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药局春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王医官颔首:“这正是医家最高境界。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者,意也,须得天地之心。”
随着校勘深入,工作越发繁重。这日校勘到毒剧药材,如砒霜、水银等。王医官特别谨慎:“此类药物,用之得当则起死回生,用之不慎则顷刻毙命。”
许清安细察这些毒药,闭目感知其性。砒霜燥烈,如烈火焚身;水银沉坠,如寒冰彻骨...皆是非常之物,需非常之法制约。
他想起《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的以毒攻毒之法,提出许多独到见解:砒霜需以绿豆制其毒,水银需以硫黄固其性...
更亲自尝试各种炮制方法,验证毒性变化。有一次不慎吸入砒霜粉尘,险些中毒,幸得及时解毒。
王医官大惊:“许郎中何必亲试?可令死囚试之。”
许清安却道:“他人之命,亦命也。晚辈既习医道,自当以身试之。”
这番话令众人动容。从此药局中形成规矩:凡试新药,医官当先尝。
又半年时光,转瞬即逝。
《临安本草》的修订已完成大半。这日,王医官召集众人:“官家旨意,本草修订需加快进度,限期三月完成。”
众人面面相觑。剩余工作量巨大,三月期限实在紧迫。
许清安道:“晚辈可日夜赶工。只是许多药材需实地查验,恐时间不足。”
王医官沉吟片刻:“可分头进行。许郎中精于药性,可负责药性校勘;其他人分负责文献考证、图谱绘制。”
于是重新分工。许清安的任务更加繁重,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干脆宿在药局,日夜钻研。
这夜,他正在校勘一味罕见药材“龙脑”,忽听藏书阁内有异响。循声望去,见个老书吏正在偷偷翻阅一部古籍。
许清安认得那是《本草经》的珍本,平日秘不示人。
“老丈这是?”
老书吏惊慌失措:“许...许郎中,老朽只是...只是想查个方子...”
许清安细看,发现老书吏手中还拿着纸笔,似乎在抄录什么。他心中起疑,却不动声色:“老丈需要查什么?晚辈或可相助。”
老书吏支吾片刻,忽然跪下:“实不相瞒,老朽孙子得了怪病,多方求治无效。听闻此书载有奇方,故冒险来查...”
许清安忙扶起老人:“老丈何不早言?明日带令孙来,晚辈愿尽力诊治。”
次日,老书吏果然带着孙子前来。许清安细诊之下,发现是罕见的“胎毒之症”,需用特殊方剂。
他结合《神农百草经》的记载,开出方子,又亲自煎药。
旬日后,孩子病愈。老书吏感激涕零,从此对许清安格外关照,常偷偷让他查阅珍本古籍。
许清安借此机会,读到许多外界难见的医典。这些古籍与《神农百草经》相互印证,让他对医道的理解越发精深。
时光飞逝,三月期限将至。
《临安本草》的修订已近尾声。这日,王医官召集众人做最后校订。
许清安负责的药性篇,记载详实,验证充分,受到一致好评。特别是他对许多药材的新见解,都被采纳入书。
王医官感慨:“许郎中之才,可谓青出于蓝。这部《临安本草》,因你增色不少。”
许清安谦道:“晚辈不过尽绵薄之力。真正功劳,当属各位前辈。”
是夜,药局设宴庆功,众人把酒言欢,畅谈半年来的点点滴滴。许清安望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仁,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年,他不仅精进了医术,更明白了医者的责任。药局墙上“仁心仁术”的匾额,在他心中有了更深的意义。
宴罢,他独坐庭院。秋月如水,药香依旧。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那些古朴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生辉。
这段药局岁月即将结束,但医道修行,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