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掩护与畜牧科的认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坐在冰冷的炕沿上,看着窗外雪后刺眼的阳光,廖奎和谢薇的心情却如同屋外的积雪,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复杂的冰层与暗流。父母的处境依旧令人揪心,营救之路漫长而艰险,但至少,他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并且为自己后续的行动,打下了一个看似稳固的、不引人怀疑的根基。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如同潜伏在雪地里的猎手,需要更多的耐心、智慧和运气,去等待和创造下一个接近父母、并最终将他们带离苦海的机会。北大荒的冬日还很长,但希望,已然在绝望的冻土下,悄然生根。

科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韩志刚正拿着扫帚清扫院里的积雪,秦技术员叼着烟袋锅,蹲在猪号门口检查食槽,看见廖奎,只是抬了抬眼皮,算是打过招呼,但那眼神里已没了最初的疏离,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平等的审视。

“廖哥,回来啦!镇上咋样?有啥新鲜玩意儿不?”韩志刚年轻,好奇心重,凑过来小声问道。

“还能咋样,冷清得很,东西也少,就换了点针线盐巴。”廖奎笑了笑,回答得滴水不漏,顺手接过韩志刚手里的扫帚,“我来吧,你去看看三号栏那几头猪崽,昨天看着有点抢食。”

“好嘞!”韩志刚应了一声,麻溜地跑开了。

廖奎一边扫雪,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试点猪舍的情况。猪群状态依旧稳定,与旁边对照舍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他心中稍定,工作的顺利进展,是他和谢薇在此地立足的根本,也是将来一切行动的基础。

上午九点,张振山科长召集科内开了一个简短的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入冬以来的工作情况,并重点讨论廖奎的冬季防病试点。

轮到廖奎汇报时,他没有过多赘述过程,而是拿出了那份在【幸福小屋】内精心准备、措辞谨慎却数据扎实的总结报告。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防风保温、垫草管理、饲料调整等关键措施的具体做法和观察到的效果对比,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成活率、发病率、平均增重等)说话,避免使用任何超越时代认知的术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试点猪群在极端严寒下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长态势得到了有效保障,预计能为开春后的繁殖和育肥打下良好基础,间接减少因疾病和死亡导致的损失。”廖奎结束汇报,沉稳地坐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张振山科长拿着那份报告,又翻看了几下,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赞许神色。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目光尤其在秦技术员脸上停顿了一瞬,然后重重一拍桌子:

“好!非常好!”

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廖奎同志这份报告,写得很实在!数据清楚,效果明显!大家都看到了,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猪种,试点和对照,就是两个样子!这说明什么?”他目光炯炯,“说明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说明肯动脑子、肯下功夫,就能出成绩!”

他拿起报告,看向廖奎:“廖奎,你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不仅解决了我们科眼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一套在北大荒极端气候下可行的畜牧防病管理方法!我已经向杨场长汇报过了,场部高度重视!”

他顿了顿,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杨场长指示,你的这套方法,要尽快形成详细的操作规范。等到开春化冻,条件允许,就要在我们畜牧科全面推广!如果效果持续稳定,还要考虑向全场其他的畜牧点推广!你这是为我们第七农场的畜牧业立了一功啊!”

全面推广!立了一功!

这无疑是极高的肯定和荣誉!意味着廖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实绩,真正在第七农场站稳了脚跟,并且进入了场部领导的视野。

韩志刚一脸崇拜地看着廖奎,其他几位老职工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就连一直沉默的秦技术员,也微微点了点头,虽然没说话,但那种默认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谢谢科长和场领导的肯定,我会尽快把规范整理出来。”廖奎站起身,语气依旧平稳,没有因为表扬而忘形。

张振山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会议又讨论了一些其他事务后便散了。

散会后,张振山单独把廖奎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坐。”张振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先坐下了,拿出烟盒,递给廖奎一支。廖奎摆手表示不会,张振山便自己点上,深吸了一口。

“廖奎啊,这次你确实干得漂亮。”张振山吐出一口烟圈,语气比在会议室时更随意了些,“杨场长对你印象很深,上次你提出试点的时候,他就觉得你小子是块料。现在看来,没看走眼。”

廖奎谦虚道:“都是科长领导有方,还有秦技术员他们平时的指点。”

“哎,功劳就是功劳,不用过分谦虚。”张振山摆摆手,“有能力,又踏实,这样的同志,农场是重点培养的。”

他弹了弹烟灰,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杨场长前两天跟我提过一嘴,说开春后,可能有个去兄弟单位交流学习的机会,主要是关于牲畜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方面的。咱们场这方面底子还比较薄,需要向外面的先进单位取取经。杨场长的意思,是希望派个懂技术、又年轻的同志去。”

他看向廖奎,目光意味深长:“你这次试点成功,证明了你的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到时候,如果真有这个机会,你可是重点考虑对象。”

兄弟单位交流学习!

廖奎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涌上心头,又被他强行压下,面上只是露出适当的惊讶和一丝受宠若惊:“我?科长,我这刚来没多久,经验还浅,怕是……”

“经验是积累的,能力是看得到的。”张振山打断他,“场里看重的是潜力。你好好干,把推广的事情落实好,这就是最好的准备。”

“是!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科长和场领导的信任!”廖奎立刻表态,语气坚定。

从张振山办公室出来,廖奎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绝佳的机会!“兄弟单位交流”,这意味着合理的、较长时间的外出!活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第七农场!这无疑为他后续寻找机会接触西山,甚至策划更进一步的行动,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且合法的“外壳”!

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回到畜牧科的工作岗位,继续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但心中的计划已然开始围绕着这个潜在的机会悄然调整和细化。

下班回到土坯房,廖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谢薇。谢薇听后,眼中也迸发出希望的光芒。

“交流学习……这真是太好了!”她压低声音,难掩兴奋,“如果能成行,我们活动的余地就大太多了!”

“嗯。”廖奎重重点头,目光锐利,“但这只是可能,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此。当前最重要的,一是做好本职工作,巩固地位,争取这个机会;二是利用父亲提供的信息,寻找下一次接触的稳妥时机和方法。”

希望如同涓涓细流,开始从不同的方向汇聚。工作的认可带来了地位的提升和潜在的行动便利,而与父母建立的联系则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尽管前路依旧艰难,但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地增加。夜晚,在【幸福小屋】的灯光下,两人对着那张精细地图,开始更加具体地谋划,如何将父亲提到的“东面溪涧捕兽洞”与这潜在的“外出交流”机会结合起来,织就一张拯救至亲于水火的希望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