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陈式被俘益州定(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穿越,兴复汉室》最新章节。

西门的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的瞬间,魏延的五万大军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入成都城。李堪率六千残兵在前面带路,指引着朝廷军向城内的关键位置推进——中军大营、府衙、粮仓、武器库,每个目标都有专人负责,动作迅速而有序。

城内的陈式残兵们,大多没有抵抗。有的士兵听到喊杀声,直接放下武器,跪在路边投降;有的则趁乱逃跑,想回家见亲人;只有少数陈式的亲信,还在负隅顽抗,却很快就被朝廷军淹没。

卓远率领的士族私兵,也在同时行动。他们控制了城内的主要街道,设置路障,防止陈式的残兵逃跑,同时派人去府衙,保护陈式的家眷——这是魏延特意交代的,要留着陈式的家眷,用来劝降陈式。

陈式被卓远的私兵绑着,押往西门。他的右腿还在流血,走路一瘸一拐,脸上满是绝望和不甘。当他看到西门城楼上飘扬的“汉”字大旗,看到魏延身着银甲,站在城楼上指挥士兵时,心里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陈式,你可知罪?”魏延的声音从城楼上传来,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陈式抬起头,看着魏延,嘴角露出一抹冷笑:“我陈式割据益州,与你为敌,今日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我有一事不解,李堪为何要背叛我?我待他不薄,给他兵权,给他封地,他为何要这样对我?”

魏延笑了笑,道:“你待他不薄?你强占他的川北盐井,克扣他的军饷,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拔剑要斩他,这也叫待他不薄?陈式,你最大的错误,就是识人不清,而且太过自私,只想着自己的权力,却不顾手下人的死活。”

陈式愣住了,他想起自己确实因为盐井的利润分配,和李堪争执过,也确实拔剑威胁过他。可他没想到,李堪会因为这些事,背叛他。他张了张嘴,想辩解,却发现无话可说。

“主公仁慈,念你曾是汉室将领,虽割据一方,却也没有投靠曹魏,饶你妻儿性命。”魏延道,“我会派人把你押往江陵,听候主公发落。至于你在益州的罪行,主公会秉公处理。”

陈式低下头,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不由自己掌控了。

随后,魏延下令,全军停止追击,开始安抚城内百姓。首先,打开城内的粮仓,派士兵挨家挨户地向百姓发放粮食。每个百姓都能领到五斗大米、两斗小麦,足够一家人吃半个月。士兵们背着粮食,敲开百姓的家门,微笑着将粮食递过去。百姓们捧着久违的粮食,有的哭出声,有的对着士兵磕头,嘴里说着“谢谢朝廷军”“谢谢陛下”。

其次,派人清点陈式强征的士族田产。陈式在益州割据期间,强占了不少士族的土地,用来赏赐自己的亲信。魏延按照战前与卓远等士族的约定,派人逐一核对田产账目,将被强占的土地归还给原主人。卓远等士族首领亲自到府衙道谢,承诺会全力协助朝廷军维持秩序,安抚士族和百姓。

最后,清剿城内残余的陈式残兵。对于那些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魏延下令,愿意回家的,发放五两白银作为路费;愿意继续从军的,编入朝廷军,享受正常的军饷和待遇。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残兵,则坚决镇压,确保城内的安全。

成都城内的秩序,很快就恢复了。第一天下午,市集就重新开放了。商贩们打开店铺,摆出商品,虽然商品不多,却也吸引了不少百姓前来购买。孩子们追着朝廷军的战马奔跑,手里拿着刚买的糖人,笑声传遍了大街小巷。城墙上的士兵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肃,偶尔会和百姓们挥手打招呼。

三天后,诸葛瞻率领的两万大军也抵达了成都。他带来了南中的好消息——南中各郡已经平定,蛮族部落纷纷归降,愿意向朝廷缴纳赋税,协助朝廷管理南中。魏延和诸葛瞻汇合后,立刻联名上书江陵,向刘成禀报益州平定的消息。

信中写道:“臣魏延、诸葛瞻,谨禀陛下:益州已全境平定,陈式被俘,押往江陵;川北残寇肃清,盐道畅通;南中蛮族归降,局势稳定。现益州百姓安居乐业,士族归附,恳请陛下指示下一步方略。”

远在江陵的刘成,接到奏报后,大喜过望。他立刻下令,表彰魏延、诸葛瞻等将领,赏赐黄金、蜀锦;同时,任命李堪为成都太守,负责益州的民政;任命张翼为益州护军,负责益州的军事;派官员前往益州,建立郡县制度,推行朝廷的政令。

益州的平定,标志着刘成在西南的势力彻底稳固。他的疆域囊括了荆州、益州、南中,兵力达到十五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之一。而陈式的被俘,也意味着困扰益州多年的割据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成都城内,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街道上。百姓们坐在家门口,聊着天,脸上带着笑容。城楼上的“汉”字大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魏延和诸葛瞻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益州的太平,只是一个开始,兴复汉室的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