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明融合实验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神族统治蓝星,我竟是她们的王》最新章节。

新希望王国的经历,像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那个以女神族文化为核心、初步融合了蓝星人的社会模型,尽管存在诸如底层蓝星人融入困难等问题,但其相对平稳的运作和潜在的可能性,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广袤的帝国疆域内,存在着众多发展程度不一、甚至处于原始状态的文明,如何引导它们,而非简单地征服或忽视,是关乎帝国长远和谐的重要课题。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我脑中逐渐清晰:**建立一个大型的“文明融合实验区”。**

在我的全力推动下,一项名为“曙光计划”的帝国级项目正式启动。我选择了一片位于帝国边疆、资源禀赋中等、原本人口稀少的星域作为实验区址。我的意志很明确:

1. **女神族主导框架搭建:** 实验区前期,由帝国派遣一支精干的女神族团队负责顶层设计和管理。她们的数量不多,但将是实验区的“骨架”和“大脑”,负责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基础设施、教育系统和社会运行规则。她们的存在,是秩序和先进文明的象征。

2. **多元族群引入:** 实验区将向帝国内所有发展相对滞后的文明开放,有计划地接纳大量寻求更好发展的移民。首批重点引进对象包括:希望改变命运的蓝星人、部分愿意接触现代文明的精灵族部落、信仰体系较为朴素的天使族分支、以及经过“信仰重塑”后表现稳定的魅魔族群体,还有其他一些人口稀少的少数族群。

3. **核心原则:机会均等与向上流动:** 实验区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它承诺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无论出身哪个种族,只要认可并遵守实验区的基本规则,愿意学习和劳动,都能获得教育、工作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女神族管理层的作用是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而非永久占据所有高位。

4. **文化包容与引导:** 鼓励各族群在遵守公共秩序的前提下,保持和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通过强大的教育体系和主流媒体,潜移默化地传播女神族倡导的理性、协作、进取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然融合。

我的这一构想,在帝国高层引起了热议。有支持者赞叹其远见和包容,也有保守派担忧会稀释女神族的主体地位或带来管理难题。但我力排众议,强调这是帝国走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必要探索,是“神王仁德”的体现。最终,“曙光计划”得以批准,并迅速进入实施阶段。

女神族的高效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支由社会学家、工程师、教育专家和管理精英组成的先遣队很快抵达目标星域。她们利用先进的科技,在荒芜的星球上迅速建立起一座座规划整齐、功能完备的新城市。能量塔照亮大地,净化系统提供清洁水源,学校、医院、工厂拔地而起。所有的设施都考虑了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惯,法律条文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公正透明。

**与此同时,在帝国内部,宣传机器开动,“曙光之地”的美好蓝图被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族群。**

**而其中,数量最为庞大、处境最为艰难的,莫过于分散在帝国各个角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蓝星人。**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帝国某个边缘矿业星球上的蓝星人聚居点。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金属锈蚀的气味。低矮、拥挤的棚户区如同疮疤般附着在巨大的矿坑边缘。**阿强**和他的家人就住在这里。他的父亲在一次矿难中伤残,微薄的抚恤金难以维持生计。阿强自己每天要在暗无天日、危险重重的矿洞里工作十几个小时,换取勉强果腹的食物和支付高昂的“空气净化税”。他的妹妹**小雅**,年纪轻轻却面色蜡黄,因为营养不良和恶劣的环境,身体一直不好。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仿佛生来就是为了在这片灰暗的土地上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像阿强一家这样的蓝星人,在帝国底层数不胜数。他们或是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出卖劳力,或是在贵族庄园从事最艰苦的农业劳作,或是像“旧街”居民那样依赖着勉强糊口的救济。他们缺乏教育,没有技能,备受歧视,上升通道几乎完全封闭。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日复一日的挣扎求存,是看不到尽头的苦难。

当“曙光之地”招募移民的消息传来,并承诺提供交通、初始安置和技能培训时,在无数个像阿强家这样的家庭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消息像是一道微弱却真实的光,照进了他们绝望的生活。

“听说那里有干净的房子,有学校可以免费读书,只要肯干活,就能过上好日子……”阿强的母亲拿着简陋的传单,手在颤抖,眼中燃起了多年未见的希望。

“可是……那是女神族的地方,我们去了,真的能行吗?”阿强父亲躺在床上,语气中带着怀疑和恐惧。

“不去,我们只能在这里等死!”阿强握紧了拳头,看着咳个不停的小雅,下定了决心,“哪怕只有一丝机会,我也要带小雅去试试!”

就这样,带着对未知的恐惧和改变命运的渴望,无数像阿强一家这样的蓝星人,以及其他族群的贫困个体,踏上了前往“曙光之地”的移民船。他们的行囊空空,心中却装载着沉甸甸的希望。

当第一批移民飞船缓缓驶入“曙光之地”的太空港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城市、和蔼但保持距离进行引导的女神族工作人员、以及分发到手中的基本生活物资和清晰的指引手册。对于这些来自苦难深渊的人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如同天堂。

文明融合的实验,就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悄然开始了。女神族搭建的舞台已经就位,来自各个落后文明的“演员”们纷纷登场。他们能否抓住这次机会?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能否和谐共处?实验区最终会走向融合繁荣,还是会产生新的矛盾?这一切,都等待着时间的验证。而我,则在高天之上,密切关注着这片承载着我理想与希望的“曙光之地”。

好的,我们聚焦于“曙光之地”实验区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新问题。

***

“曙光之地”实验区的建立,如同在帝国沉闷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巨石。最初的日子,一切都如同蓝图般美好。来自各个落后星球的移民,尤其是数量庞大的蓝星人,踏上这片土地时,无不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宽阔整洁的街道,规划合理的居住区,设施完善的学校和医院,以及高效运转的自动化工厂和生态农场。空气中没有刺鼻的污染气味,取而代之的是循环净化系统的清新。对于来自矿坑、贫民窟和污染区的移民而言,这里无疑是天堂。

**物质生活的天壤之别:**

以早期移民**阿强**一家为例。他们被分配到了一套虽然不大但明亮干净的公寓,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和恒温系统。阿强不再需要下到危险的矿洞,而是在一家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材料加工厂工作,负责监控仪表和进行简单维护。工作环境安全、明亮,每天工作八小时,有固定的休息日和福利保障。他的妹妹**小雅**,因为身体孱弱,被安排参加免费的护理培训,脸色逐渐红润起来。他们的餐桌上出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合成营养膏(虽然味道一般,但营养均衡)、新鲜培育的蔬菜,甚至偶尔还能领到一些口感模拟得很好的“肉制品”。这种生活,与他们过去在矿星上挣扎求存的日子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初期的上升通道:**

实验区初期,百废待兴,急需各种人才。女神族管理者秉持公平原则,为所有移民提供了免费的通用语培训和基础技能教育。像阿强这样吃苦耐劳、又抓住机会努力学习的早期移民,很快脱颖而出。他凭借在工厂的踏实表现和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技术,迅速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晋升为技术员,后来又因为表现出一定的组织能力,被提拔为一条生产线的组长,负责管理几十名工人,其中不乏后来新到的移民。他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显着提升,家庭生活进一步改善。

阿强的成功,以及其他许多类似早期移民的案例,成为了“曙光之地”活生生的广告,吸引了更多身处逆境的蓝星人和其他族群移民前来。实验区的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壁垒的悄然形成:**

然而,好景不长。当最初的基础建设高峰期过去,社会结构开始趋于稳定时,问题逐渐浮现。那些像阿强一样早早占据有利位置的早期移民,尤其是部分晋升为低中级管理岗位的蓝星人,心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他们尝到了权力和优越生活的甜头,开始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分配工作任务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照顾同乡或早期认识的伙伴,将相对轻松、有技术含量或容易出成绩的工作留给自己人。在面对新移民的竞争时,他们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设置隐形的门槛:比如,在技能考核中提高标准(却不对自己人严格执行),在晋升推荐时优先考虑“熟悉”的旧部,甚至有意无意地在新移民中制造派系,分而治之。

**后来者的困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