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秋尘履多风霜(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历史唯一仙!》最新章节。

嘉定十七年的秋霜尚未彻底染红武陵山麓,许清安便已收拾停当。

那件青衫依旧,洗得微微泛白,却洁净无尘。

仿佛岁月与风沙皆不忍在其上留下过于刻薄的痕迹。

龟甲横斜在怀,内里乾坤,盛放的不仅是百草千药,亦是一段段即将成为过往的尘缘。

时序轮转,寒暑交替,自临安出奔,忽忽已是七载光阴漫过指尖。

这七年,于凡人而言,是几番春播秋收,是孩童蹒跚学步成了总角少年,是檐下又添了新巢;

于他,却不过是凝丹境初成那近乎停滞的生命长河里,一次极浅极淡的回旋。

修行之路,漫漫长途,凝丹之寿,已非常人可企及。

这七年尘世行走,更多是心境之历练,是对这方南宋山河与众生百态的一次次深沉叩问。

他的面容依旧清俊,眸光温润,倒映着山岚秋水,深处却是一片历经劫波而不惊的沉静。

携着白鹤离了武陵山域,他并不施展那缩地成寸、御风而行的神通。

只依着寻常旅人的步速,甚至更为缓慢。

双足踏过枯叶沙石,丈量着大地起伏的脉络;

呼吸应和着山风林涛,采集着天地间散逸的稀薄清灵。

青衫依旧,成了一道移动的风景,融入这无垠的山河画卷。

这一走,便又是整整三个春秋。

三年间,他的路线迤逦曲折,宛若一条灵动的墨线,于荆湖南路、夔州路、利州东路这广袤的山水舆图之上,细细勾勒。

他先是溯沅水主流而上,过辰、沅、靖诸州。

此乃五溪蛮故地,山高涧深,林莽幽邃,瘴疠之气时或弥漫,却也别具一番原始洪荒之魅力。

他行经之处,多见陡峭如削的崖壁,其上时有悬棺古葬,遥嵌于云雾缭绕之处,沉默诉说着远逝族群的秘辛与敬畏。

深夜,常能听闻自大山最深处传来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傩戏鼓号,伴随着若隐若现的火光与吟唱,穿透重重夜幕。

那是与中原礼乐文明迥异、直通上古的巫鬼之风。

曾于一处无名溪涧旁,遇见一位被“烙铁头”毒蛇咬伤的土家猎户,伤处乌黑肿胀,人已昏迷。

许清安驻足,开启药箱,取金针数枚,迅若闪电般刺入其周身大穴,锁毒下行;

复又于涧边石缝采得几株紫背龙胆草,揉碎敷于伤口,辅以自身一缕精纯生机渡入。

不过盏茶功夫,乌紫尽退,猎户悠悠转醒,恍如隔世。

其家人闻讯赶来,感激涕零,执意要将一枚传承数代、光滑温润的兽牙项链相赠,言说可辟邪保平安。

许清安婉拒,只取竹筒汲涧中清泉畅饮一番,道一声“山高水长,各自珍重”,便在猎户一家怔忡的目光中,青衫飘摇,转入深林不见踪影。

此间民风,悍勇朴拙,敬强者,更感恩义。

次年春深,他折向西北,步入峡州地界。

长江至此,气势磅礴,如巨龙奔涌。

于秭归旧县,他特地去往江边,凭吊三国旧迹,更遥思屈子忠魂。

江风浩荡,自夔门方向扑面而来,带着水汽的腥咸与历史的苍茫,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

仿佛有《楚辞》的瑰丽诗句与《哀郢》的悲怆呼号,夹杂在风涛声中呜咽回响。

过巫峡时,更是见识了造化之奇伟。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江流湍急处,惊涛拍岸,声若奔雷。

有猿群栖息于绝壁古松之上,啼声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正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真实写照。

他于那云雾缭绕、飞鸟难及的千仞绝壁间,偶见数株灵气氤氲、形态奇异的珍卉。

或是典籍中略载一笔的“云雾仙茏”,或是未曾得名的幽兰。

便足尖轻点湿滑崖壁,身形如青鹤凌云,翩然起落间,已将那几株灵药小心采下,纳入箱中特制的玉格之内。

下方江心舟船上,有舟子艄公偶然抬头瞥见,惊为山鬼河伯,或疑是剑仙御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