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声名远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就要这块。”
许清安从怀中取出温热的石块,“此物得天地阳气,正合此症。”
原来在运转心法时,他清晰地感知到怀中阳起石与孩童体内的阴寒之气相互呼应——正是以阳克阴的绝佳时机。
药煎好后灌服,不过半个时辰,孩童面色转红,悠悠醒转。
老者喜极而泣,连连叩谢。
此事传开。
保安堂门前更是日日排起长队,有求医的,有问药的,还有专程来瞧“药仙”的。
名声大了,难免引来非议。
这日,几个临安本地的郎中聚在茶馆,议论纷纷。
“听说那许郎中能通草木之语,真是越来越玄了。”
“不过是些江湖伎俩,哄骗无知百姓罢了。”
“可他治好的那些疑难杂症,却是不假...”
正说着,忽见许清安带着竹茹走来。
众人顿时噤声,面露尴尬。
许清安却神色自若,拱手道:“诸位前辈都在。晚辈近日得了一批优质茯苓,特来请各位品鉴。”
说着让竹茹取出几个药包,分赠众人。
郎中们接过一看,果然是上等茯苓,个个色泽莹润,药香纯正。
“这...这是何处所产?”一个老郎中忍不住问。
许清安微笑:“青芝山南坡所产,采于去岁霜降后。”
众人细看品味,果然品质非凡。
方才的猜忌,顿时消了大半。
许清安又道:“医道精深,晚辈所学尚浅。日后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教。”
说罢拱手告辞,留下众郎中面面相觑。
“这许郎中...倒是个实在人。”
“医术如何不论,这气度确是不凡。”
此后,许清安常与城中郎中交流切磋。
有时请教学问,有时分享心得,渐渐化解了诸多误会。
甚至有几个老郎中,也开始参照《指南》用药。
这日,许清安正在堂中诊病,忽见个衙役送来帖子和一个精致的木匣。
帖子是知府大人所发,邀请他参与修订《临安本草》;木匣中却是套文房四宝,附信道:“聊表谢意,望勿推辞”,署名竟是太医院。
许清安怔了片刻,摇头轻笑。声名之来,如潮水般不可阻挡。
唯有以平常心待之,方能不失本真。
是夜,他独坐院中,对月抚琴,琴音淙淙,如清泉流淌。
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那些古朴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生辉。
他想起这一年的种种:从默默无闻的保安堂郎中,到今日声名渐显;
从对《神农百草经》的一知半解,到今日略通草木之语...
医道如月,有盈有亏;
名声如潮,有涨有落。
唯有仁心不变,方能长久。
晨光渐放时,他收起古琴,推开店门。
夏风拂面,带来远山的草木清香。
新的一天,又在药香中开始。
而许清安知道,无论声名如何,他仍是那个保安堂的郎中,以仁心待人,以医术济世。
药香袅袅中,他如常诊脉开方。指尖所触,能感知病气流转;
心中所念,唯济世救人。
忽有所感,提笔在《指南》扉页添上一行小字:
“医者仁心,药者仁术。声名如露,仁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