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极地远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医魄》最新章节。
奥拉夫缓缓点了点头,用带着浓重北欧口音的英语说道:“孩子,勇气可嘉。在这鬼地方,有时候直觉比经验更可靠。我会盯着你的后背。”这近乎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认可。
萨沙只是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词:“服从。命令。”
初步的认可,在巨大的压力下艰难达成。沈雨霏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那片无尽的冰原之上。
**地狱门户:格陵兰东海岸“冰牙”前进基地**
远征的起点,设定在格陵兰岛东部一片被标注为“绝对荒芜区”的冰盖上,只有一个临时代号——“冰牙”前进基地。即便是乘坐经过特殊改装、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和先进雷达/热能隐身涂层的V-22“鱼鹰”改进型运输机,接近这片区域的过程,也如同一场在死神指尖跳舞的航行。
飞机如同暴风雨中的一片树叶,在超过每秒十五米的下降气流中剧烈颠簸、翻滚。窗外是永恒不变的、令人绝望的灰白色调,天地界限完全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狂暴的雪粒和冰晶填满。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依靠仪表数据和偶尔从云隙中透出的、扭曲的地貌特征,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寻找着那片被预先勘测过的、相对平整的冰面作为临时跑道。
舱内,刺耳的警报声与引擎超越负荷的嘶鸣交织在一起。红灯急促闪烁,映照着队员们紧绷的面孔。所有人都被牢牢固定在座位上,承受着远超常规的过载。沈雨霏坐在林澈身侧,闭着双眼,但她的灵觉早已如同无数条无形的触须,穿透机舱壁,全力感知着外界那混乱、狂暴且充满恶意的能量环境。
“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暴风雪,”她通过内部加密频道,声音微弱但清晰地传递给林澈和王磊,“能量层面更糟……空气中充斥着一种被‘昆仑墟’意志污染、又经过‘地脉寒能’放大后的……‘冰冷狂躁’。它在持续冲击我们的能量过滤场,试图干扰精密电子设备,更麻烦的是……它在放大舱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仿佛是为了给她的判断提供佐证,主通讯频道里突然爆出一阵尖锐的静电噪音,导航屏幕上的高度计和水平仪数据出现剧烈的、毫无规律的跳动。一股没来由的、想要砸碎什么东西的烦躁感,如同瘟疫般在几名队员心头升起。
“启动二级能量过滤!格西喇嘛,请辅助稳定大家心神!技术组,检查所有系统冗余!”沈雨霏立刻下达指令,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
淡蓝色的能量光幕在舱内亮度提升,格西喇嘛低沉的诵经声通过个人频道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技术组成员在颠簸中艰难地操作着设备。几分钟后,通讯杂音减弱,数据波动趋于平稳,那股莫名的烦躁感也渐渐消退。
飞机最终以一个堪称野蛮的姿态,重重地“砸”在冰面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所有人都感到五脏六腑仿佛移位。滑行了漫长而令人窒息的数百米后,这架钢铁巨鸟终于颤抖着在冰原上停稳。
舱门液压系统在低温下发出艰涩的摩擦声,缓缓开启。瞬间,仿佛地狱之门洞开。
**极寒的洗礼与无声的能量侵蚀**
零下四十三摄氏度的超低温,如同亿万把无形的、淬毒的冰刃,瞬间穿透了最外层先进的纳米保温材料,试图冻结血液、凝固思维。能见度不足三十米,狂风卷着比沙子还细密的冰晶,以超过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呼啸而来,抽打在面罩和防护服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噼啪”声,力量之大,足以让站立不稳的人瞬间摔倒。
但这仅仅是物理层面的考验。
在沈雨霏、芦屋青岚、格西喇嘛和玛拉基的感知中,这片冰原更像是一个活着的、充满恶意的能量实体。源自地球深处、亘古不变的“地脉寒能”,带着一种死寂的冰冷,而“昆仑墟”渗透过来的扭曲意志,则如同墨汁滴入清水,与之混合,形成了一种极具侵蚀性和混乱特性的能量背景辐射。这种辐射无孔不入,如同冰冷的潮水,持续不断地拍打着每个人的意识防线,试图瓦解意志,放大内心深处对严寒、对未知、对死亡的恐惧,并悄然加速着体力和精神的消耗。
“全体注意!按照预定序列,快速离机!检查自身装备密封性!能量敏感者持续报告自身状态!奥拉夫,带你的人建立外围警戒!萨沙,协助技术组卸载核心装备!”沈雨霏的声音透过呼啸的风声传来,指令清晰、连贯,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她站在舱门口,肆虐的狂风吹得她身形微微晃动,但她如同钉在原地,灵觉全面展开,如同一个精密的雷达站,同时监控着三个层面:队员们的生命体征与能量场稳定度、周围物理环境的变化、以及那无形能量场的流动与潜在异动。
队员们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迅速在能见度极低的风雪中组成环形防御阵型,并开始利用快速充气技术和预制模块搭建能够抵御极端风雪的半球形强化营地。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而迅速,任何失误,比如手套与袖口之间出现哪怕一秒钟的缝隙,都可能导致瞬间的严重冻伤。
芦屋青岚的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他低声道:“沈领队,这里的‘瘴气’……太浓太重了。式神在这种环境下活动,灵体结构会持续受损,消耗极大。”他身边悬浮着的几个用于警戒的微型纸人式神,光芒明显黯淡。
格西喇嘛盘坐在即将搭建好的指挥帐篷入口处,手中转着念珠,低声诵念着《金刚经》,周身散发着一圈柔和而坚韧的金色微光,将试图靠近的冰冷恶意缓缓推开。
玛拉基则蹲在地上,一只手按在冰面上,闭着眼,眉头紧锁,用他独特的方式“倾听”着冰层之下能量流的细微变化。“冰在‘说话’,”他喃喃道,“很混乱……很痛苦……下面有东西……很大的东西在‘呼吸’……”
沈雨霏将所有这些信息快速在脑中整合。物理环境的极端恶劣已在预料之中,但能量环境的凶险程度和持续性侵蚀,超出了之前的模型推演。这对装备的可靠性、队员的精神耐力,尤其是她自身持续维持大范围灵觉感知的消耗,都提出了极限挑战。
当最后一个装备箱被固定,充气营地初步成型,队员们轮流进入相对“温暖”(仍低于零下二十度)的帐篷进行短暂休整和能量补充时,几乎每个人都从心底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这不仅仅是肌肉的酸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仿佛被抽空般的虚弱感,是持续对抗无形侵蚀的结果。
沈雨霏是最后一个走进指挥帐篷的。她摘下覆满厚厚冰霜、几乎看不清面容的面罩,露出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倦容,嘴唇有些发紫。但她的眼神,依旧如同被冰雪擦洗过的黑曜石,明亮、专注,闪烁着分析的光芒。
她看向正在研究纸质地图(以防电子设备全面失灵)的林澈和王磊,语气凝重地汇报:“能量环境的恶劣程度超预期至少三十个百分点。‘地脉寒能’与‘昆仑墟’意志的混合辐射,对非防护状态下的人员心神侵蚀速率很高,对精密电子设备和灵体生物的持续伤害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冰髓’基地的入口,每在这里多停留一小时,我们的整体状态就会下滑一截。”
林澈看着她,眼中那份赞许更深了些。王磊则指着地图上一个被标记的区域,沉声道:“侦察无人机因强磁干扰和恶劣天气无法起飞。但我们根据陈昊的情报和之前的地质扫描,初步划定了三个最有可能的入口区域。明天,等天气稍缓,我们必须派出地面侦察小组。沈领队,你需要确定优先侦察顺序,并且……可能需要你亲自带队。”
沈雨霏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没有犹豫:“明白。我会根据今晚对能量流变化的监测,尽快给出优先顺序建议。”
极地远征的第一步,就在这物理与能量的双重严酷考验下,艰难而坚定地迈出了。沈雨霏的领队能力,这支成分复杂却精锐无比的团队能否在双重地狱中凝聚不散、高效运作,以及他们能否在这片永恒的白色迷宫中找到那隐藏的恶魔之心,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前方的路途,隐匿在暴风雪与能量乱流之后,充满了未知与致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