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令出天龙山 曾经恩仇(3)(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你就是追随王晏球将军,定州一役大败契丹贼人秃馁五千铁骑,后任潞州节度使的高行周高将军?”李凌霄绝没有想到,在这个荒山野岭的破败石窟,眼前这个满面沧桑风尘的汉子,竟然是李唐大名鼎鼎的高行周将军。
太原刺杀前夕,李唐张敬达将军与高行周将军已将太原重重包围。石敬瑭势微,为求自保,被逼无奈之下,以割地称臣为条件,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援。那时,李凌霄对高行周将军便有耳闻。特别对他带兵定州一役战败契丹铁骑,更是佩服之至。
“唉——,败军之将,何其言勇!”高行周长叹一声,声音里有着无限凄凉和悲楚。一双原本狠厉的眼睛,此时黯淡无光。
听闻高行周人送绰号“高老鹞”,不但有一双鹞鹰的眼睛,更有一颗老鹞凶狠的心。传闻他治军严谨、苛刻,对敌杀伐果决。
“高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在意一时之得失。而今,石敬瑭只是占据三晋一地,偏安称王,天下还是李唐江山。”李凌霄劝慰一句。
“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对了,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姓李名凌霄。”李凌霄自我介绍完之后,又介绍了尤俊与尤彩。
“原来是李公子,尤壮士,尤女侠,高某失敬了。李公子,你们可是中原武林中人?”单从对三人的称呼上,足见高行周眼光独到。
只是尤彩一阵脸红。
“姑且算是吧。在下三人涉世未深,初入江湖而已。”
“既然初入江湖,缘何舍身前往柳林犯险?”高行周用疑惑的眼光再次打量李凌霄三人。
他心有疑惑:看李凌霄不过是一介书生模样。尤彩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倒是尤俊,颇像一个勇武汉子。单凭这三人,如何有胆量前去柳林搅风搅雨?背后必有隐情。
“我等也是机缘巧合。听闻石敬瑭在柳林被册封,便前往了柳林。唉——,损失几百中原英雄,最终仍是无功而返。”李凌霄既想到了柳林西一同战死的江湖英雄,更想到了柳林东南方那些战死的黑衣人。
“难道没有唐军参与?”高行周急问,随后又长叹一声:“唉——,想来也不会有唐军参与。”
“不,有唐军参与。罗智信将军带领唐军参与了抢夺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难道传国玉玺又问世了吗?”高行周大惊,急急问道。
李凌霄便简单讲述了抢夺传国玉玺的经过。但没有言明,是自己抢得传国玉玺,交予了罗智信。
“这倒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毕竟传国玉玺没有落到石敬瑭这个狗贼手里。”高行周面露兴奋之色。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问道:“李公子因何只说罗智信参与了抢夺传国玉玺?”
“罗智信将军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几乎未做停留,便率领唐军返回了洛阳。”
“罗智信这个小人,他已经被契丹人吓破了胆。然后呢?”高行周轻蔑地说。看来他与罗智信有着很深矛盾。
“然后,天启大师率领长安丐英堂等中原英雄,冲杀到了柳林,滋扰册封大典。”
“天启大师也来了吗?那可是一位得道高僧,曾有恩于高某。对了,长安丐英堂鲍堂主也来了吗?”
“长安丐英堂是一位叫洪野的副堂主率众前来的。”李凌霄说道。
“高某倒是耳闻过这位洪副堂主,与鲍堂主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更是胸怀黎民苍生的活菩萨。”高行周对长安丐英堂应该甚是熟悉,且甚为推崇,一句“活菩萨”可见一斑。随后,他长叹一声,继续说道:“真就是枉费了你们这些江湖英雄的一片赤胆忠心,大厦将倾,实不是一二人可扶起的啊。”
“高将军缘何这么说?李唐尚有几十万的军队,大半个江山,平定石贼叛乱,并非没有希望啊。”李凌霄对高行周的言辞颇为不解。
“李公子,你可知道高某缘何流落到此处吗?”高行周并未回答李凌霄的问题,而是反问一句。
李凌霄摇了摇头。其实他早想问这个问题。毕竟高行周是李唐的赫赫将军,更是潞州节度使。怎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李公子,你可知太原晋安寨一战,李唐因何而败吗?”高怀周再问一句。
李凌霄茫然地再次摇了摇头。
“唉——,我朝内卷,勾心斗角,更有小人当道,焉有不败之理。”高行周再次长叹一声。
这几声接二连三的长叹,可见高行周的心里到底有多少郁闷积压日久,难以疏淤。
他继续说道:“我本镇守潞州。石敬瑭叛乱,我被任命为太原四面招抚兼排阵使,奉旨征讨太原石敬瑭。
若说石敬瑭,平素里也是高某敬服之人,能征惯战,智计百出。李公子,并非我替贼人言好。现而今李唐江山,应十之有三是石敬瑭打下来的。只是此人狼子野心,再加之圣上多疑,致使他而今反叛。千不该万不该,以儿臣侍契丹,引狼入室,毁我中原。唉——,正所谓:一念可为恶,一念可为善。李公子,不好意思,扯远了。”
李凌霄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并未言声。
高行周继续说道:“我军将石敬瑭重围在太原,使其粮草断绝,破城指日可待。奈何,石敬瑭勾结契丹耶律德光,割地称臣。我见契丹人要兵进中原,速速向皇帝陛下求援。请求速派援军,在契丹人入关以前,攻破太原,斩杀石敬瑭。援军尚未到达,耶律德光便率领号称三十万契丹铁骑北出雁门关。张敬达将军轻敌冒进,大败。没办法,只能退守晋安寨,后被包围。
为挽回颓势,圣上在群臣力荐之下,御驾亲征。本无心亲征的圣上,在罗智信、费同天等小人怂恿之下,于怀州裹足不前,且酣饮后悲歌:石郎使我心胆坠地。
当时,晋安寨之围并非不可解,若赵德钧部援手及时,唐军不至于惨败如斯。未成想,圣上与赵德钧二人玩儿起了心机。赵德钧借机胁迫圣上给其子封官,圣上坚决不允。赵德钧这个贼子不喜,便按兵不动,错失救援良机。张敬达将军与高某被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前后夹击,兵败。战败后,张敬达将军被俘,我则败走到了这天龙山。
这些前因后果,恐怕世人有所不知。最终,兵败皆累数张敬达将军与高某之过啊!”
李凌霄听闻这些过往,不觉唏嘘出声。
“将军,诸事都有个因果。所谓天不遂人愿,大概说得就是这样吧。在下还是那句话,石敬瑭依然势微,李唐尚有大半江山,足可与石敬瑭周旋,且待时机平叛。将军缘何露宿在这荒山野岭,不返回长安,重振旗鼓?”李凌霄小心翼翼问道。
“高某回不去了。据传,圣上已经颁旨,不但历数我高行周无能,更说高某已降晋,誓斩高某项上人头。这天大的锅,高某被迫要背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