧耳听水,雨后水声沉了一层,像喉咙里压着痰。他向副将比了个手势:“开一线,诱其近。”
活门内,甬道上黑缝细得仿佛没有。缝外的水面起了两道很轻的波纹,像两条鱼背。下一瞬,水下铁钩“叮”的一响,仿佛有什么撞了一下。守门的兵不动,手里的绳更紧。又一响,偏在左侧。第三响未至,水下忽然窜起一个黑影,一只带铁爪的手钩住了门板下沿;紧接着,第二只手、第三只手如游蛇攀墙。守门兵眼角一点,按下机关——连环狼牙“喀喀”落下,门板下沿伸出两排铁齿,正咬住第一只手腕。水下发出一声闷吼,铁齿与骨争了一下,血花在水面开成一朵很小的红。
“拖!”张辽低喝。门内两侧的兵猛地一拉,水下的黑影被拖得后退半尺;甘宁眼疾手快,双刀在水里递进两斫,刀背撞铁,“铛”的一声,他身子一滞,眼里却亮,“好牙!”
“放!”张辽抬手,门闩落,活门扣死,水鬼被困在门外窄缝与壕岸之间。城上弩手早待命,一轮短矢落下,水面“噗噗”出小黑点,像雨倒着下。甘宁翻身抱牌,带人退去,嘴里骂骂咧咧,骂完还笑了一声:“白虎,好牙口。”
周瑜远远望见西南水门边水花乱起,扇尾一敲船舷:“止,不破。换处。断他水,不在一门半户。”他目光掠过合肥城四角,“掘壕,切沟,引上游污水下灌;抛灰再两轮;再用两架轻投车,掷‘石灰雷’入城。不求杀,求乱。”
“石灰雷”是用薄土胎做的空罐,罐里填细石灰与铁屑,再塞上一枚小火子,落地崩开,灰雾四散。此物不甚伤人,专断眼鼻手。江东军中已有匠人昼夜赶造,今晨初成两架。周瑜要的,正是城上每一个人的“手抖”。
城头再起一阵咳嗽。灰雾混着腐腥,让人的脑壳像被钝刀慢慢刮过去。净水手照着张辽的法子沉淀、滤布、加矾盐,水质总算能入口,却仍带着一丝涩。军卒端着半碗水,仰头一饮,嗓子里的刺被水带走一半,剩下一半粘在胸里,像一只小虫挠。有人喉结狂跳,忍住不再去舔碗沿。张辽拿起自己的碗,碗里水不过半指,他仰头饮尽,转手把碗递给一个少年兵:“你还在长个儿,喝。”
少年兵的手抖了一下,眼里红了,低声道:“将军,我不喝。”
“喝。”张辽目光压过去,“你要活着长到穿上我的甲。”
少年兵咬住唇,咕嘟一口吞下,像吞了一口刀。喉头一热,他像被烫了一下,立刻站直了身体,“诺。”
抛车的“石灰雷”落在不远处,灰爆成一团白,像在雨后忽然开了一朵死莲。张辽挥刀背一搅,把灰逼向风下。他眼角看着风旗——白色又朝北偏了一分。西北未至,但北意渐浓。北意一浓,火不利,灰也不利。他在心里轻轻点了点头,像与风打了个招呼。
午后,第三轮抛灰稍歇,江东前列改为木棚罩护,工匠牵着“地龙”——一种覆湿毡的短伏车,龟甲状,缓缓逼近城角,欲掘壕挖根。吕蒙行阵其后,白缨盔一晃,队列步步如尺。他今日一言未多,目光一直盯在城上最大的那个剪影——那黑影站在灰与火之间,不动声色,只把每一只手扶稳、每一只砂盆按牢、每一根井绳换紧。
“今日不取。”周瑜心里清楚,“今日磨。”他在舱内窗下展一张草图,图上画的是合肥城的四角与水脉。他以甲指轻轻点在城东南的一侧,“明日清晨,风若再北分,取此角;若仍东偏,仍磨。切记——心断,比水断还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