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尊客已至,魏府家宴见嘉宾(2)(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最新章节。
蔡邕点头赞成,“你未及弱冠,名声太盛反而不美。”
张梁恭敬应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子也曾听说过此理。”
“哈哈哈哈哈!”蔡邕开怀大笑,“魏公说你初次登门时,便效仿孔文举,如今又拿孔文举说事。”
一旁的蔡珂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此前所用的留侯纸,就是眼前这个少年郎所研制而成的,不免又多了几分亲近。
“你手书的金兰谱我昨晚已看过,”蔡邕说道,“楷书自不必说,已有大家风范;八分书虽也不错,但笔画之间略显凝滞,一看便知平时习练不多;另有一份金兰谱,行文疾涩相生,笔意连贯,却是未曾见过的书体。”他看着张梁,眼带问询之意。
张梁解释道,“小子少时家贫,并无纸笔可用,多以树枝在沙地习字,故笔势转折间多显刚硬,后得魏公指点,始临摹王次仲楷书。八分隶书亦是蒙魏公厚赐,始得习练,因书写较慢,平日用得少。于第三份,小子称之为行书,取人行疾走之意,笔意连贯。虽不如八分书之飘逸,不如楷书之端正,但书写速度却是最快。”
蔡邕颔首道:“近来可有新作?取纸笔来,以不同字体书与我瞧瞧。”
张梁与魏超忙从博古架上取来文房四宝,铺开七尺宣纸,魏超在一旁研墨。
蔡邕注意到他手中的墨锭,问道:“你这墨锭是如何制成?形制方正修长,与时下之墨丸大不相同。”
张梁答道:“此前多见墨丸,皆因墨粉粘合不足难以成型。我在其中加入胶质粘合,揉制成型后灌入模具压成长条。如此墨锭上方不沾水,不会污手,使用更为便利。”
张梁从博古架上取过一匣子墨锭,递给蔡邕,“请蔡公品鉴。”
蔡邕拿起一枚墨锭,见到其上有阴刻的兰草纹,又取过一枚,却又成了梅花纹,问道,“这花纹是匠人手刻还是压制所成?”
“小子让工匠在模具上雕刻了梅兰竹菊四种纹样,墨锭成型后,便有不同的款式。”
“倒是雅致。”蔡邕赞叹道。
此时墨已研好,张梁探笔蘸墨,说道:“蔡公,近日往返陈留郡收取春茧,途中见闻颇多,偶得一句,请蔡公指点。”
随着笔墨游走,两行楷书大字跃然纸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好字!好句!”蔡邕赞道,“此句何来?”
张梁望了魏超一眼,示意由他来解释。
魏超会意,说道,“蔡公,我们此行南下陈留,在襄邑茧市与当地豪族竞价收茧。未去之时,襄邑茧价不过三十钱一斤,合三千六百钱一石,只因市价被豪族把持,茧价无涨只有跌,蚕农无利可图。”
“我等竞价至四千五百钱,当地豪族依然可以此价收茧。此等人不肯让利于民,虽小善而不为。待我们收茧回城时,襄邑豪族刘虎竟遣人勾结邯郸山匪,意图劫杀我曲阳车队。幸得护卫得力,无人伤亡,如今两郡正在联合剿匪,不知进展如何。”
“竟有如此恶徒!”蔡邕愤然道,“依我大汉律,勾结盗匪者与盗同罪,当判族诛。此事我回洛阳后,必当责成有司严办。”
蔡珂将写好的墨迹吹干,移到另一张条案上。
“楷书既已看过,那八分书与行书也写来瞧瞧。”蔡邕道。
张梁缓缓运笔,“鹤鸣九皋,音亮帝侧”八个隶书大字跃然纸上。
“你小子,倒也机灵。”蔡邕笑道。此句出自他为焦光所作的《焦君赞》,张梁以此相赠,既显才学,又不失敬意。
人与人地位相差特别大时,吹捧会显得特别刻意;当两人地位相仿时,赞美之辞便显得诚恳真切。蔡邕虽在朝中地位尊崇,但在书法一道上,他认为张梁的楷书与行书已足以开宗立派,这个马屁拍得他很是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