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萧萧柳林 血溅残阳(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谁说不是呢?平日里我们经常行走柳林一带,都是刀剑傍身,官家从不过问。但是今日却不同,竟然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蛮横不讲道理,尚未到镇子,他们便拦下我们,二话不说就打。幸亏我们爷儿三个练过,才得以逃脱。”那三人似乎放下了戒备之心,被唤作“老三”的那汉子愤愤说道。

“老三,你还好意思说。如果不是你这头倔驴,不就打不起来嘛。人家索要你的佩剑,给了便是。”

“表叔,我凭什么给他们?那是我花二百钱买的佩剑。再说了,他们是什么人?一没穿官服,二没带官牌,张嘴就索要我的佩剑,强盗吗?”那老三不服。

“你啊你,不但是一头倔驴,还是一头蠢驴。到现在还没看出来吗?那就是官家的便衣,人家理所当然可以索要你佩剑。今天什么日子?册封大典啊。索要你的佩剑为何?防着刺杀。这都看不出来吗?蠢驴!”那表叔自问自答地训斥老三。

听话听音儿。三言两语李凌霄便听明白了,定是柳林镇有石敬瑭安插的便衣在防卫,担心石敬瑭被刺杀,便强行收缴行人过客的随身兵刃。如有反抗者,便动手打人。

“石敬瑭被册封,当皇帝,干我何事?我又不认识他,刺杀他做甚?”

“你不刺杀,并不代表别人不刺杀啊。还记得我们听闻的中元节那天晚上吗——”

“当然记得。”未等那表叔自答,老三便抢着说道:“那晚,两男两女,四把宝剑,愣是夜闯石敬瑭的府邸,刺杀石敬瑭。在石敬瑭的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那叫杀得一个天昏地暗,人仰马翻。表叔,如果我们汉家儿郎都是这样的孤胆英雄,不畏生死,又何愁被契丹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老三说得可谓眉飞色舞,吐沫星子乱飞,就好似他亲眼得见一般。

李凌霄听着老三的描述,不由嘴角上扬,心说:“老三啊,其实你说错了,是三把宝剑,两柄弯刀。阿克的兵刃是两柄弯刀。”

“不提契丹狗,我还没这么大的气,说起这些契丹狗来,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些契丹狗真就是欺人太甚。”另外一个看似年纪不大的男子嘟囔着说道,似怨气很重。

李凌霄不知这人因何提起契丹人便怨气冲天。

“不就是挨了契丹人两马鞭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表叔不屑般地揶揄那人道。

“两马鞭也就算了,还有俺那些货啊,都被那契丹狗日的抢走了。表叔,你说,俺哪点像那个刺客了?在太原城画影图形捉拿刺客,也不画的认真一点,清楚一点,模模糊糊的就一个背影,便指认俺是刺杀嫌犯。你说俺冤不冤?”那人说着说着,便指向李凌霄:“表叔,我还说这个小哥是刺客呢。你看,他的身高胖瘦跟俺差不大离。”

李凌霄微笑着打量这个人,还别说,这人的身高胖瘦与自己真就有着几分相像。

此刻,他已经听了一个大概。原来太原刺杀之后,石敬瑭在太原城画影图形捉拿他们四人。却因夜里刺杀,看不清面目,只能画个背影寻拿。

“难道那晚不是大师兄?若是大师兄,不可能只画自己的背影啊。莫不是那人与大师兄的身形也是相似的?但我与阿克应该不会认错啊?”李凌霄暗自思忖。

“恁得胡说。这个小哥一看就是读书人,哪里像刺客。”这时,表叔出言赶紧拦下那人。

“俺就是开个玩笑罢了。”那人憨憨地笑了。

“玩笑不是乱开的。你也不动脑子想想,他们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是因为你像刺客,而是冲着你的货物去的。”看来这个表叔读过书。

“后来俺也猜到了。真他妈憋屈!流年不利啊。在太原挨了一顿马鞭,丢了货物,今天又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揍,真是岂有此理!小爷俺就是一个生意人,还要养家户口。都赖石敬瑭这个王八蛋,不得好死。”看来不单单是老三敢咒骂石敬瑭,这个人骂起来也不遑多让。

“莫放肆,莫胡言乱语。你们若要寻死,莫拖累了我。”表叔瞪了这人一眼,赶忙出言阻止。然后又瞥了那老三一眼。与此同时,还没忘记偷偷瞄了李凌霄三人两眼。

李凌霄笑了。除了这个被称呼为表叔的,其余那两人真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浑人。如此口不择言,怕是早晚引来杀身之祸,离死不远矣。

“三位,在下这里有些金疮药——”李凌霄便要伸手入怀。

“多谢公子。我们随身也有,待远离这柳林地界,再疗伤不迟。此地可不敢久留啊。”那表叔赶紧施礼谢过,还深深望了柳林一眼,颇为忌惮。

“那就请便。”李凌霄也不多言。

待三人踉踉跄跄走远,李凌霄让尤俊将随身携带的猎叉藏匿在了附近。如果携带到柳林镇,怕是要徒增事端。

柳林镇因柳林而得名,这也是石敬瑭前往柳林的必经之地。

镇外,李凌霄三人并未受到刁难,因为他们没有打眼的随身兵刃。但是,确如刚才那老三所言,镇子周遭游荡着众多官家便衣。单看穿着并不异常,清一色黑色武士巾,外罩黑袍,与普通武者相若。但是,细看他们的神色,目光凌厉,左顾右盼,不放过任何一个来去行人。或许这些人盘查,已非一时半会儿,进出镇子的人寥寥疏疏。

“如此紧张失度,戒备夸张,看来石敬瑭定会从此经过。但愿我此行不虚吧。”李凌霄暗自寻思。眼下,他已经有了计较。

行到镇子里,打眼一看倒是热闹得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街道两厢的店铺都开门营业,更有众多小贩穿梭叫卖。

来时路上,李凌霄曾打问过,距离柳林最近何处可食宿?有人告之是柳林镇。再细问才知,这是一个大的圩镇。因为柳林内的观音阁香火鼎盛,常年有达官贵人来此举办节庆盛事,人来人去,经年不息。诸多商家便寻到商机,蜂拥而至,买来卖去,柳林镇便愈发壮大起来,成为柳林挨近的最大圩镇。

今日,从街头到巷尾,镇子的每家店铺都张灯结彩,看似热闹非常。店铺的掌柜与小伙计开门营业,穿红挂绿,甚为喜气。只不过若细看,许多人的眉宇之间却是“眉蹙如山”,与那一身红绿极不搭调,更不自然。

“李大哥,这个镇子真的好大,抵得上我们十多个尤寨大了。不但大,还这么热闹,就像过年一般。”尤俊左顾右盼,目不暇接,时不时啧啧称奇。

尤寨人,除了尤财,绝少有人出山,常年安居在尤寨“桃源”。尤俊与尤彩便是从未出过天龙山,这是第一遭。

“李大哥,这镇子的人都怎么了?你看那掌柜的,我想买他家东西,他居然拉长个脸,爱答不理,就好像我欠他钱似的。这人真奇怪!”尤彩指着一个脂粉摊的老板抱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