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一届“天工杯”大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最新章节。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京城各处的报房、茶楼、酒肆乃至衙门口,便已挤满了争相购买和阅读新一期《大明日报》的人群。

这一期的报纸,用前所未有的特大号字体和醒目的版式,宣告了两件足以震动朝野、影响帝国未来走向的大事。

头版头条,以遒劲的颜体大字通栏标题刊出:

《天兵将发,荡涤南洋!圣天子决意肃清海寇,永靖万里波涛!》

副标题稍小,但同样夺目:《钦命定海侯郑芝龙总督水陆兵马,定国公卢象升领天雄军跨海征讨,帝国水师新型战舰尽出,必为商民复通海路!》

文章以极具煽动性的笔触,详细转引了朝堂决议(当然是经过润色的版本),描绘了南洋海盗如何“勾结西夷残部,肆虐商路”,造成如何“商旅绝迹,税银锐减”的惨状,进而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天启皇帝“爱惜商民、维护海权”的“圣明决断”,以及朝廷调兵遣将的“雷霆之势”。

文章最后以充满信心的口吻展望:“王师所指,丑类必灰飞烟灭!不日将奏凯歌,使南洋诸番,重沐天朝雨露,海路永享太平!” 文字间充满了天朝上国的自信与威严,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这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帝国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

东南沿海的商贾士绅,尤其是那些曾受海盗之害的,无不拍手称快,额手相庆,纷纷传言“陛下圣明,终于要动真格的了!”

内地百姓虽对南洋地理懵懂,但“天兵征讨”、“扬我国威”的字眼,也足以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而在各国的使馆、商馆内,这则消息则被反复研读,信使带着震惊的情报,飞速驶向澳门、马尼拉、巴达维亚乃至更遥远的里斯本和马德里。

然而,真正让更广泛阶层,尤其是士林和民间工匠阶层感到震撼乃至不可思议的,是紧挨着头版新闻的另一个重磅公告,占据了整整两个版面:

《昭告天下士民:首届“天工杯”全国科技发明创造成果评选大典启事》

标题之下,是更为详细的说明:

“朕闻:格物致知,乃强国之本;奇技巧思,实利民之基。自朕御极以来,仰承天命,鼓励实学,振兴百工,幸得天下英才,竞相钻研,诸业皆有新器迭出,便民利国,此乃社稷之福也。

为彰其功,励其志,特设此‘天工杯’全国评选。凡我大明子民,无论士农工商,但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利于生产、便于生活、益于军国、或有裨于格物之理者,皆可报名参选!

由天工院、工部、翰林院共组评鉴司,朕亲任总裁判。评选等第如下:

· 天工至尊奖(一名):赏银元十万,御赐赤金‘天工’勋章一枚,敕封‘天工大匠’称号,秩同五品,子孙可荫一入国子监。

· 一等天工奖(三名):赏银元五万,御赐鎏金‘天工’勋章,敕封‘天工名匠’称号,秩同七品,子孙可荫一入国子监。

· 二等天工奖(十名):赏银元两万,御赐银质‘天工’勋章。

· 三等天工奖(二十名):赏银元五千,御赐铜质‘天工’勋章。

· 优胜奖(若干):赏银元千两,赐‘巧匠’匾额。

报名之期,自即日起,至本年八月中秋止。各州府皆设报名点,详章可询地方官衙或各大学堂。

望天下有识之士,踊跃献技,共襄盛举,使奇思化为实利,巧技福泽苍生,则帝国盛世,永续万年!钦此。”

公告末尾,赫然盖着皇帝的玉玺和天工院的大印。

这份公告,其意义之重大,远超征讨南洋的海军新闻。

它不仅仅是一份悬赏令,更是一份由帝国最高权力发出的、对“奇技巧思”的正式正名和前所未有的崇高礼遇!

十万银元!

五品官身!

御赐勋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