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秋实累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王医官细看各种药材,忽指着一批丹参问:“此物炮制,似与常法不同?”

许清安解释:“丹参活血,宜酒炙。但晚辈发现,若先用铜刀切片,再以黄酒浸泡九日,最后文火炒干,药性更佳。”

说着取来常法炮制的丹参比较。王医官细辨之下,果然许清安炮制的丹参,色泽紫红,气味浓郁,活血之力更胜。

“妙哉!”王医官叹道,“这般妙法,当载入药局规程。”

许清安却道:“此法耗时费力,药局量大,恐难推行。倒是可以注明:若得精制,功效更佳。”

王医官颔首:“考虑周详。看来许郎中不留药局,倒是可惜了。”

许清安微笑:“晚辈在民间,一样可为医道尽力。”

深秋时节,天气转寒。这日保安堂来了个急症患者,是个老船夫,突发心痛,面色青紫,呼吸艰难。

许清安细诊之下,发现是胸痹之症,心血瘀阻。他立即施针急救,又开出血府逐瘀汤。

但抓药时,他发现药柜中的丹参似乎药性不足。闭目感知,果然这批丹参采集过早,活血之力欠佳。

情急之下,他取来新炮制的酒炙丹参,加倍用量。又想起《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的“以气驭药”之法,煎药时特意抚琴相和,以音律引导药性。

老船夫服药后,不过半个时辰,面色转红,心痛渐止。家属千恩万谢,都说许郎中药到病除。

许清安却道:“是老人家正气尚存,药石方能奏效。”

是夜,他独坐院中,对月沉思。今日急救,让他对“药材”有了新认识:同样的药方,因药材品质不同,功效竟有天壤之别。

他取来各种丹参,逐一感知。果然,因产地、采集时节、炮制方法不同,药性差异显着。

有的活血力强,有的养血功胜,有的兼能安神...

“药如人,各有禀赋。”他喃喃自语,“用其所长,方显其功。”

于是,他开始重新整理药柜。不再按常规分类,而是依药性特质摆放:补气区、活血区、安神区...每区又分上、中、下三品,依品质排列。

更妙的是,他凭借对“草木之语”的领悟,能为每味药“量身定制”用法:某批黄芪宜补中益气,某批丹参专活血化瘀,某批茯苓最利水渗湿...

这般整理后,用药更加精准。往往病患一说症状,他便知该用哪味药,取哪个批次。

竹茹好奇:“师父怎知用这批茯苓,而不用那批?”

许清安一一解释,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手指触到药材时,便自然知晓。

而通过口传心授,更易将诸如此类感受转化为具体理论。

霜降这日,许清安忽有所悟。他取来新得的药材,依照五行相生之理重新配伍:将补气的黄芪与活血的丹参相合,佐以安神的茯苓,再辅以调和的甘草...

煎煮时,他闭目凝神,感受着药性在锅中交融变化。但见药液翻滚间,各味药材的灵气相互激发,形成一种和谐的共鸣。

成汤后,他取少许品尝,只觉药力温和而持久,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深入。

“这便是君臣佐使之妙。”他自语道,“非是简单堆砌,而是如调琴弦,各得其宜。”

是夜,他将这番体会记入医案。灯下疾书时,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那些古朴纹路在灯光下流转生辉。

感气境圆满的真正意义,正在于此——不是力量的增强,而是认知的升华。

霜华满地,菊香袭人。

他的医道,如这秋实累累,正在日常中积累,在平凡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