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天子感恩戴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最新章节。
“科举与否,自有陛下定夺!咱们眼下该做的,是从世家手里捞钱!”
他索性将科举之虑抛诸脑后。此等大事,且让皇帝去忧心吧。此刻的他,只是贪财的“老李”罢了!
门外,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听着屋内笑声,暗自松了口气。
【"呼——"
"险些丢了魂儿!"
四目相对间,二人仍觉心有余悸。
李沐提及科举之事,当真令他们脊背发凉。
"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深远谋略......"
"事关国运的议题也敢直言!"
"万幸万幸!"
只要不再谈论科举,万事皆安。
虽说李沐献策仅能动摇世家根基,未能连根拔起,但眼下已然够用。
这把 剑般的科举大计,还是留待后人决断吧!
长孙无忌再度打量李沐时,目光愈发深邃难测。
屋内的气氛随着话题转移逐渐缓和。
"请!"
"老李再饮此杯!"
"往后我这琼浆玉露,怕是要价比千金了!"
"以你的家底,怕是无福消受咯!"
李世民闻言开怀,举杯痛饮。
李沐的雄才大略,他今日算是领教了。
这般经天纬地之才,科举大业不如就留给这小子筹谋。
横竖是自家血脉!
李世民放松下来,边饮酒边端详李沐。
"你这脑袋究竟如何长的?"
"莫非天赐之才当真如此玄妙?"
李沐摊手苦笑:"总不能剖开头颅给你查验?"
(此处 )
"钻研百家技艺已足够劳神。"
"琐碎政务莫要来烦我!"
"诸葛孔明事事躬亲,最终油尽灯枯不是?"
他轻拍李世民肩头劝慰:
"老李该学学我的处世之道。"
"朝堂上有圣明天子与贤臣良将坐镇。"
"何必事事亲力亲为?大唐缺了你照样运转!"
李世民摇头苦笑,眉宇间尽是无奈。
道理虽明,然身为九五之尊,这社稷重担如何推脱?
"罢了!"
"早知你散漫性子。"
"要逍遥便逍遥去吧!"
"谁叫李某天生劳碌命!"
离去的马车装载着红薯藤,李世民带着家眷侍从启程返京。
车帘外,长孙皇后仍频频回首,与长乐、王婉两个丫头话别。
"定要尊师重道!"
"你们师父虽性喜闲散,却是身怀绝学。"
"用心修习!过些时日再来接你们归家。"
说罢又望向李沐,眸中水光潋滟,满是不舍。
骨肉重逢未久便要分离,教人如何不伤怀?
两个丫头表面恭敬,眼底却跃动着雀跃。
"娘亲放心!"
这逍遥居所比深宫有趣得多,更有数不尽的新奇吃食,她们岂愿离去?
车厢内,李世民与杜如晦对坐,面色仍显郁结。
杜如晦察言观色,轻声劝解:
"公子既无心仕途,陛下不如顺其自然?"
李世民颔首,终究只能作罢。
"只能日后再寻契机,将他召入长安了!"
"原想将这孩子留在身侧,亲自教导,再赐他王爵之位......"
杜如晦瞳孔微缩,心中掀起惊涛。
"天子竟要亲自栽培......"
"莫非存了易储之念?"
当朝东宫储君尚在,若陛下真有此意,必引朝堂震荡。
杜如晦阖目佯寐,不敢涉足这潭浑水。
相邻马车内,长孙无忌与魏征仍难平复心绪。
魏征抚须追思,眸中犹带惊叹。那少年郎展现的磅礴智慧与通天手段,令他至今难忘。
"长孙大人,这李沐究竟师承何处?"
"此等惊世之才,若确为天赐,当荐于庙堂之上,岂能遗落民间?"
长孙无忌颔首道:"此事自当奏明圣上,想必陛下早有计较。"
车驾碾过官道,载着众人各异的心思驶入长安城垣。
......
此刻长安城外。
黑压压的饥民拄着木棍蹒跚而行,破衣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前面...是京城......"
"天子仁厚...定会施粥......"
这些皆是遭 铁骑劫掠的苦主,豪族紧闭粮仓,逼得他们踏上乞活之路。
"吁——"
御驾行至城郊,瞬间被饥民围得水泄不通。
"贵人行行好......"
"小儿就要饿死了......"
程咬金握紧缰绳,背脊渗出冷汗。这些饿绿了眼的流民,随时可能化作恶狼扑来。
"退下!"
"冲驾者斩!"
-----
「看来只能另择时机,带他入京了。」
「本打算让那孩子随侍左右,悉心 ,再加封亲王之爵......」
杜如晦眼皮猛跳,掌心沁出冷汗。
「御前亲自教养......」
「圣意莫非是要......」
当朝太子尚居东宫,若真起易储之念,必是腥风血雨。
老臣索性闭目装睡,只当耳背未闻。
后方的马车里,魏征仍不住摩挲着腰间玉带。
「长孙大人可见过这等奇事?」
「那少年谈吐间竟似洞悉天机,若不荐于朝堂,实乃国朝之失!」
长孙无忌望着车帷外飞掠的树影:「待面圣时自当提及,相信圣上已有圣断。」
车轮滚滚,将重重心事碾入长安城的暮色。
......
此刻城郭外。
骨瘦如柴的流民如潮水般漫过官道,浑浊的眼珠里只剩求生欲。
「听说......皇宫会施舍粥饭......」
他们是被 弯刀逼出来的逃亡者,世族高墙内飘出的炊香,成了最残忍的讽刺。
「闪开!」
程咬金暴喝如雷,却止不住汹涌人潮。饥民枯爪拍打车辕的声音,像催命鼓点。
「求老爷赏口吃的......」
「娃娃快不行了......」
将军虎目圆睁,刀鞘已推开三寸寒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