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穿成傻柱我狂一点怎么了》最新章节。

他目光如电,瞬间扫过混乱的人群,最后精准地落在了那台仍在低沉轰鸣的发动机,以及站在发动机旁、浑身油污却脊梁挺直的何雨柱身上。

工业部的李部长向前迈了一步,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听说你们厂,”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呆若木鸡的王大海,最终定格在何雨柱身上,

“出了个天才?”

“领导好!何雨柱同志是来我们厂借用一下车间,不是我们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大海还沉浸在,何雨柱改造出来的发电机震惊的效果里,领导问啥他就直愣愣回答。

他倒是希望何雨柱是他们长的呢!

他现在都很后悔之前对何雨柱太怠慢了!

这样的人才,他做梦都想留在自己的厂里!

李部长了解事情经过,心里有了打算,像何雨柱这样的人才,得招揽到工业部啊!

李部长对何雨柱很感兴趣,当即就一些问题跟何雨柱聊起来。

越聊越心惊,何雨柱不愧是被称为天才的人!

李部长得知何雨柱改良发电机的惊喜效果,激动异常,这对国家的贡献及其大,工业部必须表彰!

李部长离开的时候,已经暗戳戳决定给何雨柱颁发什么证书。

何雨柱被通知他获奖的时候,都懵了,之前也没有人告诉他呀!

不过,何雨柱一点也不慌,不就是在人前领个奖嘛!

小case!

***

转眼间,工业部给何雨柱颁奖仪式的日子。领导讲话完毕,很快到何雨柱上台的时刻,何雨柱大步迈向主席台,到中间,站稳。

何雨柱眯了眯眼,主席台上过强的灯光刺得他眼角有些发酸。

空气里弥漫着新刷油漆的微呛气味,混合着台下人群呼出的热气,形成一种奇特的、略带窒息的暖流。

他站在台中央,身前是一张覆盖着红绒布的条桌,桌上那本深红色、烫着金字的证书,像一块烧红的烙铁,隔着空气也能感觉到它的分量。

“何雨柱同志!”

工业部王副部长声音洪亮,透过麦克风在礼堂里嗡嗡回响,

“鉴于你在发电机改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国家工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研究决定,授予你‘国家技术革新先锋’荣誉称号!并奖励人民币一万元整!”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潮水,轰然爆发,瞬间将他淹没。

台下黑压压一片,前排是穿着深色中山装的各级领导,后排则是来自各大工厂的代表和技术骨干,每一张脸上都写着兴奋、赞叹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冀。

闪光灯咔嚓作响,像夏夜里密集的萤火虫,记录着他此刻的“辉煌”。

何雨柱微微欠身,双手接过那本沉甸甸的证书和那个装着厚厚一叠崭新钞票的信封。

指尖触碰到光滑的证书封面,那冰冷的质感让他心头一跳。

一万块!

一个普通工人几十年的工资总和!

他下意识地捏紧了信封的边缘,指节有些发白。

台下前排,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正皱着眉头看着他,眼神锐利得像砂纸,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丝……怀疑?

何雨柱认得那身工装,是红星重型机械厂的。他移开目光,感觉那信封和证书的分量,又沉了几分。

“何雨柱同志,请谈谈你的感想!”

一个戴着眼镜、胸前别着钢笔的年轻记者挤到台前,话筒几乎要戳到他脸上。

何雨柱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礼堂里浑浊的空气涌入肺腑。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肯定。”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去,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平静,

“这项改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它基于我们厂里无数老师傅的经验积累,也离不开工友们的支持和配合。

技术没有止境,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他说得很诚恳,甚至有些笨拙,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素的实干承诺。

台下前排的领导们微微颔首,露出赞许的笑容。

但后排的人群里,却响起几声极轻微的嗤笑,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几颗小石子,很快被更热烈的掌声盖过。

何雨柱的目光扫过,看到几个同样穿着工装、年纪不小的工人正互相交换着眼神,嘴角撇着,脸上写满了不以为然。

“毛头小子,运气好撞上了吧?”

一个低沉的、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嘟囔,清晰地钻进了何雨柱的耳朵。

声音来自那个红星厂的老工人方向。

授奖仪式在持续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人群涌动着,不少人想挤上前来和何雨柱握手、攀谈。

工业部的领导们簇拥着他,笑容满面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着“前途无量”、“再接再厉”之类的话。

何雨柱努力维持着脸上的笑容,一一应对,但心思却有些飘忽。

那个老工人质疑的眼神和那句“毛头小子”的低语,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刚刚被荣誉包裹的兴奋感上,带来一丝难以忽略的隐痛。

……

何雨柱拿着证书回家,张小娥好奇,“柱子,你拿的是啥?”

张小娥有猜测,却不敢确定,因为她读书少,没认得几个字,证书也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

“这是证书,今天国家给我颁的奖!”

难得张小娥问,何雨柱也耐心给他解释了,这段时间他改良发电机,得到部里的肯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呀!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柱子厉害!今晚做几个好菜给你庆祝一下!”

张小娥眉飞色舞出去买菜,遇到相好的邻居,被人拉着聊几句,无意间透露出她家柱子又拿奖了。

大家对张小娥,又是一顿夸,顺便还夸着何雨柱。

张小娥对别人夸奖何雨柱很受用。

张小娥聊几句就去急着买菜了。

等到家人回来,全家人都得知了这个好消息,又是冲着何雨柱一顿夸。

特别是何雨水,嚷嚷着长大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厉害!

何雨柱趁机对妹妹说,要听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何雨水被何雨柱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全都答应了,从此开始了将来她上学的“苦日子”。

她哥何雨柱真的盯着她学习,一天也不能懈怠。

何雨柱颁奖后,工业部请求何雨柱帮助推广改良发电机。

何雨柱一口答应下来。

推广工作,在工业部的强力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铺开。

何雨柱成了转个不停的陀螺,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

他带着工业部配发的技术资料和一小队由部里指派的年轻技术员组成的推广小组,奔赴一个又一个重点工厂。

起初的几站还算顺利。

厂领导高度重视,热情接待,组织技术骨干听讲。

何雨柱在讲台上,对着复杂的图纸和模型,讲解着励磁绕组优化、磁路损耗降低、冷却系统改进等关键点。

他讲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

台下大多是年轻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他们听得认真,眼神里闪烁着对新技术的好奇和渴望,提问也积极踊跃。

何雨柱耐心解答,现场气氛融洽。

然而,当推广小组抵达红星重型机械厂时,气氛陡然一变。

红星厂是北方工业重镇的老牌大厂,以生产重型机械和大型发电设备着称,厂区里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和金属切削液的味道,巨大的厂房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姓李的副厂长,态度客气但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

他领着何雨柱一行走进一间巨大的、机器轰鸣的装配车间。

“何工,欢迎欢迎!”

李副厂长声音很大,盖过了机器的噪音,

“我们厂的骨干都在这里了。大家欢迎何工给我们指导工作!”

他带头鼓起掌来。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远不如之前几站的热烈。

何雨柱抬眼望去,心微微一沉。

站在李副厂长身后的,是一群年纪普遍偏大的工人。

他们穿着洗得发白、沾满油渍的深蓝色工装,袖口磨得起了毛边,脸上刻着风吹日晒和常年与机器打交道的痕迹。

为首一人,正是授奖仪式上那个眼神锐利的老工人。

他双手抱在胸前,下巴微抬,目光像两把刷子,毫不客气地在何雨柱身上扫来扫去,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和审视。

他胸前的工作证上,名字一栏写着:马德福。

“何工,”

李副厂长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厂电工班的老班长,马德福师傅,八级工!

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是我们厂的定海神针啊!”

马德福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眼神依旧锐利。

何雨柱定了定神,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开始讲解改良方案的核心要点。