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袭将军府 虎出樊笼(14)(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江山令》最新章节。
张皇后身后的府邸便是潞王府。
“这是为何?”张皇后更加疑惑。她看着府门前来来往往的路人,并没有一个如费同天般惊慌失措地跑开。
“贵人,这是天机,绝不可泄露。否则,贫道不但会折寿,还有杀头治罪啊。”费同天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还向四周警惕地东张西望,唯恐被别人听到他与这位贵人的低语。
那时,费同天称呼张皇后为贵人。这便是费同天的小心机,因为贵人这个称呼语带双关。一则,自东汉以来,后宫设置贵人这一封号,位置仅次于皇后。虽几经变革,到了隋朝,还存有着这一封号。但到了唐朝,便取消了贵人的封号,由贵妃取而代之。费同天如此称呼张皇后,意有日后入主皇宫的指向。二则,贵人是指大富大贵之人,是阿谀逢迎张皇后的意思。无论哪种意思,张皇后自然是大为受用的。
看到费同天如此神秘兮兮,这便更加勾起了张皇后,以极其诚恳的语气求教费同天。费同天故作极其为难,最后还是咬了咬牙,低声说道:“此为天机,我只说与贵人听,千万千万莫传他人,千万千万。”
张皇后郑重地点了点头,一脸的肃穆。
费同天继续说道:“贫道虽不知贵人身后府邸是哪家的,但观其气象,此乃龙栖之地,龙气浓郁,直上九霄。当然,凡人是看不到的,只有贫道能够感悟得到。不说了,不说了,贫道乃是方外之人,不可冲撞了这浓郁的龙气。故而,贫道扭头便跑。”
听完这话,张皇后可就在心里乐开了花。但是,她也并非一无所知之人。费同天这话确实不应说,不可说,若被人听到,传到当今圣上耳朵里,费同天即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因为,只有皇帝所居之地才是龙栖之地。其他任何地方若敢说是龙栖之地,那便是谋逆大罪。
张皇后掩饰着内心的狂喜,嘴上却未知可否。只是又赏了费同天一些银两,打发他走了。当然,后来张皇后便将费同天的话告诉了李从珂,李从珂也记下了费同天的话。
其实,费同天所有的说辞与邂逅,都是他精心设计好的。他这是在用感情投机,且是一本万利的投机。他早有耳闻,唐闵帝李从厚对功高盖主的李从珂多有猜忌,而李从珂对李从厚也是多有不满。并且,他还从坊间听闻,李从珂迟早要叛反。后来,他又听说李从珂将张皇后立为了侧室。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没想到,这个烟花柳地之人还真就进了潞王府,麻雀登上了凤凰枝,简直匪夷所思。他便想起来,曾戏耍过张皇后。既然张皇后进了潞王府,那就继续利用曾经的戏耍之言,或许能给自己搏取一个将来。于是,他便设计好说辞,刻意在潞王府前与张皇后邂逅了。
没想到,李从珂果然叛乱成功,当上了皇帝。而张皇后也被封为了皇后。张皇后皇后之后,忽然想起了这位“能窥得天机”的费同天道士。便提醒李从珂,要寻到这个神仙道长。李从珂当然记得费同天,更记得龙栖之地的说辞。于是,他派人满世界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费同天。二话不说,李从珂便将费同天封为了国师,且诸事言听计从。
费同天一本万利的投机,终于得偿所愿。
费同天的这些伎俩,李元硕听说之后,早已看透,猜透。费同天既无背景,又无军功,只是单凭三寸不烂之舌,靠着投机,爬到了他这个大将军头上。他自然不爽。但是,他还不能说破,因为李从珂与这位张皇后太过信任费同天,简直奉为神明。他不会去触碰这个霉头。不敢触碰是一回事,看着费同天不爽,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二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李元硕狠狠斜的那一眼,费同天自然是看到了。他本想拿沁州失守一事反唇相讥,但只听李从珂说道:“诸位爱卿,若无其他本奏,便退朝吧。费国师,昨日那两株牡丹开得愈发艳了,烦请国师继续做法事,祈祷天下升平。”
既然李从珂如此说了,费同天便没有反唇相讥,而是回瞪了李元硕一眼。
正要退朝,没想到李元硕还有本奏。
“圣上,微臣还有本奏。”
“爱卿请讲。”李从珂似有些不耐烦地淡淡说道。
“圣上,石敬瑭贼子兵临潞州,微臣坚守尚可,却无良策退敌。”
“什么?李将军,你没有退敌之策?那将如何?潞州若失守,河汉全无屏障。河汉可是京都的北大门啊。”李从珂猛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圣上,并非微臣无能,无策,而是掣肘之事有三。”
“快快给朕讲来,我们君臣一并参详。”李从珂急切地说道。
“圣上,微臣遵旨。其一,因军饷不能及时发放,当下前线士兵怨声载道。据微臣所知,国库已空虚,如何安抚军心?其二,契丹铁骑骁勇无比,战马精良,非是我朝可抗衡的存在。晋安寨一役,我们吃亏就吃在了契丹铁骑身上。”
当李元硕说道晋安寨一役,故意停顿了一下。此时,满朝文武都面露惊恐之色。
晋安寨一役,可以说是唐晋之争的转折点。那时,唐军大兵压境,将石敬瑭围困在太原城。但是,唐军以为石敬瑭已是瓮中之鳖,只是围而不攻,?等石敬瑭粮草断绝,主动投降。正是这样的围而不攻,才给了石敬瑭残喘之机。然后,石敬瑭主动卖国求荣,搬来契丹铁骑,解了太原之围,并在晋安寨大败唐军。经此一役,石敬瑭军威大振,既称了帝,又开始了反攻。故而,满朝文武对晋安寨一役惊恐万分,心有余悸。
“其三——”李元硕瞥了费同天一眼,继续说道:“潞州现屯兵十余万,粮草供给不上,马上就会面临断粮之险。但是,沁水、黄河的桥梁已经销毁殆尽,即使有充足的粮草,也没有办法及时运到前线。”
一时之间,许多目光都投向了费同天。因为,前些时日,就是在这个大殿上,拆桥毁桥的计策主要出自费同天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