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低谷与重生(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光织梦人》最新章节。

凌晨三点的办公室,台灯还亮着暖黄的光。林曦趴在桌上,胳膊底下压着那本《浮灯》设计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陆岩留下的红笔——笔杆上的漆已经被磨掉一小块,是当年画第一盏虚拟灯笼时,被她不小心摔在地上磕的。手机屏幕亮着,沈哲那条“在孤独中坚守”的信息,她已经看了不下十遍。

窗外的天慢慢泛白时,她终于抬起头,翻出抽屉里的“自我设限”实施细则,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不是捆住创新的手,是让创新的光,能照进每个角落。”她想起王爷爷第一次用简化版“灵境”时,手有些抖地摸向屏幕里儿子的脸;想起苏晓说,妈妈在“数字净土”的公园里,第一次主动拍了张没有滤镜的荷花照——这些画面像细碎的光,慢慢驱散了她心里的迷茫。

送别离开的伙伴那天,林曦没说太多挽留的话,只是给每个人递了一本定制的纪念册。册子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他们在织梦的片段:张磊刚入职时做的第一份市场方案,封面上还贴着他画的小太阳;周明研发初代“灵境”时写的代码手稿,页边有他随手画的卡通机器人;甚至陆岩在《浮灯》上线后,熬夜写的用户反馈总结,最后一句是“要让每个看到灯的人,都觉得心里暖”。

“不管走哪条路,都别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让一盏灯亮过。”林曦把纪念册递给张磊时,对方的眼眶红了,接过册子的手顿了顿,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看着他们走出写字楼的背影,秦涯递过来一杯热咖啡:“会好的,真正认同我们的人,会留下来一起种新的芽。”

没过多久,织梦启动了“新芽计划”,面向刚毕业的年轻人开放创作岗位。第一个来面试的姑娘叫小满,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手里攥着一个手绘的“数字老花镜”设计稿:“我奶奶总说看不清‘灵境’的字,我想做一款能自动调亮度、还能保留纸质质感的眼镜——既让老人能看到数字信息,又不会觉得‘隔了层光’。”

林曦看着设计稿上,小满用彩铅画的老人笑脸,忽然觉得心里亮了一下。那天面试结束,她把陆岩的红笔递给小满:“以后用它画设计稿吧,当年织梦第一盏灯,就是用这支笔画的。”小满接过笔,小心翼翼地放进笔袋,眼里闪着光——那是和当年陆岩、林曦一样的光,只是多了份更细腻的温度。

“自我设限”原则落地的第三个月,养老院传来了好消息。王爷爷用小满设计的“数字老花镜”,清晰地看到了儿子在修车铺里忙碌的样子,屏幕里还能调出真实的声音——儿子拧螺丝的“叮叮”声,透过扬声器传出来时,老人的手轻轻按在屏幕上,像是在摸儿子的肩膀。“比之前清楚多了,还不晃眼。”王爷爷在电话里笑着说,“我还跟小远说,这眼镜好,既能看他说的恐龙,也能看我儿子的铺子。”

那天傍晚,林曦看着小满和团队成员围在会议室里,讨论如何优化“数字老花镜”的触感反馈——有人提议加入“纸质摩擦感”,让老人翻数字照片时,能摸到像真实相册一样的纹路。桌上的台灯照着他们的侧脸,旁边放着那本《浮灯》设计稿,陆岩画的灯笼旁边,多了小满画的老花镜草图。

织梦的阵痛还没完全过去,但新芽已经慢慢冒头。林曦拿起手机,给沈哲回了条信息:“孤独的时候,就看看那些被光照到的角落,就知道坚守的意义了。”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窗外的“数字净土”标识灯亮了,光落在写字楼的玻璃上,像一层温柔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