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乡亲的情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廖奎和谢薇要被发配去北大荒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红星公社的每一个角落。最初的震惊与愤慨过后,一种更为深沉而质朴的情感开始在社员们心中涌动。

从第二天一早开始,公社大院那间临时拨给廖奎和谢薇落脚的小仓库门前,就变得络绎不绝。

老王头是第一个踹门进来的,他手里提着一大块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直接塞到廖奎怀里,瓮声瓮气地说:“拿着!老子去年冬天腌的咸肉,底下埋了花椒,耐放!北大荒那鬼地方,缺油水的时候,切一片能顶半天!”他说话还是那么冲,但眼神里的关切却不容错辨。他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用力拍了拍廖奎结实的肩膀,那力道,带着一种男人之间无需言说的支持。

“谢了,老王头。”廖奎也没跟他客气,接过沉甸甸的咸肉,感受着那份实在的分量。他知道,这老伙计是把家里最好的存货拿出来了。

紧接着,赵小深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这个年轻的知青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稚气和激动:“奎哥哥!谢姐!我……我跟你们一起去吧!我力气大,能干活!到了那边,也有个照应!”他眼神热切,显然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廖奎看着这个曾经跟在身边学技术、眼神清澈的小伙子,心里一暖,但态度坚决地摇了摇头:“小深,你的心意我和谢薇领了。但那边情况不明,我们是去接受分配,带着你不合适。你留在公社,好好干,把咱们的技术小组维持下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赵小深还想说什么,但对上廖奎沉稳而不容置疑的目光,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重重地点了点头:“奎哥,你放心!技术小组我一定看好!你们……你们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的!”他挠了挠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我记的一些养猪心得,廖哥你带着,说不定用得上。”

陈卫红则带着妇女队的一帮嫂子、婶子们,几乎是把谢薇给“包围”了。她们拿着新纳的千层底布鞋、厚实的棉袜子、搓好的麻绳,还有各家各户凑出来的干豆角、萝卜干、蘑菇干,一股脑地往谢薇手里塞。

“小谢啊,这布鞋你拿着,走路跟脚,比买的胶鞋暖和!”

“这几双袜子,都是新棉花絮的,脚暖和了身上就不冷。”

“这些干菜带着,那边要是没啥吃的,泡开了也能顶一阵子。”

“这包是各样菜种子,咱这儿的土菜,到了那边试着种一种,指不定能活呢!”

七嘴八舌的关怀,粗糙却温暖的手掌,让谢薇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不是委屈,而是被这铺天盖地的善意深深感动。陈卫红一边帮她把东西归拢,一边红着眼圈低声安慰:“别怕,小薇,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廖奎是个有本事的,你也是个坚强的,两口子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在一片喧闹中,刘淑芬和张小花也来了。两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挤在前面,而是等人都散了些,才默默走过来。

刘淑芬手里拿着一件半新的、浆洗得发白的男式劳动布工装,递到廖奎面前,眼神复杂,声音很低:“奎……廖奎,这工装厚实,耐磨,你干活的时候穿……比好衣服经造。”她飞快地瞥了一眼旁边正在整理干菜的谢薇,眼神微微一黯,迅速将工装塞到廖奎手里,便低头转身走了,只有微红的眼角泄露了她并不平静的内心。

张小花则拿着一个小布包,走到谢薇面前,声音细若蚊蚋:“谢薇姐姐……这,这是我自个儿采的野菊花,晒干了,听说泡水喝能去火……那边天干,你……你留着喝。”她不敢看谢薇的眼睛,把布包塞给谢薇后,像是怕听到什么,也赶紧扭头跑开了,那微微耸动的肩膀,显露出少女心事彻底落幕的酸楚。

廖奎和谢薇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都是暗叹。有些情愫,注定只能掩于岁月,埋于心底。

面对乡亲们送来的堆积如山的物品,廖奎和谢薇心中既感动又有些犯难。很多东西体积大,不易长途携带,而且太过显眼。

中午,李主任召集了公社干部和技术小组的核心成员开了个小会。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李主任敲了敲桌子,“公社不能光看着,得表示表示。我的意见是,从公社的储备粮里,给他们拨五十斤全国粮票,再拿二十斤菜籽油票,这个轻便,全国通用。另外,仓库里还有几捆上好的麻绳,两把新打的镰刀,一并给他们带上!”

众人都没有异议。

这时,廖奎站起身,从贴身的内兜里取出一个用手帕包好的小包,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沓崭新的大团结。他将其推到李主任面前,神色认真:“主任,这笔钱,一共一千块,是我和谢薇的一点心意,留给公社。”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一千块!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一个壮劳力一年也未必能攒下一百块。

“奎子,你这是干啥?!”李主任霍然起身,“你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正是用钱的时候!这钱我们绝不能要!”

“主任,您听我说完。”廖奎语气沉稳,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这钱,不是白给公社的。第一,算是支持咱们公社的养猪事业,买些优良种猪,或者改善猪舍。第二,作为咱们畜牧兽医技术小组的活动经费,买书,买器材,或者奖励学得好的年轻人。我和谢薇虽然走了,但希望咱们红星公社的技术根子不能断,还得发扬光大。”

他看着李主任,又看了看陈卫红、老王头和赵小深这些技术小组的骨干,眼神真诚:“我们在红星公社学的手艺,立的根基,一辈子都忘不了。这钱,就当是我们为这片土地尽的最后一点心力。”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廖奎这番举动和话语震撼了。他自己前途未卜,身处逆境,想的却还是公社的发展,技术的传承。

李主任的眼圈彻底红了,他颤抖着手,拿起那沓沉甸甸的钞票,感觉有千斤重。他了解廖奎,知道这孩子主意正,决定了的事不会改变。

“……好!好!奎子!”李主任声音哽咽,重重拍了拍廖奎的肩膀,“这钱,公社收下了!我李在这里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绝不辜负你和谢技术员的这片心!咱们红星公社的养猪场,还有技术小组,一定会办得更好!将来……将来要是你们在外面……累了,想回来了,公社,永远有你们一口饭吃!”

这一刻,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这份超越了个人得失的情谊,如同一道暖流,深深浸润在每个人的心中。

接下来的两天,廖奎和谢薇一边接受着乡亲们源源不断的馈赠,一边悄悄将大部分体积大、不易保存的物资,以及那珍贵的粮票、油票,都转移到了系统空间之内。明面上,他们只留下两个看起来鼓鼓囊囊、实则装着轻便物品的行李卷。

离别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但红星公社用它最朴实无华的方式,为他们装备了远行的勇气和对抗严寒的温暖。这份沉甸甸的乡情,将是他们未来在北大荒风雪中。

红星公社的暖意与馈赠,如同给即将远航的船只加载了压舱石,沉重,却让人心安。但廖奎深知,前路是真正的惊涛骇浪,仅靠这些来自关内的物资和情谊还远远不够。在离开前的最后时光里,他将重心放在了外人无法窥见的系统空间之内,进行着更具针对性的最后优化。

夜深人静,公社仓库的小房间里,廖奎和谢薇的意识沉入了那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之前随手种下的蔬菜长势依旧喜人,但廖奎的目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长加速。他将乡亲们赠送的各种种子一一取出,特别是那些耐寒、耐贫瘠的品种,如土豆、萝卜、大白菜以及生命力顽强的麸子(一种黍类)。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大面积播种,而是划出了一小块试验田。

“薇,我们把这块地的温度调低一些试试。”廖奎意念微动,尝试引导空间模拟外部环境的低温。效果并不完美,空间的“灵韵”似乎更倾向于促进生长,对抗他的“降温”指令,但最终,这块试验田区域的温度还是明显低于周围,土壤摸上去带着一丝真实的凉意。

他们将耐寒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下去,密切观察着发芽和生长情况。同时,廖奎指挥着谢薇,将之前与李逍遥交易得来、原本堆放在储物区的大量粮食,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玉米、高粱等粗粮放在易取用的外侧,精细米面和压缩饼干则妥善收藏在内层。那些厚重的军用棉衣、棉被,也被重新整理,确保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取出。

“启动【虚拟训练空间】,环境设定:北大荒冬季,暴风雪,户外。”廖奎下达了指令。

瞬间,周围景象变幻。温暖如春的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呼啸的狂风、漫天卷地的鹅毛大雪和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混沌世界。刺骨的寒意即便只是模拟,也让人精神一紧。

廖奎没有进行战斗训练,而是设定了几个极其具体的场景:

1.牲畜紧急救治:模拟在风雪中,发现冻伤的牲口,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初步处理和转移。

2.极寒环境生存:模拟在迷失方向、燃料耗尽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工具(如斧头、煤油灯)快速搭建临时庇护所,并寻找可燃物。

3.物资搜寻与伪装:模拟在空旷的雪原上,如何利用地形隐藏从空间取物的动作,以及如何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包装(如压缩饼干包装)进行无害化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