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让勋贵子弟燃起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朱由校坚信,忠良之臣不会从天而降,必须由掌权之人亲手栽培,悉心引导。
眼前这些青年,只要加以正统教导,严加锤炼,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他缓缓开口,语气深沉,讲起了他们先辈浴血奋战的事迹,提及那些曾为国捐躯、名留青史的功勋人物。
随后,他又透露了些许关于未来军事改革的构想。
说话间,他清楚地看到,六位子弟的脸庞逐渐浮现出光彩,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骄傲与期待。
他要让他们明白,自己这位皇帝与过往不同。不再拘泥于表面安稳,不再对文官集团退让妥协。
他有意扭转大明长久以来重文轻武的局面。
他并未直言,却巧妙传递出一个信号:武将不必再匍匐于文臣脚下,不再低人一等。属于他们的时代,即将到来。
要让这些勋贵子弟燃起来啊!
这话如同烈火点燃干柴,六人心中热血翻涌。
正值年少气盛,胸中自有豪情奔腾。建功立业的契机就在眼前,成功的可能触手可及,谁又愿意袖手旁观?
唯有真正怯懦之人,或早已被歪理浸透心神者,才会选择退缩。
见气氛正浓,朱由校顺势说道:
“你们对我大明朝如今的局势,想必心中有数。朕的羽林近卫军,你们也有所耳闻吧?”
“从今往后,潜心研习兵法谋略,勤练武艺骑射。待武举开考之时,你们六人,必须全部报名参试。”
“朕清楚,这要求不低。半年之内要达到常人多年苦修之功,确实艰难。你们的根基或许不如自幼习武之人扎实。”
“勋贵们自出生起便身处高位,锦衣玉食,何曾沾过粗活的边?便是连提重物恐怕都吃力。”
他们可谓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可朱由校为何仍执意要他们参与此事?根本原因在于局势使然。
北方已定,朝中主事之人大多已换为亲信之臣。
边境奸商也遭重创,三十余家被抄家灭族,走私之风被强力压制。
短期内,无人再敢冒此大险与蒙古私通往来。
接下来,目光自然转向勋贵集团。但对他们却不可如对待商人或文官一般,一刀斩尽了事。
这些贵族虽无实权,在朝堂上亦不常发声,影响力却不容小觑。这影响不在民间,而在皇室声誉及部分臣属心中所留印象。
勋贵多为开国功臣之后,也有例外——譬如助某位皇帝登基者,或在巩固皇权时立下大功之人。
像朱棣靖难之役中的追随者,尽管名义上是叛逆,可历史由胜者执笔。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作新朝奠基之人。
这类人的地位特殊,只要不犯大错,更别提谋反,皇帝通常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安享尊荣。
这份优待,也会延续至后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