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川北残寇肃清(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穿越,兴复汉室》最新章节。

益州平定后,魏延并没有立刻率军北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川北。川北是陈式的老巢之一,虽然陈式的主力已经被消灭,却还有不少小股残寇散落各地。这些残寇大多是陈式的亲信,手里控制着川北的盐井、铁矿等重要资源,靠着掠夺商队、欺压百姓为生,不仅影响川北的治安,还威胁着朝廷的粮道和赋税收入。

“李堪,川北是你的老家,地形你熟,人脉也广,清剿残寇的任务,就交给你了。”魏延在成都府衙里对李堪道,“给你六千军队,一个月内,必须把川北的残寇全部肃清,恢复盐道和商道的畅通。另外,川北的盐井是重要的财源,你要派人看管起来,制定合理的盐税制度,不能再像陈式那样,肆意掠夺。”

李堪躬身领命,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川北的残寇,末将大多认识,他们手里虽然有武器,却都是乌合之众,只要咱们策略得当,很快就能肃清。至于盐井,末将也会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盐税足额上缴,为朝廷提供财源。”

当天午后,李堪率六千军队从成都出发,向川北进发。他把军队分成三队,每队两千人,分别负责清剿盐亭、阆中、南部三个地区的残寇——这三个地区是川北盐井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残寇最猖獗的区域。

第一队由副将王忠率领,前往盐亭。盐亭的残寇首领叫王虎,是陈式的表亲,手里有一千人,控制着盐亭最大的盐井——青龙盐井。王虎为人残暴,不仅掠夺盐利,还经常抢劫过往商队,甚至杀害反抗的百姓,在盐亭一带名声极坏。

王忠率军抵达盐亭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先派人去劝降。劝降的使者见到王虎,递上李堪的书信:“陈式已经被俘,益州归汉,你若投降,可继续负责青龙盐井的管理,只是要按照朝廷的规定缴纳盐税;若是抵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王虎看完书信,勃然大怒,当场斩了使者,把使者的头颅挂在盐井的围墙上,对着城外大喊:“李堪小儿,竟敢劝我投降!我乃陈将军的表亲,誓与盐亭共存亡!有本事就来攻,看看我王虎是不是怕死的!”

王忠得知使者被杀,大怒,立刻下令攻城。盐亭的城墙不高,只有两丈,王虎的士兵也大多是临时征召的流民,战斗力不强。王忠派士兵推着云梯,冒着箭雨,很快就爬上了城墙。城内的残寇见朝廷军入城,纷纷丢弃武器逃跑,只有王虎还在负隅顽抗。

王虎手持大刀,连杀数名朝廷军士兵,却架不住王忠的围攻。王忠手持长枪,与王虎大战十回合,最终一枪刺穿王虎的胸膛。王虎倒下后,盐亭的残寇全部投降。王忠下令,安抚城内百姓,恢复青龙盐井的生产,同时派人向李堪禀报战况。

第二队由李堪亲自率领,前往阆中。阆中的残寇首领叫张成,手里有八百人,盘踞在一座叫“鹰嘴寨”的山寨里。鹰嘴寨建在半山腰,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寨,易守难攻。张成靠着山寨的险要地形,经常下山劫掠阆中城外的村庄,抢夺粮食和财物。

李堪率军抵达阆中后,并没有直接攻打山寨,而是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一支两百人的小队,伪装成商队,拉着一车“蜀锦”和“粮食”,从山寨下的小路经过。小队的士兵们故意放慢速度,大声谈论着“这批货要运往成都,能赚不少钱”。

张成的手下看到商队,立刻报告给张成。张成贪心大起,他知道蜀锦和粮食在山寨里很稀缺,要是能抢到手,不仅能自己享用,还能用来拉拢手下。他立刻率五百人下山劫掠,只留下三百人守寨。

可他没想到,这是李堪设下的圈套。当张成的军队靠近商队时,埋伏在小路两侧山林里的朝廷军突然冲出,将张成的军队包围。张成的士兵们大多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很快就被击溃。张成本人也被活捉,押到李堪面前。

“张成,你劫掠百姓,残害无辜,可知罪?”李堪问道。

张成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磕头求饶:“将军饶命!末将一时糊涂,再也不敢了!求将军给末将一次机会!”

李堪冷哼一声:“你残害了那么多百姓,现在才知道求饶,太晚了!”他下令,将张成斩首示众,然后率军攻打鹰嘴寨。守寨的残寇见首领被杀,纷纷投降,鹰嘴寨被顺利攻克。

第三队由副将杨洪率领,前往南部。南部的残寇首领叫赵能,手里有六百人,控制着南部的两座小盐井。赵能为人相对谨慎,得知陈式被俘、益州归汉后,就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投降。当杨洪率军抵达南部时,赵能没有抵抗,而是主动打开城门,率残寇投降。

杨洪按照李堪的命令,接受了赵能的投降,将赵能的残兵编入朝廷军,派去看管盐井。同时,杨洪还派人安抚南部的百姓,恢复盐井的生产。

不到一个月,川北的残寇就被全部肃清。李堪下令,在川北各地设立驿站和哨所,每五十里设一个驿站,派十名士兵驻守,负责保护商队安全和传递消息;每百里设一个哨所,派五十名士兵驻守,负责清剿零星的残寇和维护地方治安。

对于川北的盐井,李堪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盐井由朝廷统一管理,任命专门的官员负责盐井的生产和销售;盐税按照“十税一”的标准征收,即每生产十石盐,上缴一石给朝廷;盐井的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确保工人的收入。

这些措施推行后,川北的盐道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队们纷纷重新踏上盐道,将川北的盐运往成都、荆州等地,同时将外地的粮食、布匹等商品运往川北。盐井的产量也渐渐恢复,每月能生产盐五千石,上缴盐税五百石,为朝廷提供了稳定的财源。

李堪将川北的清剿情况和盐井管理情况,详细上报给魏延。魏延看完奏报后,大喜过望,立刻上报给江陵的刘成。刘成接到奏报后,下令表彰李堪,赏赐他黄金百两、蜀锦千匹,同时正式任命李堪为成都太守,总领川北的盐井管理和民政事务。

川北的安定,不仅巩固了益州的根基,还为刘成的北伐大业,提供了充足的财源和物资保障。而李堪也通过这次清剿,彻底站稳了脚跟,成为刘成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