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秦大山的秘密:学习班的开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思想改造队”的工作如同犁地,一遍遍深耕着第七农场原本就并不松软的土壤,将许多深埋的、不为人知的过往翻搅出来,暴露在审视的目光下。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即便是那些看似最普通、最不起眼,只想埋头钻研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技术员。

秦技术员——秦大山,也被约谈了。

这消息让畜牧科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在众人印象里,秦大山是个有些古板、技术保守但经验丰富的老兽医,平日里话不多,除了牲畜病害,似乎对其他事情都缺乏兴趣。他就像农场里那些老旧的农具,沉默,耐用,却很难引人注目。

他被叫去谈话的时间不长,回来时,脸色却比去时难看了十倍。那是一种混合着灰败、惊惧和深深疲惫的脸色。他原本就有些佝偻的背,似乎弯得更低了,走路时脚步虚浮,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主心骨。整个下午,他都沉默地待在自己的小工具间里,对着那些擦拭得锃亮的兽医器械发呆,连韩志刚请教问题,他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摆了摆手,完全没有往日的耐心。

这种异常的低落持续了两天。直到这天晚上,畜牧科轮到他值夜,观察几头刚做完小手术的猪崽情况。廖奎因为白天有些工作没处理完,也留得晚了些,准备离开时,发现工具间里还亮着灯,隐约传来一股浓烈的、劣质烧刀子的气味。

廖奎本不想打扰,但想到秦大山近两日的状态,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没有回应。廖奎顿了顿,推开虚掩的门。

只见秦大山独自坐在一张小马扎上,背对着门口,面前的小木凳上放着一个掉了漆的军用水壶壶盖,里面小半盖透明的液体散发着刺鼻的酒气。他并没有喝,只是佝偻着背,低着头,花白的头发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凌乱苍老。

“秦叔?”廖奎轻声唤道。

秦大山猛地一颤,像是受惊的兔子,慌乱地伸手想去遮挡那壶盖,发现是廖奎后,动作才僵住,随即又颓然地松开了手。他转过头,脸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眼神浑浊,充满了血丝。

“是……是小廖啊……”他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酒意,“还没……还没回去?”

“这就回了。看您这儿亮着灯,过来看看。”廖奎没有离开,反而走近了些。他闻到秦大山身上浓郁的酒气,看来已经喝了不少。

秦大山咧了咧嘴,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他拿起壶盖,仰头将里面那点酒液一口灌了下去,辛辣的液体让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眼泪都出来了。

“回……回哪儿去?”他抹了把脸,眼神迷茫地看向窗外漆黑的夜,“哪儿……哪儿才是家啊……”

廖奎沉默着,没有接话。他能感觉到,这个平日里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老技术员,此刻正处在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刻。

酒精和连日来的压抑,似乎终于冲垮了秦大山心中那道坚守多年的堤坝。他不再看廖奎,而是盯着地面上某处虚无的点,开始断断续续地、含混不清地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廖奎倾诉:

“他们都以为……我秦大山就是个土包子,老古板……只会给牲口看病……”他嗤笑一声,带着无尽的自嘲和酸楚,“谁……谁还记得……当年南边榕城……‘秦氏织造’……那也是响当当的字号……”

廖奎心中一动,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我爹……我爷爷……那是真正懂行的人……绫罗绸缎……进出口……跟洋人打交道……”秦大山的眼神飘忽起来,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那回忆里或许有亭台楼阁,有丝绸的光泽,有往日的繁华,“家里……大宅子……酸枝木的太师椅……还有……还有我娘房里的那架西洋自鸣钟……叮叮当当的……”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带着哽咽:“可后来……都没了……都没了啊……什么民族资本家……就是砧板上的肉……厂子没了……宅子没了……我爹……一口气没上来……”

工具间里只剩下他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呜咽。廖奎依旧沉默,他能想象那是一场怎样的倾覆与奔逃。

“我……我那时候刚学了点兽医的皮毛……家里出事……就……就跟着人一路跑……不敢停……不敢回头……”秦大山用力搓着自己的脸,似乎想让自己清醒些,又像是想搓掉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最后……最后躲到这北大荒……天高皇帝远……就想……就想靠着这点手艺……混口饭吃……安安生生……了此残生……”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廖奎,里面充满了恐惧和不甘:“我……我改了名字……大山……多土的名字……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不想跟过去有半点牵扯……我钻研技术……不与人争……就想图个安稳……怎么……怎么还是不肯放过我?!他们……他们怎么连这个都查出来了?!”

他的情绪激动起来,声音带着哭腔,却又不敢放大,只能压抑在喉咙里,变成一种痛苦的嘶鸣。那天的谈话,显然触及了他埋藏最深的秘密,将他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平静假象彻底击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廖奎看着他痛苦扭曲的脸,心中五味杂陈。他一直觉得秦大山技术保守,有些固执,却从未想过,在这副平凡甚至有些平庸的躯壳下,竟然藏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时代的洪流滚滚而过,不知碾碎了多少个如“秦氏织造”般的家族,又将多少个“秦大山”这样原本可能有不同人生轨迹的人,冲到了北大荒这样的角落,让他们只能将过去的辉煌与伤痛深深掩埋,用沉默和专注来换取一丝卑微的安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