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现场诊断考核(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谛听术捕捉到微弱肠鸣音异常,伴有间歇性气过水声…】`
`【结合行为观察与体表特征,综合判定:疑似肠道梗阻(不完全性),伴随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倾向。】`
`【可能性病因:误食异物(如塑料、毛发团、坚硬粪块)或寄生虫性肠套叠。】`
就是这里!
廖奎抬起头,面向评委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3号猪,主要问题在肠道。疑似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者肠子打了个结,堵住了,下不去。”
他用的完全是口语化的描述,没有任何专业术语。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肠道梗阻?他咋看出来的?”
“离那么远,也没量体温,也没摸肚子,就敢这么断定?”
“瞎蒙的吧?这比农技站的李技术员说得还玄乎!”
李文军更是皱紧了眉头,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同伴说:“荒谬!肠道梗阻需要结合腹部触诊、听诊,甚至X光才能确诊!仅凭肉眼观察,毫无根据!”
评委席上也出现了分歧。一位老农技专家扶了扶老花镜,质疑道:“廖奎同志,你这个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看到这头猪只是精神不好,你怎么就能确定是肠道问题,而不是普通的感冒或者消化不良?”
另一位领导也附和:“是啊,说话要讲科学,讲证据嘛!”
面对质疑,廖奎没有丝毫慌乱。他指了指猪栏,依旧用他那朴实的语言解释道:
“看它趴着的姿势,后腹部不敢使劲贴着地,说明那里不舒服。”
“它尾巴根偶尔会哆嗦一下,不是赶虫子,是肚子疼的抽抽。”
“仔细听,能听到它肚子里有‘咕噜咕噜’的怪声,跟正常肠子响不一样,是气和水过不去的声音。”
“眼窝有点塌,鼻子干,是缺水了。为啥缺水?因为上面吃不下,下面拉不出,身体里的水耗干了。”
他每说一句,就指向猪的某个细微特征。这些特征,若非极度细致的观察和对猪只行为习性的深刻理解,根本难以捕捉和关联起来。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许多人顺着他的指引看去,似乎……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评委席上,谢薇的眼睛亮了起来。她快速在本子上记录着,然后对旁边那位提出质疑的老专家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老专家将信将疑地又看了看那头猪,眉头紧锁。
“那你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梗阻?初步处置建议是什么?”主考官,那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开口问道,语气平和,带着考较的意味。
廖奎沉吟了一下,根据系统提示的两种最大可能性,结合经验选择了更常见的一种:“很可能是吃了啥难以消化的东西,卡住了。建议先别喂食,灌服少量植物油(比如豆油)润滑肠道,观察能否随粪便排出。如果不行,或者猪疼得厉害,就得……就得请兽医动手了。”
他差点顺口说出“劁猪刀划开肚子取出来”,幸好及时刹住,改成了更符合“规范”的“请兽医动手”。
他的回答,虽然没有李文军那般引经据典、科学术语频出,但却精准地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并且给出了在现有条件下最实际、最具操作性的处置方案。
评委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主考官点了点头:“观察细致,判断有一定道理,处置建议符合实际。通过。”
虽然没有高分赞扬,但“通过”两个字,已然是对廖奎最大的肯定!
廖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微微鞠躬,走下了考核区。
老王头在外面激动得差点把麻袋包裹扔上天,被赵小深死死按住。赵小深也长舒一口气,对着廖奎竖起了大拇指。
而李文军的脸色则有些难看。他无法理解,一个连“病原体”都写不出来的人,怎么可能仅凭“看”和“听”,就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体系。
廖奎没有理会其他人的反应。他默默地走到一旁,心里清楚,这场诊断考核,他赢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那份系统加持下、近乎本能的“洞察”与“共情”。
这让他更加确信,他这条路子,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广场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一个穿着普通中山装、一直默默观察着比赛过程的中年男子,在本子上写下了“红星公社廖奎:观察力异常敏锐,诊断方式独特,疑似具备特殊直觉”的字样,并在后面打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暗流,依旧在涌动。
接下来的重量估算和实操,才是真正考验硬实力的时刻。他这条土鱼,刚刚在诊断的浅滩显露出了独特的鳞光,能否在更深的激流中稳住身形,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